屏東現場法義分享 27
『掃地也能法喜充滿的方法』、『樂受以後一定會是苦受?』、『定可以穩定我們的情緒;慧解決我們的煩惱、問題』
屏東現場法義分享 24
『來這裡我就向她開示,為什麼你們夫妻會吵架,妳冷靜思考檢討找出原因,這樣有離開四聖諦嗎?』
慈蓮寺現場法義分享 36
『現在大多數的人都認為說有工作就有壓力,我一再的時常這樣說,身為一位修行者,他若認為說他有壓力,就是他修行的方法有所錯誤,我都叫他要冷靜思考,你的壓力是來自於哪個地方?因為修行上和工作上本來就沒有壓力兩個字。』;『任何上級或任何環境當中,其他的人要怎麼說,我們尊重說的人的自由。因為有一個生命,就有他自己的一個觀念,那麼除非是都符合緣起法則的範圍上,互相才不會對立、才沒爭議,否則的話都有爭議。』
慈蓮寺現場法義分享 35
『有的人說修行那麼困難,不困難、不困難,困難是要領不清楚、方法不知道。』
提問:
1、什麼叫做因緣所生?因緣所滅?
2、打坐時身體會動,要是專注在那裡,那個地方就動得更厲害,這樣是不是正確的?
高雄現場法義分享 02
Ⓞ一項東西你如果要把它記進去,就馬上怎樣,就記住了。我都向孩子說,這個孩子如果要讀書讀得很棒,很簡單...
Ⓞ請師父指示一下開導一下:比方說有陰的要來時,我知道那個磁場,有我們說的神或是陽的來時,我也知道那個磁場,墳場還沒有到,開車經過還沒有到,遠遠就去接受到那個磁場,但是這很困擾,變成如果陰的來附我的身體時,我那晚我就睡不著了,整晚就沒辦法睡了,這種問題不知道要如何去處理?
台北現場法義分享 41
『不怕被拉走,是怕你發現得遲,發現得愈快,被拉走的時間就愈短。理論是理論,實際是實際,有很大的差別…』
提問(1):請問師父,對色起貪時,要先內觀還是要先外觀?
台北現場法義分享 40
一個真正佛教的修行者,他一定有柔軟的心,也有感恩的心,没有柔軟與感恩做為出發點,他說修到什麼程度,對我來說我都不以為然,我敢說都是自欺欺人,因為一個人没有柔軟時,他的內心就會充滿我見、我慢…
台北現場法義分享 39
『佛教裡面所說的沒有深淺,只有次第』
Ⓞ師父出的考題:正念、正知,是同時或是有前後?什麼時候前什麼時候後?
Ⓞ我們若暗示習慣了,以後我們卻一面走一面暗示,那一面暗示養成習慣性便會變成脫離實際。但是什麼時候可暗示,什麼時候不可暗示?也是要注意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