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s for 學佛釋疑 - Page 25

學佛釋疑

學佛釋疑 010

◎人生就是託『無常與無我』之福,所以我們在人生中,適當的努力打拚就有機會。◎因為緣起來自於六根對六塵,所以要自證緣起,你一定要透過培養內觀,將你的內觀在六根對六塵的觸受當中,如實觀察清楚,否則你就不能自證緣起了。
繼續閱讀 »
學佛釋疑

學佛釋疑 009

『我在《內觀禪修訓練法要》裡面有說的很清楚,妄念是中性的,你不用怕妄念。最怕是妄念起來你不會發現到,讓它一直在四處遊走,白白浪費一段時間;另一項就是妄想妄念起來,加上你的我見,因此生起憂愁、悲傷、煩惱、痛苦或是快樂,隨著快樂與煩惱一直流轉,浪費時間與影響情緒而已...』
繼續閱讀 »
學佛釋疑

學佛釋疑 008

◎「出家」就是離了貪、瞋、掉舉、昏沉、疑、憂愁、悲傷、煩惱痛苦的家,不是離開家庭的家。◎在家居士第一必須要先具備建立家庭和樂、經濟具備、子女眷屬圓滿,建立一個和樂的極樂世界之家庭, 然後進一步了解因果,來建立因果觀念。家庭和樂、建立因果觀念,他會發現到煩惱痛苦(依然)存在,才來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伽,持戒、布施,時時刻刻憶念布施的功德,然後進一步使心平靜,才會吸收苦集滅道四聖諦,而走向出家解脫之道。
繼續閱讀 »
學佛釋疑

【推廣阿含,會不會遇到很多困難?】學佛釋疑第7集

提問: 1、要如何才不會使鬼神來欺負呢? 2、只有拜神或是拜佛、拜菩薩會開悟證果嗎?有功德嗎? 3、要如何才能獲得開悟證果呢? 4、你在推廣阿含解脫道與一般傳統思想不同,在這個過程中是不是會遭遇到很多的困難呢? 5、若有困難你如何去處理呢?在這個充滿著信仰與寄託的傳統中有人接受阿含的如實之道嗎?
繼續閱讀 »
學佛釋疑

【打坐的好處】學佛釋疑 006

《建議撥出一次閒逛電視網路的時間,完整觀看本集內容》打坐的好處是很多,無論是身心、對我們周遭的人、對我們的事業,都相當有幫助。只要你自己嘗試了就知道。佛法不只是叫人來信,最重要是叫人來試試看,等到你嘗試到佛法之好處,自然而然你就會積極的精進,甚至你還會介紹給別人。至少你早晚一定要保持有打坐,若這樣你會減少很多藥,你的身體也會較強壯、長壽...◎初入門的人,按照四念處的次第來禪修,內容詳細、清楚又有次第,不會說修三、五年不知道自己要如何修,修到哪裡自己也不知道。
繼續閱讀 »
學佛釋疑

學佛釋疑 005

『空的意思就是,凡事凡物都是由因緣所生,畢竟因緣所滅。例如我們的生命是由因緣和合的,由色、受、想、行、識五蘊的結合,形成這身心生命,畢竟有一天五蘊分散,所以緣生緣滅稱之為空。空並不是無。』 學佛釋疑第005集 主題: 空 1、修行的人可以離開念佛嗎? 2、空是什麼意思呢? 3、戒條又那麼的多,要叫我們如何運用在生活做好持戒的工作呢? 4、佛教的果證是可自由心證嗎?… 6、禪定與內觀是一樣嗎?若是不同它們的差別又在哪裡呢?
繼續閱讀 »
學佛釋疑

學佛釋疑 004

你若用一般的智識,要來思考「識」的問題,可能會愈想愈複雜,我告訴你要瞭解「識」並不困難,最困難就是方法不正確。什麼才正確呢?…(詳細內容,請觀看講述) ◎可是要來斷除渴愛並不是理論上說說就能斷除渴愛,必須一定要有方法,這條方法稱之為道、道跡,就是八正道,這才是佛教的特色,若是離開了苦集滅道,那麼都不是佛教的特色,無論你持戒、忍辱、布施,最主要都是要來完成、瞭解、體會以及自證佛教的特色「苦集滅道」…(詳細內容,請觀看講述)
繼續閱讀 »
學佛釋疑

學佛釋疑 003

真正要出離世間,要對自己的六尺身心去下手,不是對自己六尺身心以外,追求種種的物質界世間,若這樣你永遠無法得到真正自由自在、不憂愁悲傷煩惱的世間。我再用「雜阿含赤馬天子經」來說給我們作參考...
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