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從來沒有在解釋色陰時,將整個宇宙萬物全部歸納在色陰裡面的說法,因為這種和解脫煩惱無關。」

「任何一位修行者,若能由『五陰、五陰之集,五陰之滅、滅道跡、味、患、離』(七處),之七處善學,『觀察五陰、六入處、十八界』(三觀),直到如實而知見就能得到漏盡。漏盡就是說斷諸惱苦,生活在心解脫、慧解脫的涅槃中。心解脫斷欲貪;慧解脫斷無明。」

阿含菩提道 07

 

摘要:

==修過受念住,就不可能對識誤解==

對識誤認為識是我和我所有,這是比將身體誤認為我和我所有更有嚴重性…《中阿含嗏帝經》裡面,嗏帝比丘錯誤觀念以識為常,因此才誤認識是不變的、是過去世、今世、未來世輪迴的主體。

對識的誤解在佛教中是很嚴重的,這都是沒有修行受念住的緣故所引生的,所以才會將識誤認為常、斷或是無因生。如果曾經修過受念住,那麼就不可能對識會誤解的,因為受是來自於觸;觸是來自於識;識是來自於根對塵。這些現象在修受念住第二階時,就能夠觀察得一清二楚了,因此不可能會誤以為識是常、識是我、識是我所、我在識中、識中有我,或是斷見的無因生。

☆☆一死百了的斷見是錯誤☆☆

大眾要注意,不要聽說識是無常、識是無我、非我所、識中無我,就有了斷見的思想,因而生起一死百了的觀念。

現有的生命是由父精母卵所結合,有這個生命就有地水火風四大要素,如果四大要素出問題,那麼生命就出問題了。而有生命存在對一位凡夫來說,他就會有感受、有想、有行、有識,因此生命的輾轉都不離色受想行識;這色受想行識都是由因緣和合的,所以才稱之為五蘊,五蘊雖然是因緣生滅法,但任何人對五蘊中的任何一蘊生貪欲,就會由欲貪的渴愛,招感今世憂愁悲傷煩惱痛苦、未來生老病死憂愁悲傷煩惱痛苦,一切大苦集就由此無明欲貪而聚集起來,既然如此哪來一死百了的斷見呢。

無我並非是不承認現在的生命,而是現在的生命是無常變易法的,沒有一個實在的我,既然沒有一個實在的我,哪來我所有呢。其實不只是五蘊無常,甚至連造成五蘊的因緣本身也是無常啊,大家想一下,由變易性的因緣所造成的五蘊,那有可能是常住不變呢。

==梵我論、宿命論==

喬達摩悉達多未成為佛陀之前,印度的主流思想是奧義書的梵我論,內容主張生命的個體中可分為五個層次,前四項是變易而虛妄不實的,不過最後一項就是自我,由自我契入大梵天,這就是奧義書的梵我論。喬達摩悉達多完成自證緣起自證涅槃之後,發現一切現象都是有因有緣而有果,生命本身也不例外,因此佛陀反對談論形而上的本體論問題,也否定有不變的自我存在。

佛陀為何會反對形而上學的理論,以及否定有不變的自我存在呢?因為佛陀發現生命的一切現象都是因緣造成的和合體,既然如此,哪來有一個永恆不變的自我存在呢。

以因緣果法則來說,有因有緣有果這才符合實際,如果只有因而沒有緣,就實際真實來說,那麼是成不了果的,因此有因無緣就有果的說法,那麼並非是正見的說法而是宿命論說。

宿命論說當然不是正見所以是邪見了,邪見就是於事不實;正見就是於事有實。因此無因自生當然也是邪見,例如偶然論說之類,都是無因無緣自生。簡要來說,不符合有因有緣有果的原則都是屬於邪見。

==佛陀解決亙古迷思的問題==

佛陀發現因緣果,現觀五蘊無常、苦、無我,完成斷除貪瞋痴,獲得涅槃之後,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將正法傳授於他人,解決當今憂悲惱苦,未來免受輪迴,這個亙古迷思的問題,使人人都有機會獲得解脫

佛陀發現今世憂悲惱苦未來生死輪迴的主因,是來自於對色受想行識及色受想行識的集滅無明,因此產生了渴愛;但因一切現象都是無常緣故,不可能滿足渴愛的欲望,所以才會引生一切苦,既然如此,要斷諸惱苦當然不離對五陰的了解。

所以佛陀才會說五陰、廣說五受陰,在整個佛教的修行中,主要就是正觀五陰及五受陰,如果離正觀五陰或五受陰,那麼就不可能如實知、如實見五陰的集、滅、滅道跡、味、患、離了,既然不知五陰五陰集、滅、滅道跡、味、患、離,那如何離欲貪滅欲貪,超越欲貪呢,所以佛陀才會廣說五陰及五受陰。

==七處善巧,三種觀察《七處三觀經》==

我們來看《雜阿含經四二經》,經中這麼記載,有一次,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那時佛陀對諸位比丘說,有七處善巧,三種觀察,如果能如實知見這些道理,就能滅除一切煩惱達到心解脫,慧解脫,在現世中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詳細請觀看講述)

我們由以上經中所說的,這叫做比丘的七處善、三種觀義。其實一個想要修行的人,此經不可以不了解,假使此經不了解,當然你所謂的修行的正觀或是內觀或是觀察等,你就不知道要怎麼觀法了。所以我特別將這經前後說清楚,也就是向各位說,七處三觀經不可以不了解,七處三觀經不了解,修行就沒有入門的實踐處了。

任何一位修行者,若能由『五陰、五陰之集,五陰之滅、滅道跡、味、患、離』(七處),之七處善學,『觀察五陰、六入處、十八界』(三觀),直到如實而知見就能得到漏盡。漏盡就是說斷諸惱苦,生活在心解脫、慧解脫的涅槃中。心解脫斷欲貪;慧解脫斷無明,這種寂靜涅槃的生活都是在當下生活中,能自知作證的,不用死後或是等三大阿僧祇劫。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我生已盡』:自己知道,我現在只有在世間上輪迴到最後一世,未來就不必遭受輪迴了。

『梵行已立』:內心已經得到清淨心了,究竟的清淨心,梵行就是清淨心的意思。

『所作已作』:應知、應斷、應證、應修的工作都做好了。

『自知不受後有』:現在就不必再遭受輪迴,未來也不必又遭受生死輪迴了,這都活在當今中就能自知作證的。

當然要如實知色受想行識五陰,以及五陰之集滅滅道跡,味患離,就必須親近善知識,聽聞五陰,五陰之集滅滅道跡,味患離等之法義,然後正思惟吸收消化,不要聽了就過。聽,注意聽,聽完再思惟吸收消化,有吸收消化才有辦法進一步地學習八正道。八正道就是苦滅道跡,實踐四念住,正觀五陰,五陰之集滅味患離,獲得四念住滿足,七覺支滿足,破除無明而生明,心解脫、慧解脫,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學習苦滅道跡的八正道,實踐四念住,當然就涵蓋五蘊、六入處、十八界三種觀義了。可以這樣說,修行正法不離以五陰、五陰之集滅,滅道跡,味患離,七種善處作為正念正知的所緣,完成如實知、如實見五陰,五陰之集滅,滅道跡,味患離如實知,只有如此才會生厭,離欲,滅盡,最後獲得解脫。

所以《七處三觀經》不可不知啊,眾生當今憂悲惱苦、未來生死輪迴,並非是生命本質的現象,而是對生命本質現象誤解。

✕✕✕宇宙萬物全部歸納在色陰裡面✕✕✕

色受想行識五陰佛陀已經說明得很清楚,但還是有些人不加以思惟觀察,因此將五陰誤解了,以致才會偏離五陰作研究,既然如此,那有可能對五陰如實知如實見呢。

佛陀所說的色陰是指身體,因為佛陀說,每個人的身體都是由地水火風四大所組成的,而由地水火風四大組成的身體是無常變易的,因此對身體不如實知者,就會因為身體變易而生苦,因此佛陀說無常故苦、無我、非我所。

佛陀從來沒有在解釋色陰時,將整個宇宙萬物全部歸納在色陰裡面的說法,因為這種和解脫煩惱無關,但是有許多人在解說色陰時,往往將整個宇宙萬物全都歸納於色陰的解說中,其實離開自己身體的色法無法如實知如實見的自證,因此佛陀就沒有說,離開自己身體的色法之外的宇宙世界,擴說解釋色陰了。雖然除了身體之外,有大部份的物質都是由四大所造,但這對了解生死及生死演變的過程無關,因此對修行來說是沒有幫助的,反而會誤導修行的方向,一位修行者如果研究對於了解真理,真理就是四聖諦,法義,對於與涅槃無關之事,不只對了解真理無幫助對涅槃無幫助,反而會生起諸邪見。

我們來看《雜阿含經九二(四六)經》中,佛陀為了表明他說的色陰是指身體,而不是指身體之外的物質,因此說若可閡可分是名色受陰…

這段經文的意思就是說,如果是可以阻礙可以分割,這就叫做色受陰,就是色陰,所謂可以阻礙分割所指的就是,像手被石頭,杖,刀,或者是冷熱或者是口渴,或者是飢餓,或者是蚊,蠅各種毒蟲或者是風,雨等的觸擾,這就叫做觸閡,所以有觸閡的就叫做色受陰,這種色受陰是變化無常令人苦惱,變易之法。

以上佛陀所說的色受陰,並非是漫無目標地廣說宇宙萬物,而指的是能被刀杖所傷,會渴、會餓、蚊咬虻蟲所傷,而觸受風、雨,這才是佛陀所指的色受陰。

諸位我們想一下,宇宙萬物中的哪些物質能感受到刀杖所傷呢?哪些物質能覺受口渴和飢餓呢?哪些能覺受蚊蟲毒蟲所傷害呢?哪些能感受到風吹雨淋呢?當然只有眾生的肉體了。

後期佛教徒對色法擴大解說,或者有人將色法漫無目標地廣說到宇宙萬物,那麼不是對了解色、色之集、色之滅、色之滅道跡、色之味、患、離沒幫助嗎?反而會誤導目標而障礙修行。為什麼呢?因為你的方向若錯誤,所以再怎麼認真都不會產生正覺的效果。

色陰是指人的肉體,用現在新名詞來說就是屬於生理組織,色法的生理組織是看得見的,有質礙而會變壞的,質礙就是有質量,而有質量就會佔空間,而佔空間就會和其他物體為了空間而相互障礙,所以有色身就有感受想行識,這對一般凡夫來說是如此。

==受,情緒反應==

除了色陰,生命中還有受想行識,對一位凡人來說,有生命存在都會有情緒反應,這種情緒反應分為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人生的感受雖然很多,但佛陀將感受很單純的歸納為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佛陀說這就是受陰,受是來自於六根對六塵而生六識,由六識生六觸,由六觸而生受,所以佛陀才會說六受身,不管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這都是屬於情緒反應,可以這樣說,受就是情緒反應,所以只要是有情緒反應就稱之為受。

==想==

想陰是腦的一部份。我時常聽到老師或長輩教導學生或弟子時,若有遇到比較困難的問題,就會對學生或弟子這麼說哦,用大腦想一下,想是對境取像,《雜阿含經四六經》中,佛陀說諸想是想受陰,何所想呢,少想,多想,無量想,無所有而作無所有想,是故名想受陰,《雜阿含經四一經》說,云何想如實知呢,謂六想身,云何為六呢,謂眼觸生想,耳鼻舌身意觸生想,是名想,如是想如實知。

由以上經文所說,諸想都是想受陰,想是從眼耳鼻舌身意對色聲香味觸法而生識,由識而觸,由觸而生想,想的範圍很廣闊,如經中所說,何所想呢,少想,多想,無量想無所有而作無所有想,想是對境而生想嘛,如經所說,云何想如實知呢,謂六想身,云何為六呢,就是由眼耳鼻舌身意觸而生想,想是由六根對六塵而生識,由根塵識三事和合而生觸,由觸而生想,

想是腦的一部份功能作用,是回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等等,所以想的範圍很廣,如果對想源自哪裡不了解的人,就會誤為想是我,我在想,想中有我,其實想雖然是腦的功能作用,但還要有種種因緣和合才能生想,所以佛陀才會將想稱之為想陰,蘊就是積聚的意思,也就是說以很多因緣組織起來的,想是因緣和合法,是變易性,所以是無常。

==行是造作的現象==

有想就有行,但想和行是不同哦,行分為身行、口行和意行。

決意、意欲、或意志趣向等,都是屬於意行;身行就是身體的動作;口行就是口的動作。

佛陀說行是造作的現象,所以行是造作的意思,整個生命的活動,不管是意行,身行或口行的一切造作,都屬於行陰,我們來看《雜阿含經四一經》,云何行如實知呢,謂六思身,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生思,是名為行,如是行如實知。

此段經文就是說,怎樣的對行如實知呢,就是說有六種行為,那六種行為呢,就是由眼觸而生起意志行為,以及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而生起的意志行為,這些就叫做行,對以上所說的行為都要如實知,所以行有時所指的是思,有思考意志或是決策的意思就對了,你有思考要有意志和決策。當然佛陀說的行是身行,口行,意行。生命存在就有活動,這些活動都是行蘊所作。

==識是屬於覺知功能==

識是屬於覺知功能,所以有色受想行四陰,才會有識存在,因此佛陀才會說四識住。識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眼識生起要有生起眼識的因緣,否則眼識是無法生起的,其他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是如是。

其實識的解釋是很單純,但一些人不了解或是沒有學過四念住,因此對識就會誤解,將識擴大解釋,例如唯識宗說的,所以既然對識的定義不清楚,那麼擴大解釋就會越偏離識的本質越遠了,所以你對識不了解,當然你會偏離識的定義,偏離識的定義,那麼這樣變成誤解識,既然我們對識的定義誤解,這樣要怎麼如實正觀五陰?要怎麼如實的正觀六入處?要怎麼如實觀察它的集滅味患離呢?所以要對識的定義了解才不會被誤解,若不了解一定會被誤解,那麼誤解了,當然你所學所修所證就誤解了,所以對識的定義不可不謹慎,也不可不如實知見。時間到了,有因緣再見,感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