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無明而生明,那就不會在六根對六塵生六識,根,塵,識三事和合生觸,在觸中生渴愛而生受了,因此佛陀才說一切法就是六入處。

六入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接觸六塵的器官,除了被稱之為六入處之外,還被稱為六根或六處。六入處就是六觸入處,六是指六種器官,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觸就是感覺有接收反應的作用;六根的根有生長義;處即所依的所緣;入是趣入的意思也就是門,因為色,聲,香,味,觸,法,除了由這些器官進入別無它途,門喻為通道,沒有眼,耳,鼻,舌,身,意這些通道的感官,就無法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

阿含菩提道 08

 

摘要:

==識是由名色所集==

前集介紹到,對識的定義若了解不清楚,就會由錯誤的觀念擴大解釋識,既然如此,對識的誤解就會越來越大,在《雜阿含經》四一、四二等經中,對於識之集是指名色而集,既然識是由名色所集,哪來識是生死輪迴的主體呢。

其實執著識是我和我所有、我在識中、識中有我者,這才是輪迴的主體。

大家想一想,既然識是名色所集,那麼名色若滅,識能存在嗎?「名」所指的是什麼呢,名就是受,想,行;「色」所指的是什麼呢,就是四大所造的身體。若沒有色,受,想,行,那麼識就不存在了。

==寧願讓一般未聞正法的凡夫,認為色(這個肉體)是我、是我的,千萬也不可以讓他認為識是我==

我們來看《雜阿含經二八九經》,有一次,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那時世尊對諸位比丘說,愚痴未聞正法的凡夫,對四大所造之身,雖然會產生厭患離欲放棄之心,但對於識就做不到,為什麼呢?因為他能見到色身有增有減有取有捨的現象,所以就對色身容易產生厭患,離欲,捨棄,但對識不容易見到有增有減有取有捨的現象,所以就不能產生厭患,離欲,捨棄之心。這又是為什麼呢?那是因為那些未聞正法的凡夫,他們在漫長無明的大暗中,將識執著為我…

以上《雜阿含經二八九經》主要說明,色身雖然存在數十年或百年,但都會有老死的現象,因此對一般沒有聽聞正法的凡人來說,要放棄對身體的執著是有可能的。

但對看不到的摸不到的心(想)、意(行)、識(知覺),不可能會生起厭離執著之心,既然他沒有厭離執著之心,那就會愛樂執著,因此緣故,就不得解脫諸惱苦,但多聞的聖弟子們,因為有思惟觀察色,受,想,行,識的緣故,所以就會厭離執著所生起之煩惱禍患,因為有厭離的緣故所以就不會愛樂,沒有愛樂就會獲得解脫。

在此經中說明的重點就是,寧願讓一般未聞正法的凡夫,認為色(就是這個肉體)是我、是我的,千萬也不可以讓他認為識是我,那麼請問,那些誤認為識是生死輪迴的主體者,不是就自認為識是我、是我所、我在識中、識中有我的主張,我們想這是正確嗎?既然如此哪有可能開法眼證聖果呢。

==對識了解的重要==

任何一個人若誤認識是我、我所有、我在識中、識中有我,就會對識生起喜貪、愛樂,有喜貪愛樂就有禍患。

既然對識誤解對五蘊也會誤解,對於六入處也會誤解,對緣起法也會誤解,既然對五蘊、六入處、緣起法誤解,請問,怎麼會有辦法符合正見而修行呢,沒有符合正見而修行,何來開法眼、證聖果,這大家想一想就知道了。

我們再來看《雜阿含經三九經》,就會對識更加清楚…

在以上經中佛陀已經說明很清楚了,色受想行識五陰如種子,四識住如大地,喜貪如水,三類相緣生長增廣。若貪喜盡,又無識所依之處,三緣盡,識再也不會生長增廣。佛陀從五陰中說四識住,又進一步的將識擴大而言六識,六識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如果了解六識之後,就不會如唯識宗說,識是人生前死後的主人翁,這是大乘論著八識規矩頌記載,將識誤為人生前死後的主人翁,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對識不了解所引起的。

 

==生死輪迴的主體是什麼呢?==

識是依託的機構或者是被依託的機構?如果沒有受念住滿足之前,是很容易誤解的,對識不了解的人都會誤以為,識是人生前死後的主人翁,然而現在既然了解識不是生死輪迴的主體,那麼生死輪迴的主體是什麼呢?

我們來看《雜阿含經三五九經》,有一次,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那時世尊對諸位比丘說,如果生起思慮妄想,就會引生結使(由渴愛引生煩惱),攀緣在識上住留不捨,因為攀緣識,住留不捨,所以就會有未來的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此純大苦就聚集了,如果不生思慮妄想,那麼就不會有結使,也不會在識攀緣,住留不捨,由於不在識上攀緣,住留不捨,在未來也就不會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像這樣一個純大苦聚集就息滅了。

由以上經文的說明,若思慮妄想生,就會因渴愛引生煩惱束縛,而攀緣識住留不捨,在未來就會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此苦陰之集;若無思慮妄想時,就不會有渴愛引生煩惱束縛,而攀緣識住留不捨,因此在未來則無再生,於未來無再生的緣故,則滅未來之生老病死憂愁悲傷煩惱痛苦,如是此苦陰就滅。

既然如此,那麼未來生死憂愁悲傷煩惱苦的聚集,就在於思慮妄想攀緣識住,而不是在於識本身。

我們來看《雜阿含經三六○經》,有一次,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那時世尊對諸位比丘說,如果生起思慮妄想,就會因渴愛引生煩惱束縛,而攀緣識住留不捨,由於攀緣識住留不捨的緣故,就會入於名色,由於入於名色的緣故,就有未來世的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此大苦就聚集起來了;如果不生思慮妄想,就不會引生渴愛而有煩惱束縛,而攀緣識住留不捨,由於沒有攀緣識住留不捨的緣故,就不會入於名色,由於不入於名色的緣故,所以生老病死憂愁悲傷煩惱痛苦就會息滅,如此大苦的聚集也就息滅了。

《雜阿含經》三五九經和三六○經的差別,就在於多加入名色的部份,其它都是一樣。

我們再來看《雜阿含經三六一經》…雜阿含經三六○經及三六一經的差別,在於多加入往來及生死的部份。

☆☆☆思慮妄想→渴愛攀緣才是生死輪迴的主人翁,而不是一般所說識是生前死後的主人翁☆☆☆

為何要選擇三五九、三六○、三六一這三經呢?因為這三經中,都明確的主張只要有思慮妄想,就會有渴愛攀緣識住留不捨,只要渴愛攀緣識住留不捨就會緣於名色,所以引生煩惱束縛,在未來世就會有生老病死憂愁悲傷煩惱痛苦,一切苦就如此的聚集起來了。由此可知,思慮妄想才是生死輪迴的主人翁,而不是一般所說識是生前死後的主人翁。

也就是說,是因為無明為因,誤認為識是我、我所、我在識中、識中有我,因此攀緣識住留不捨,所以才生憂愁悲傷煩惱痛苦;因為今生有憂愁悲傷煩惱痛苦的緣故,所以就有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愁悲傷煩惱痛苦的輪迴。

 

==「四食」:摶食,觸食,思食,識食==

當然單有五陰,生命還是不可能存在的,因為有生命就必須要有長養生命的資糧,才能使生命繼續生存,所以佛陀才會說摶食,觸食,思食,識食,這就是一般所說的四食,我們來看《雜阿含三七一經》,有一次,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那時,佛陀對諸位比丘說,有四種食能資助利益眾生,使眾生得以住在世間攝受長養,是那四種呢…

由以上的經文中所說可知…粗摶食是身體生命延續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之一,例如身體的生命,一旦失去了食物的補給,任何生命都無法繼續存活,除粗摶食之外還有細觸食,意思食,識食,都是生活在這世間上所賴以為生的精神資糧。

有了身體的生命存在,生活在這世間上的人,還必須要有感官接觸外境,否則就無法接收所需要的資訊,這就叫做細觸食,因為觸是比食物細緻,所以被稱之為細觸食。

有了身體的生命存在,也有了細觸食,但還需要思考計劃,分析,決策等,這都是生命生存不可缺的,如果說有了身體的生命,也有感官接觸,但沒有思考等,這生命就等於是腦死了,所以有了身體的生命,有了感官的接觸,也要有思考分析計劃,決策,想像,這些都是長養生命條件之一,所以就稱之為意思食。

有了身體生命;有了感官的接觸;有了思考分析計劃、決策、判斷、想像等;但不離知覺(識)滋養生命,如果沒有知覺(識),那雖然生命存在,那就等於是植物人了。

在生命運作的過程中,有食物滋養身體,有觸(就是感覺)、有思考等、有知覺四種,才能使生命運作,所以佛陀才會說以四食資益眾生。

雖然粗摶食、細觸食、意思食、識食,是生命運作中不可缺的,但一般未聞正法的凡夫,因為不如實知四食的緣故所以渴愛四食,因此今世、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愁悲傷煩惱痛苦就聚集了。

四食雖然是生命運作必備的資糧,但四食也是因緣和合之法,因此是無常,無常故苦,無常,苦,非我,非我所,有如此正智者就不會渴愛四食,今世,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愁悲傷惱苦就滅除了。

對於四食渴愛,是不知四食的本質是因緣生滅法,因此在六根對六塵生起貪愛,也就是說,對四食無明為因,六根對六塵生起渴愛為緣,才會有今世,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聚集起。

==佛陀說一切法就是六入處:眼,耳,鼻,舌,身,意==

如果只有無明,但沒有六根對六塵生六識,根塵識三事和合生觸,在觸中生起渴愛,也就不會在今生,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聚集。

當然破除無明而生明,那就不會在六根對六塵生六識,根,塵,識三事和合生觸,在觸中生渴愛而生受了,因此佛陀才說一切法就是六入處,六入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

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接觸六塵的器官,除了被稱之為六入處之外,還被稱為六根或六處。六入處就是六觸入處,六是指六種器官,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觸就是感覺有接收反應的作用;六根的根有生長義;處即所依的所緣;入是趣入的意思也就是門,因為色,聲,香,味,觸,法,除了由這些器官進入別無它途,門喻為通道,沒有眼,耳,鼻,舌,身,意這些通道的感官,就無法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既然沒有對六塵,那就沒有六識產生,沒有六識產生就不會有觸,沒有觸就不會有受,沒有受就不會有愛或不愛,沒有愛或不愛就不會有貪或瞋,也就不會有生老病死憂愁悲傷煩惱痛苦的問題了。

有生命存在就少不了六根的作用,雖然有六根的作用,但明的人就是有智慧的人,對苦集滅道四聖諦等已經生起智慧的人,與無明就是對苦集滅道等不了解的人,他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差別了。

無明者因為無明為因,從六根引生渴愛,因此引生憂愁悲傷煩惱痛苦的聚集;而破除無明而生明者,雖然也有六根的作用,但他如實知六根六塵六識,這十八界的本質是因緣所生因緣所滅的無常法,在此中沒有我及我所,因此在六根對六塵生六識,由根塵識三事和合而生觸,觸中不會引生受而貪愛或瞋恨,因此就不會有今世憂愁悲傷煩惱痛苦,今世沒有憂愁悲傷煩惱痛苦,就不會有未來世生死輪迴的問題。

也就是說人人不離根塵識的作用生活,而聖人與凡人的差別,就在於渴愛和無渴愛。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這六根用現代名詞來說就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身覺的器官,意根是屬腦中的知覺區,這些器官有些從外表看不到,有些是從外表看得到的,例如腦是由微細物質所造成的神經系統等組成,這些必須透過儀器才能看到,單憑肉眼是看不到的,因為有些物質是很微細又藏於腦內,或藏於身體內在皮肉裡面,所以單憑肉眼是看不見的。

我們來看《雜阿含經三二二經》,有一次,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那時有一位比丘來到佛陀住所,頂禮佛陀之後就退在一邊坐下,問佛陀說,世尊,如世尊所說,眼是內入處…

由以上經文記載,對於六內入處六外入處可見不可見,有對無對的分別講解中…人體的器官是由微細物質所造成的各種神經系統,這些雖然也是由地水火風四大所組合而成的,但因為太微細了用肉眼看不見,就是神經包在我們的皮肉裡面,所以眼睛看不到。

但既然是屬於物質就有質礙,質礙即是有質量,佔空間,與其他物質就會互相障礙就是質礙。這就是經中說的,四大所造淨色,不可見,有對,例如眼入處,耳入處,鼻入處,舌入處,身入處,這五根都是四大所造,淨色,不可見,有對,有質礙,因為眼睛看出去遮住就看不到了,那就是有質礙;耳朵塞住他就聽不到了。

==誤解意根==

那麼意根為何與五根不同呢?因為意根有覺知功能,只要有覺知的念頭生起,這是意根的功能,意根又名為心,意根觸法塵生意識所以又名為意識,意根在腦中,它和眼耳鼻舌身入處不同之處,就是腦在頭殼內,就是頭皮裡還有一個殼,骨頭裡面的殼將它包起來,從外面看不到,所以沒有質礙。

也就是說眼,耳,鼻,舌,身五根,都有部份浮出外面,這部份稱之為「浮塵根」,例如眼球、耳朵、鼻樑、舌頭、身體,這些用肉眼就看得見,用手就摸得到的,但是意根就不同了,因為意根是藏在於腦殼內的覺知區中,從外在眼睛看不見,用手也摸不到,要看到摸到,除非將頭皮剖開,將腦的頭蓋骨掀開就能看到,否則現在的機器很方便,一照就能看到用普通的肉眼看不到,也因為意根不是浮塵根,不是在外面用眼睛能看到用手摸得到,因此才會有很多人誤解意根。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雖然都是由四大所造的肉體,也是屬於色陰,但它和一般的色陰不同,所以佛陀才會將它稱之為根。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為何和一般肉體不同呢?因為眼,耳,鼻,舌,身這五根,能直接接受到外境的色,聲,香,味,觸;意根雖然不能接收到外境,但它能直接接收到腦中所生起的念頭,意根就是能覺知到念頭,念頭就是所說的法塵,有念頭起來覺知到那就是意識,既然如此意根也和其他五根一樣,差別是五根用眼睛能看見,意根在頭殼內,我們的頭有皮裡面還有一個殼,裡面才包著我們的頭腦,意根就是頭腦裡的覺知區,因為腦裡面的區域很多,所以就有一個覺知區,所以眼睛從外表看不見,也因為意根從外表看不見,沒有經由內觀四念住者,當然就會有些誤解,所以才會有識是人生前死後的主人翁的說法,或識有一個不變的自性等的說法…(下一集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