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們看到【信任的原則】,會有一種發現:若是以阿含來驗證後期佛教,會發現大多數都從吠陀、 梵書、奧義書,將其內容誤為是佛教。

發現到這種情形的時候,我們身為一個佛教徒,應該是要內心生出一種慈悲攝受的心,對自己慈悲,不要排斥不要憎恨;對別人慈悲,自己要生起一種精勤精進,讓自己具備了佛教的正見,以及把佛教的正見多宣揚給他人。』

台北現場法義分享 46

 

摘要:

==吠陀、梵書、奧義書==

◎其實在佛陀死後,到部派漸漸後期佛教所出來的資訊,都來自於吠陀、奧義書和梵書,當時在印度婆羅門教的吠陀、奧義書和梵書,在當時印度婆羅門教是他們的國教,翻譯以後傳來到了中國,由中國擴大傳授出來,這個範圍說起來實在很大。

◎我們是尊重其他的教派,可是等你看到吠陀、梵書、奧義書的內容,去檢驗後期佛教的時候,你才知道阿含的重要性。

◎停留在理論的了解中,有一個危機:會增加我慢。因為我一路走過來我自己很清楚,出去與人在討論佛法,發現我們比別人還懂,那種我見我慢愈來愈強烈。如果你沒內觀的人,你就不會發現這種我見我慢強烈…你會隨著我見我慢,耽誤你一輩子的修行。

==自省、禮敬感恩、自利利人==

◎二十八歲到現在六十多歲,我每一晚要睡之前,一定有做這種的工作,分享給各位:我要睡之前,一定會靜靜思考,今天一天當中我有浪費時間了嗎?有應該做的沒做、不應該做的而做了?或是有空浪費今天一日的時間在什麼地方?還是哪一個部分要加強?我一定有冷靜的思考之後,我才有休息。

◎等我早上要起來靜坐的時候,我一定有做一件事情,我一定會禮敬佛陀,因為佛陀是寶。為什麼佛陀是寶呢?因為智慧最好。然後我禮敬著父母,若沒有父母的話就沒有今天的我,沒有這個我的生命,我就沒有辦法親近佛法…然後我頂禮禮敬佛陀的聖弟子們,把正法流傳在人間…然後頂禮護持正法的善知識。

◎實際上我們走入佛教的團體,最主要就要先有自利,有自利是需要的,今天我若沒有在佛法中得到佛法的利益,我不可能南北這樣跑,為了什麼?為了生命不要空過、為了佛法的好處、為了希望正法留在人間、為了這種好的法,希望人人都有機會可以親近這種佛法。但是要親近不親近,那麼就是他的事情了。

◎我們人在這個世間,有很多人不同的志向和不同的追求。不過,我們人人若冷靜思考,這個世間最珍貴的就是什麼?平靜和喜悅,最珍貴的就是平靜和喜悅;但是最高貴的生活,也就是斷除惱苦。

◎所以我們若向著平靜喜悅的生活去走,那麼我們就是當今就生活在人天生活中;再向著斷除惱苦去走,我們就趨向於聖人。

◎我時常跟各位說,佛教修行兩個重要的關鍵「斷因和斷緣」。(例如)斷因就是說,這個團體在製造是非的團體,我們應該遠離,不要去製造這個因。

◎真正的戒是落實在生活裡面,選擇什麼環境可停留、什麼話可說、什麼話不可說、什麼事情可做、什麼事情不可做。

◎掉悔跟懺悔,很多人對掉悔跟懺悔都不了解。懺悔就是要讓內心清淨;掉悔就是要讓你內心苦惱。

◎(有位法友)十年前就看我電視演講,但是他卻懷疑說,佛法大家說得那麼奧妙、那麼深、玄玄妙妙,你說那麼單純淺白,到底是對還是不對?…這樣他懷疑、找十年,十年後就跟我說一句說…他已經找得知道這條路最好,沒有第二條路可走,他在懊惱說他錯過十年。

◎我告訴他,你現在有辦法堅定信心,你若沒有經由這麼多年這樣找,會堅定信心生出來嗎?所以他就很高興了,要不然他也在掉悔,悼悔說他為什麼多浪費十年。

==參加禪修所需的觀念==

◎大家回去慈蓮寺禪修,有的一些對於禪修的觀念還沒有建立,為什麼呢?禪修不用去研究其他的道理,都不用。

◎我密集禪修就全部拋開一切文學概念,專精於保持正念,你的正念到那個程度,那麼你思惟觀察就能夠到那個程度,何況還有指導老師指導你們,我們在怕什麼。

◎最重要就是說,去十日禪修拋開一切的名相,只有落實在當下,名相概念暫時拋開。

◎但是你若是回去十日禪修,一下子問五蘊的事情、一下子問六入處、一下子問緣起法的事情、問證果四雙八士,我就說這個人並不是來學十日禪修,應該這些理論是平常要去先建立的。

◎正見的觀念建立後,走入密集禪修就拋開一切名相概念,專心於正念,這才是真的有智慧的在禪修。這樣你十天後會感覺不夠,等十天後要結束,你感覺說怎麼這麼快,我時間不夠。

◎專精於培養正念正知,正念正知到什麼程度,自然你所發現的就會到那個程度,加上有指導老師指導你們,這樣是比較理性。

◎一個在家居士有空閒的時候,都一定要密集禪修三天、五天,若密集禪修你們比較不知道,我就用世俗來說,加班啦,加班賺比較多錢嘛…受限於在家居士比較忙,利用機會時間把它湊起來,專精做密集禪修是需要的。

==體會到四大的十二種特色之後,漸次開放==

◎若是從頭到尾都只是修安那般那,這不是修四念住。

◎一個有實修的人早就要問我這句話了,因為若是只是在安那般那,從頭至終都是安那般那,這樣是世間的專注、世間的正念,和出世間無關。

◎安那般那修法做兩種的準備:一種是專注的準備,一種是培養正念的準備…(內容請觀看講述)…這是一個訣竅喔,要不然永遠爬不上去,沒有騙你們,這個我自己(走過)很清楚。

◎等你在安那般那遍滿全身,以遍滿全身作所緣,體會到四大的十二種特色之後,你不可以再停留在安那般那,大家注意聽,你那個時候一定要,我告訴你們,漸次開放…(內容請觀看講述)

◎身念住的範圍很大,才會說只有身念住若滿足的人,他生死命終不會墮落地獄、餓鬼、畜生,為什麼?(內容請觀看講述)

◎你都不斷在安那般那,耳朵聽到聲音不可以聽、不可以聽,甚至有人把耳朵塞起來…這種修法跟社會脫節不脫節?脫節。過紅綠燈卻不知道人家在按喇叭了,過馬路有危險。

◎佛教沒有教你們這樣修行,所以這就是他法次法向不會修,不會我說的漸次開放。

◎為什麼我們的慈蓮寺內觀禪修,你們有看路邊我都栽種桂花,很少人知道我的用意是怎麼樣。在修什麼?鼻根。

◎有的人不懂說:「師父,這環境這麼好,你栽種桂花害我在靜坐在經行,都被桂花拖走呢…」這個人一定要鼻子沒聞到才能生活,事情就大了。這種修行見解都不正確的見解。

◎自然打坐放鬆,全身放鬆,你眼睛自然會三分眼(微微張開)。

◎大多數的人在修行都怕有念頭,他為什麼會怕有念頭呢?讓後期佛教說修行是在無想無念。那請問諸位,你們兩百多人的法友們,哪一個無想無念能走路能做事情?無想無念能生活嗎?不能生活。這樣你修行要修得不能生活,還是要修得跟生活結合。

◎佛教從頭到尾是叫你修正念的;叫你無想無念不是佛陀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