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酸背痛是生命本質的自然反應,因為我們就是有生、有老、有病、有死,引起的憂悲惱苦,所以才修行。修行並不是逃避、修行不是做壞事做太多來修行的、修行不是奢侈品(吃零嘴)。修行是生命本質上,比吃飯更重要,除非你要一直保持煩惱、一直保持輪迴、煩惱的輪迴,否則是比生命更重要,和你吃飯同樣重要的。

高雄現場法義分享 04

歡迎分享推廣本網站連結。為維護著作權及法義的完整性,請勿拷貝、下載、剪輯…等
(使用 iphone、ipad或大陸地區的法友,請點下方影片觀看)

 

摘要:

==安那般那的目的:體驗佛陀所說的「身體是四大」==

◎假使你單一的專注,你就無法培養正念。正念就是覺察它的過程,從生滅到集滅的發展。起先修專注覺察過程的生滅,再來要到苦集滅道的集滅。

◎以呼吸作所緣,其實就是點線和面。放在我們的鼻孔口是點…,然後你的精神愈集中,心愈平靜時,我們的覺察力就會愈來愈強,然後你就發現到空氣進來鼻孔口之後,進來這裡酸酸涼涼的,那就是線,呼吸長呼吸短,身念住的第二階就是線。第一階就是點。那面呢?遍滿全身就是面。

☆修安那般那的目的該做什麼?我們先要釐清。就是要來體驗佛陀說「身體是四大」,是真還是假。

◎既然若是如此,要體驗四大十二種特色,不可以離開安那般那。因為呼吸的推動和支持、遍滿全身,你才能從推動支持遍滿全身,去如實觀察到四大十二種特色。

◎「師父,那不難啦,我二、三小時四大都體驗了…我開電扇就是觀察風了,觀察熱呢,我就用電暖爐,熱流我有觀察到了,風我也有觀察到了」…不是這樣。

◎四大是因為你透過安那般那,由點到線到面,觀察四大十二種特色,組合起來的一個簡稱。…由地水火風去組合,四大十二種特色的體驗,以後老師會給你們教到那裡…觀想和暗示不是實際。

☆在開車時,你不可以注意呼吸,開車時注意呼吸會危險。這不要推託說我們教錯,你開車時你要眼睛睜開盯著前面,清清楚楚,念頭出去又收回來。…開車看路,不要在開車時注意呼吸。

◎在走路時,你要分成二部分。一部分就是若是在特定的環境,像在法源中心還是在你家固定安全的地方,在經行時你要注意你的腳提起、移動、踩下;假使你走在外面,要運動、去公園、去買菜、去工作在走路時,你的眼睛看前面就可以。

==以擇法覺支選擇所緣==

◎所緣都任由你選的,這是七覺支的擇法覺支。…你要吃飯,要選擇吃飯的方法、走路選定走路、工作選定工作、靜態選定靜態,全部二六時中,任何時候都可選擇一個合你當下,輕鬆培養正念正知…修行者自己認為哪一個方法對我比較適合,你就以那個方法為主。最主要就是要培養專注,由專注進道上升到正念,由正念正知去體驗四大十二種特色,在體會地水火風,由地水火風當中破除身體是我和我所有的邪見,然後生活中以味患離調伏欲貪,破除身見結,法次法向…

◎不過諸位法友們,你如果認為我修出世間法的因緣未具備,沒關係,你只有學專注和正念正知,就能活在快樂的世間上、極樂世界了。

◎正念就是覺察現象清楚;正知知道內容是什麼。發現這件事是不對的,你就改變,若這樣你是在修行了,若這樣時時刻刻,你的生活會愈來愈平靜,家中和樂快樂。

◎佛教不是悲觀,佛教是樂觀,由煩惱到快樂,由快樂到聖人。…在受念住裡有沒有說以樂受作所緣,所以佛教是你修到什麼程度,你就以什麼程度如實的作所緣。

提問:我在靜坐的過程當中,可以以我腰酸背痛的過程,來作我的所緣嗎?

◎若是在腰酸背痛的所緣,說要讓自己不痛,(是)邪見。為什麼?世間有不痛的嗎。

◎腰酸背痛是生命本質的自然反應,因為我們就是有生、有老、有病、有死,引起的憂悲惱苦,所以才修行。修行並不是逃避,修行不是做壞事做太多來修行的,修行不是奢侈品(吃零嘴)。修行是生命本質上,比吃飯更重要,除非你要一直保持煩惱、一直保持輪迴、煩惱的輪迴,否則是比生命更重要,和你吃飯同樣重要的。

提問:師父,我想說靜坐的時候…感受和感覺,它們兩個的差別是在哪裡呢?

◎感受就是情緒,有落入我和我所有的情緒。諸位法友們,快樂是不是情緒?是。煩惱是不是情緒?是。如果平時身念住未做好,我說這樣專注不能變成大力士去降伏五蓋時,當你情緒起來時能夠再修行嗎?不能,修行斷了,這樣聽懂了嗎,所以這有一個次第…

◎不過你透過身念住的訓練,到達正念正知變成大力士時,哎,情緒起來我以情緒作所緣,不讓情緒擴大,情緒擴大也沒關係,我還有辦法保持在情緒的正念的原則下,我都開放,那是次第上的問題,這樣有聽清楚嗎。這以後教到那裡你學到那裡,別煩惱,修行最怕沒有腳踏實地。

◎我們的生命本來沒有煩惱,注意聽哦,假使生命本質有煩惱,世間就沒有阿羅漢、世間沒有佛陀。煩惱是來自於對生命的不了解,去執著生命是我和我所有,不過我們生命的本質是變化無常的,不能滿足我們的欲望,而生起煩惱的,這在佛教的名相稱為渴愛,所以有求生、求存、求再生的存在,我們一定會遭受到輪迴。

提問:師父,我想要請教一下,涅槃是有分為死掉算是在涅槃,還是斷煩惱就是涅槃?

◎涅槃不是死,涅槃是古印度生活上的一句名詞,就是冷了、息滅了。

◎涅槃就是息滅了,佛陀說貪瞋癡息滅了,…不只不會死,還活得更長命。

☆☆☆會引起煩惱的才是貪☆☆☆

◎當時在印度,佛陀在世時的在家居士,富裕的人一堆如山呢,大多數都是富裕的人比較多。來到以後為什麼在家居士富裕的人很少?原因就是,如果不是被誤解為迷信,就是說你們是消極,說不可以貪。

◎現在都誤解貪,都把貪解釋不對。擁有很多是不是貪?不是哦。

◎賺很多、財產很多,你不要說這是貪,你的財產很多,即使再多再多,都和貪無關。

◎貪是什麼?你的財產有所損失,你就煩惱,才是貪。你要擁有更多,擁有不到引起煩惱才是貪。

◎引起煩惱才是貪。

◎佛陀是活著成佛,還是死後成佛的?活著。阿羅漢是活著成為阿羅漢,還是死後成為阿羅漢的?活著。所以這都把涅槃誤解。涅槃就是貪瞋癡息滅。

◎貪就是有煩惱才有貪、擁有的東西消失了而煩惱也是貪、要追求的追求不到而煩惱,是貪。你追求得到儘量去追求、儘量去追求,追求的東西消失了,因緣就是如此,那不算貪。

◎瞋恨心,嫉妒、冷漠、排斥,那都屬於瞋恨心的其中一部分。

◎癡呢?就和低級的動物一樣,笨笨的,每天吃飽、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不管什麼有因果無因果,就只會滿足欲望,為了吃、穿、住,憂悲惱苦,等候老病死。

===善惡當下馬上報,輪迴時時都在輪迴===

◎提問:師父吉祥…你在電視有說過,你看到第三空間裡還有初果或二果在樹下坐…

◎這部分不是現見法,我們作保留就好。

◎死後的事有二項說法:合理的推理和不合理的推理;和一項,那在輪迴的演講集裡,我會敘述得很清楚。

◎當初我開始學專注定時,學到一段時間,在內心非常的寧靜時,忽然間眼睛卻變成三分眼,發現在此空間當中,還有很多人影,我們講的鬼神的生活,我才發現到人死不會就此算了。

◎人死後…有兩方面,一方面是來自於「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以合理的去推理;一方面是透過心靈的寧靜發現的,我們說的第三空間或第四空間,你才知道,人死後是沒有什麼人在操縱我們,是由我們活著時的習性。

◎這個問題不是人人都能現見的,所以要推理死後的,我們用「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求生、求存、求再生的渴愛未斷,就會永遠流轉輪迴,這阿含經說過,以這樣來作依據即可,因為無記就是現今不能人人發現到、自證。都不能自證(會)引起爭議。

◎像我過去,還未信仰觀世音菩薩、還未學禪定之前,別人說輪迴,我要相信嗎?我信得下去嗎?如果信得下去,我就不會變成別人叫的鐵齒組的組長了。

◎…然後開始學靜坐,達到訓練專注,當內心寧靜到都沒有半點雜念,清澈無比,好像和這宇宙相應的寧靜時,卻自然看到,欸,不是我們在生活而已,這個空間還有很多人在生活,我想唉,這些人從哪裡來的?一定有因有緣,是人活著時的習性,你聽懂嗎?還未破我相之前,還有我和我所有,欲貪的生活現象,我就知道死後又不是誰帶我們去哪裡,死後是由你活著時的習性…所以是以我知道的現象去解釋這個問題。

◎有的人說,死後才輪迴,這種觀念不正確,會被誤解為佛教說的輪迴是迷信。

◎輪迴在當今、在現在就輪迴。現在如果沒有輪迴,死後有輪迴嗎?沒有。我既然說死後是因為活著的習性,就是業、渴愛,若這樣活著時沒有輪迴,死後怎麼有輪迴,這樣就是無因自生了。

◎善惡當下馬上報,輪迴時時都在輪迴。

◎例如我問法友,假使你要做一件快樂的事,快樂嗎?快樂。這樣有善報了嗎?有善報;要做一件壞事,心裡會緊張嗎?會。這樣有惡報了嗎?有惡報。所以很多人誤解佛教的善惡報是物質交換,不對,佛教的善惡果報是來自於內心的情緒反應。

◎善惡當下馬上報,不過要輪迴不輪迴,看你的功夫。

◎我們做(過)的事(記)在頭腦,念頭會放出來嗎?會。放出來之後你又發現到,想那件事又緊張,就是助緣,又煩惱,就是輪迴了。你聽懂嗎?這樣輪迴是死後,還是現在?現在。現在斷除輪迴,死後有輪迴嗎?沒有,沒有輪迴。現在有輪迴,死後就有輪迴,這佛陀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這樣聽懂嗎。

◎所以我們不用煩惱死後的事,我們死後的事這是大家討論,使我們了解人死後不會就此算了,我們要將世間的煩惱為主軸,確實人人都有煩惱存在,去探討煩惱的原因,該怎麼把煩惱滅除,這才是根本。

◎有關探討死後的無記事,是有時他還未達到那個程度之前,問我時就將我所知、所了解的說給人家聽。要印證有輪迴無輪迴有二項:一項就是緣起法,緣起緣滅作憑據,這就是合理的推理;一項就是你有一般的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