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法友  安樂行否
以下的時間我們就來介紹四念處講義

文字摘錄→


各位法友
在我要說四念處講義之前

為了避免大家對大乘與小乘的誤解
而誤以為修四念處是小乘的行為
以致錯失學習四念處的因緣
所以請大家務必先翻閱雜阿含七六九經
我們即可解除對大乘與小乘的疑問


因為在雜阿含經七六九經中

佛陀曾對阿難尊者說
阿難 何等為正法律乘 天乘 婆羅門乘 大乘
能調伏煩惱軍者 謂八正道
正見乃至正定
阿難 是名正法律乘 天乘 梵乘 大乘
能調伏煩惱軍者
因此八正道是大乘
大乘是八正道


也就是說
凡是學習八正道者 都是大乘修行者

雖然自稱大乘 但是他沒有學習八正道
這都不是大乘
所以佛陀說得很清楚
大乘就是學習八正道


那麼若這樣
四念住就是八正道中的正念的修行

所以修四念住就是實踐八正道之法
因此四念住修法是大乘的修法
並不是小乘的修法


以下就來介紹  四念處講義的內容

四念處又稱為一乘道
是修行成就自證緣起 自證涅槃的唯一解脫之道
在雜阿含經六○七經
有這麼記載
爾時 世尊對諸位比丘說
有一乘道 淨諸眾生
令越憂悲 滅惱苦 得如實法
所謂四念處
何等為四呢
身身觀念處 受 心 法法觀念處


在此短短的經句中

就包含使眾生清淨 令越憂悲 滅除惱苦 得如實法
完成涅槃之道的七種利益
也可以這麼說
修習四念處的所有利益
都可濃縮在這七種利益中
佛陀及佛陀的四雙八士弟子
接受佛法修行完成阿羅漢
都必須經歷過這四念處管道的修行
離開四念處這條管道的修行
根本不可能另有捷徑之道
或者是有神秘的門路可通往自證緣起自證涅槃


佛陀對弟子這麼說

疾得漏盡
這個疾得漏盡的意思是很迅速
也就是說速度很快的滅諸煩惱之道不離四念處
有何依據呢 當然有依據
無依無據變成我大願自己創造的
這樣我就不是佛陀的聲聞弟子了


佛陀這麼說過

我是佛陀的聲聞弟子所以我才可以說佛陀這麼說
不然變成佛陀沒有說我們說是佛陀說的
變成謗佛 謗法 謗僧了
我們來看雜阿含經五七經
裡面有這麼記載
爾時 座中有一比丘作是念
云何知 云何見 疾得漏盡呢
爾時 世尊知道這位比丘他所需要的是什麼
就向比丘說
若有比丘於此座中作是念
云何知 云何見 疾得漏盡者
我已說法言 當善觀察諸陰
所謂四念處 四正勤 四如意足
五根 五力 七菩提分 八聖道分
我已說如是法 觀察諸陰
而今猶有善男子不勤欲作 不勤樂 不勤念 不勤信
而自慢惰 不能精進得盡諸漏
若復善男子於我所說法
觀察諸陰 勤欲 勤樂 勤念 勤信
彼能疾得盡諸漏


我們由以上雜阿含經六○七經

以及雜阿含經五七經的這兩段經文中所記載
我們就已經明白佛陀強調修四念處乃至八正道的重要性
所以四念處乃至八正道 三十七道品
是佛陀自覺覺他
乃至教導未來的佛弟子之修行方法


其實四念住 四正勤 四如意足

五根 五力 七菩提分 八正道分
三十七道品這七個體系
最主要就是要完成四念處
也就是說
雖然在三十七道品裡面  分為七個體系
除了四念處之外的體系
最主要都要完成四念處的修法
所以大家可見修四念處的重要性
因為佛陀這麼說過
四念處滿足 七覺支就滿足
生明就解脫了


以下分別簡介說明修四念處的利益

一 使眾生清淨
二 超越憂愁
三 超越悲傷
四 滅除煩惱
五 去除了痛苦
六 得如實法
得如實法就是說自證緣起
七 完成自證涅槃
自證涅槃也就是
徹底解脫所有一切當今的憂愁 悲傷 煩惱 痛苦
未來不必再有生老病死的輪迴了


使眾生清淨就是說什麼呢

無論是過去的佛 現在的佛 未來的佛
以及現在 過去 未來 佛陀的四雙八士聲聞弟子
也都同樣修四念處 來淨化他的煩惱
這個方法是唯一趣向究竟解脫的不二法門


超越憂悲的意思就是說

人生是充滿著 有限性 不完美性 逼迫性
危險性和變易性的
因此是無常 不能自主的
例如失去財富 地位 感情 親眷 健康
這都是生於這個世間所必須要面對的
對一位凡人來說
若失去財富 地位 感情 親眷 健康
就會帶給他很多憂愁 悲傷
要克服這些憂愁悲傷 滅除這些憂愁悲傷
只有修四念處才能真正達到徹底的滅除憂愁和悲傷
也就是說 只有透過修四念處這條管道
才有辦法獲得超越憂愁和悲傷
過著無憂愁悲傷  安寧自由的生活
滅除惱苦


煩惱是屬於精神上的苦

也就是由於觀念錯誤而引起煩惱
例如求不得所引起的煩惱
時常與我們不合的人 在一起生活的煩惱
對於心理壓力所引起的煩惱
或是身體痛苦所引起的煩惱
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就是修四念處
其他就沒有比修四念處更好的方法
來對治和滅除煩惱了


去除痛苦

苦分為身體的痛所引起的苦
苦就是煩惱
以及內心煩惱所引起的苦
內心煩惱所生起的苦 是不能滿足自我欲望而生起的
身體的苦是 由身體的痛所引起的苦
在生活中我們的身體 難免都會遭遇到各種痛
因為我們的身體是由地水火風結合的
所以就會有痛
例如身體上的頭痛 腰痛 手痛 老病死等痛引起的苦
這些都是由身體痛引起的苦受
透過四念處的修法 就可保持在正智中
安穩樂住 身諸苦痛漸得休息


在雜阿含經五四一經中就這麼記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 尊者阿那律在舍衛國松林精舍
病剛痊癒不久
那時 有眾多比丘到阿那律尊者的住所
問訊慰勞問好
退坐於一面 就問尊者阿那律說
安穩樂住否
阿那律尊者就說 安穩樂住 身諸苦痛漸已休息
就是說身體的痛 已經漸漸好轉了
諸比丘就問尊者阿那律
住何所住 身諸苦痛漸得安穩呢
尊者阿那律就說
住四念處 身諸苦痛漸得安穩
何等為四呢
謂內身身觀念處 乃至法法觀念處
是名四念處
住此四念處故 身諸苦痛漸得休息
時 諸正士共論議已 歡喜隨喜 各從座起而去


我們再來說得如實法

是指自證緣起
自證緣起就是如實知如實見
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此無故彼無
也就是自證緣起所指的就是說
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這就是自證緣起
那麼自證緣滅呢
就是說 此無故彼無 此滅故彼滅
如無明緣行等
由此完成現觀苦集滅道四聖諦


要完成自證緣起

現觀四聖諦唯一之道 就是修四念處
如果沒有修四念處
就不可能現觀四聖諦
現觀四聖諦就等同於開法眼
也就是對佛法僧淨信不疑
也就是說我們開法眼 然後現觀四聖諦
才能達到對佛法僧淨信不疑


例如佛陀這麼說哦

對四聖諦不疑  才能夠對佛法僧不疑
對四聖諦有疑就對佛法僧有疑
所以我們若沒有現觀四聖諦
當然就對四聖諦有懷疑
那麼現觀四聖諦的話
自然對佛法僧就沒有懷疑了


我們來說完成自證涅槃

完成自證涅槃就是
完成從過去充滿著邪見  所引起的貪瞋癡中解脫出來
到達自證涅槃
徹底斷除煩惱痛苦輪迴的大苦集
為了達到此目的
只有透過修四念處這條管道
完成八正道
而由如實知如實見欲貪之過患
如實知味是味 患是患 離是離
做到如實知五陰無常 苦 無我
面對六根觸六塵境而心不隨境轉
完成於五受陰不樂 不讚歎 不取 不執著
進而達到心解脫 慧解脫 完成自證涅槃
四念處的修法 清楚 簡單 明白
而且容易力行 成就又快速
依大念處經中說
只要七日  乃至七年的時間用功
必定能成就三果或四果阿羅漢
因此只要方法正確
精進不懈怠的修行實踐四念處
可以說任何人來修行四念處  都可以完成四雙八士


四念處是原始佛教修行的法門

佛陀的聲聞弟子透過修四念住成就者
可以說是不計其數
佛陀入滅後大約二 三百年間
印度大乘佛教經典興起
從此將四念處視為小乘法而疏忽它
四念處傳到中國
就成為概念式的
『觀身不淨 觀受是苦 
觀心無常 觀法無我』
用這幾句簡單帶過
以致於修行方法和細節就很少人去了解和修行了
四念處的修行方法也因此漸漸失傳


佛法發展到今日

可以說是體系極為龐大
理論極為複雜
再加上修行方法不明確  目標和目的也不清楚
甚至將佛法整個的修行方法
以及目標和目的、教義等都歪曲誤解了
因此修行者很多都自由心證
所以真正成就四雙八士的人就愈來愈少了


也可以這麼說

若是修行離開了四念住
要完成四雙八士
這是不可能的
我們大家要知道
凡事必須有因有緣才會生果
也就是說什麼樣的因
遇到適當的助緣 就會成就什麼樣的果
這是因緣果法則的規律


這種  修行者多
而真正成就者少的原因
可分為兩方面

一方面是
根本佛教的修行方法四念處
被誤解為小乘
因此而完全的不被重視甚至被揚棄
而取代的為參禪 唸阿彌陀佛 持咒 拜懺 行善等
誤以為這就是佛教的修行


另一方面是
三法印 十二緣起 四聖諦
正觀五蘊 六入處等被揚棄
改為與實際人生及滅除惱苦
並沒有幫助的形而上之空理的探討
如偶像的崇拜和十四無記等
因此使修行成為一場空思夢幻
因而浪費寶貴的一生
實在說起來可惜又可憐


其實原始佛教的佛法修行是和人類的生活結合的

原始佛教的修行 它是重視當下的修行
和現見 滅熾然
如今淪為不能自利利人的佛法
其實是末代形而上學 玄學與神秘學的產物
並非是佛陀說法的本懷


四念處是日常生活中的修行方法

以當下的生活及生命本身作為修行觀察的對象
條理清楚  層次分明
目標明白  目的肯定
可以使修行者當今觀身自證
不需要倚賴他人的伸出援手加持協助或賞賜等
而且是否自覺自證  也都不需要去問別人
自己一清二楚
並不是自己修到哪裡不知道
自己體證到哪裡不知道
還要去問別人
實際上自己修到哪裡  自己完成到哪一個階段
在佛陀所說的四念住教法上  都表達得一清二楚了
不必再去問別人


佛陀所教的法義只有自依法依

並沒有依靠別人
佛陀說修行的工作需要自己去做
如來只能教你修行的方法
根據佛陀所說的法
人類的解脫全部依賴自依和法依
才能對真理如實知如實見
而不是盲目的順從他人的教法
佛陀甚至也將他的自覺成就  完全歸功於自己的努力
佛陀在雜阿含經二六三經中說
不修方便隨順成就
而用心強求 令我諸漏盡 心得解脫
當知彼比丘終不能得漏盡解脫
方便就是時時要擇法
選擇方法而不間斷的以正法精勤精進
這就是方便精進


四念處的修法

一直是佛陀時代及部派佛教時代的佛教徒
尋求自證緣起自證涅槃的主要修行法門
四念處即是身念處 受念處 心念處及法念處
當今有人將四念處修行劃分為兩條路
其實四念處修行並沒有兩條路
只有正念正知一條路
因此佛陀稱四念處是一乘道
是修行成就的唯一解脫之道
而且也是完成八正道不可欠缺的修法
因為前面說過
四念住就是八正道的正念的實踐之道
所以修四念處就是修八正道


如果說修四念處分為二條路

那麼就是對佛陀所說的四禪
誤為印度本土的傳統四禪


佛陀所說的四禪本來已經具備正念正智

如雜阿含經三四七經中這麼記載
學離欲惡不善法 有尋有伺 離生喜樂 具足初禪
離有尋有伺 內淨一心 無尋無伺 定生喜樂 具足二禪
離喜捨心 住正念正智
身心受樂-聖說及捨 具足第三禪
離苦息樂 憂喜先斷 不苦不樂捨
淨念一心 具足第四禪


四念處是佛陀自己驗證過的一種內觀禪法

也可以說是佛教最原始的內觀禪法
直接可以通往涅槃
四念處分為四種念處
我們必須先瞭解 為什麼四念處要分為四種念處


因為四種念處針對的就是正觀五蘊

一個人經過身受心法四種念處
就能獲得正觀五蘊本質
完成正觀五蘊所生起正智的智慧


世間的宗教數目繁多

只有在佛陀的教法中才可見到這種四念處禪法
而沒有其他宗教能指出這條修四念處的道路
也就是說  世間上的宗教非常的多
可是只有在佛教中才有四念住的修法
因此也只有在佛陀的教法中
可以找到 開法眼證初果向二果
證二果向三果 證三果向四果的聖者


四念處對一位修行解脫者而言

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法門
也就是說四念處  是唯一直接通往涅槃的道路


身念處修正觀色蘊的方法

完成身念處 就能正觀色蘊的本質
是無常 苦 無我
其他受 心 法也是如此
受念處是修行正觀受蘊的方法
心念處是修行正觀心的方法


心就是想蘊

一般都會將心解釋為識蘊
其實心念處是正觀想蘊的方法
也可以這樣說
想蘊是包含 思考 推理 判斷等的心行
行蘊包含身行、口行和意行
而法念處涵蓋觀察整個五蘊 五蓋 十二處 四聖諦等法


透過身受心法的觀察

這樣就可以如實知如實見五蘊等的本質
是因緣所生因緣所滅
所以是無常 苦 無我


四念處隨觀 就是要將五蘊分段觀察

從五蘊中如實知如實見  五蘊是無常 苦 無我
我們才能生起厭離對五蘊欲貪之禍患
只要我們能厭離對五蘊欲貪之禍患
自然就會進一步去調伏對五蘊及五受陰 十二處的欲貪
達到徹底滅盡欲貪


其實我們從雜阿含經的陰相應中

就可以清楚的看出陰相應都是圍繞著如何調伏欲貪
作明確的說明
經文中說
要調伏欲貪必須先瞭解五蘊是無常 苦 無我
假使我們不知道五蘊是因緣和合法
是無常 是苦 是無我
我們怎麼會想要去調伏欲貪呢


例如雜阿含經一一經這麼說

爾時 世尊對諸比丘說
色無常 若因若緣生諸色者 彼亦無常
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 云何有常呢
如是受 想 行 識無常
若因若緣生諸識者 彼亦無常
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識 云何有常呢
如是 諸比丘 色無常 受想行識無常
無常故苦 苦者則非我 非我者則非我所有
聖弟子如是觀者
厭離色 厭離受想行識
厭者不樂 不樂則解脫
解脫知見
我生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作  自知不受後有


以上經文說明因緣和因緣所生法都是無常

不只是五蘊無常而已哦
甚至集成五蘊的因和緣  和因緣所生法都是無常
經文中的若因若緣生諸色者  彼亦無常
因是直接促成果的要素
緣是促成果的間接條件
無因無緣當然成不了果
有因無緣也成不了果
必須因緣具足才能完成果
但因與緣也都是無常


經中說

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  云何有常呢
也就是說既然因緣都是無常
那麼由於因緣所集成之果的色受想行識
也不可能是常住的
既然是無常  哪有我及我所有呢


苦是出自於無常故苦

因為無常就不能自主的緣故
因為不能自主掌握
所以經中說無常故苦
要完成究竟的解脫煩惱痛苦
必須正觀五蘊無常 苦 無我
才能進一步而生厭離對五蘊的欲貪
厭離者對五蘊不貪  不貪則解脫
完成解脫知見  達到煩惱業縛已盡
證得阿羅漢果
成為涅槃自在的人


這就是經中所說的

我生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作  自知不受後有
我生已盡  是指到達徹底斷貪瞋痴
梵行已立  是指脫離愛欲而過著清淨的生活
只有正見及正行
沒有邪見也沒有邪行
所作已作  是指已經完成淨戒
及應知 應斷 應證 應修的工作
不受後有  是指現在已得解脫
將來不再墮入生死輪迴遭受果報的束縛了


在陰相應中不只是雜阿含經一一經中如此說而已

還有包括雜阿含經七五經  七八經  五七經等
也一再的提出相同的問題
要正觀五蘊
如實知此五受陰  味是味 患是患 離是離
若沒有經過四念處這條管道是通達不了的
因此也只有修行學習四念處
才能完成四雙八士  到達究竟的解脫


雖然四念住分為四種念住修法

但實際上也只有一種修法而已
因為四念處中這個念處
所指的就是培養正念的所緣處


也就是說

四念處主要的修法就是培養正念
而以身 受 心 法  四種對象 就是所緣
來念住培養正念正知
由正念正知  正觀五蘊無常 苦 無我
我們若不正觀 五蘊無常 苦 無我
我們就不能生厭離對五蘊的執著引起的禍患
若沒有生厭離對五蘊執著所生起的禍患
我們就不想要調伏欲貪


如果不想要調伏欲貪
我們就不會達到斷欲貪

所以只要我們透過四念住正觀五蘊是無常 苦 無我
自然而然我們就會對五蘊所生起的欲貪禍患厭離
這是一種很自然的現象


四念處雖然分為身 受 心 法四種念處

但每一個念處的目的都是培養正念正知
因此可以說
事實上四念處禪法是一種培養正念正知的禪法
培養正念是修四念處的重點
但正念在三十七道品的修法中
不只是四念住而已
在三十七道品中的正念就佔了八處之多


例如在身受心法四種念處中

正念就佔有四個
另外在五根之中有一處念根
五根就是信根 精進根 念根 定根和慧根
五力中也有一力是念力
五力者就是信力 精進力 念力 定力和慧力
七覺支中有一覺支是念覺支
七覺支者就是 念覺支 擇法覺支 精進覺支
喜覺支 猗息覺支 定覺支和捨覺支
八正道中也有一正道支是正念
八正道者就是 正見 正思惟 正語 正業
正命 正精進 正念和正定
在這三十七種修行的道品中
正念佔有八處
由此可知
修三十七道品主要是培養正念


也可以這樣說

正念就是修內觀禪
內觀禪也被稱為正觀禪或是智慧禪
所以正念就是修智慧禪的重點
若離開培養正念就談不上是修四念處了
當然也說不上是內觀禪了
既然如此
修行者對正念是什麼不可不知
否則就很難完成培養正念了


什麼是正念呢

其實很難用幾個文字和語言
精準的表達出正念的真實意思
因為文字雖然被設計用來描述所要表達的真實
但是文字或語言只能做到象徵性的表達真實的概念而已
不只是文字  甚至語言也是如此
其實無論是文字或者是語言的表達
都只是指月的手指而已
手指頭 指月的手指頭就對了
還必須要透過自己的經驗
才能夠體會出文字或語言所要表達的真實內容


那麼什麼是正念呢

如果用最簡單的文字來描述
正念就是如實的覺察當下的狀態過程
可以這樣說
正念是對當下發生的現象過程如實觀察
正念的特質不帶任何概念的觀察
也就是沒有落入任何自我的觀察
也就是說正念不加入任何思惟
或是判斷 回憶 意見 思考等成份在裡面


如果你回憶過去及妄想未來

或加入任何自我色彩在內
這都不是正念的本質
正念是與自我無關
因此沒有任何自我或我所的色彩
只有單純客觀的以當下狀態過程的觀察
覺察到回憶 推理 判斷 思考等的過程
都是正念的特質
但是正念並沒有回憶 推理 判斷 思考等的成份在裡面
培養正念是時時刻刻 不間斷的覺知身心當下過程
不論是生理 心理  或任何感受上的變化
就好像單純的看戲一樣
只是如實觀察  而無任何主觀成份在內
正念既不迷戀好的心理狀態  也不逃避壞的心理
當然它不攀緣愉快  也不逃避不愉快
對當下所發生的一切一視同仁
沒有任何的壓制 逃避或是愛染…

時間到了我們說到這裡
有因緣下集再見
感恩 謝謝

~2014 慈蓮寺四念處禪修報名~

慈蓮寺是依四念處為修行方法,透過身、受、心、法的次第,如實培養正念、正知,開啟正智,現觀四聖諦達到離欲、滅盡、涅槃的專科學校。』

禪修地點: 慈蓮寺正觀禪修中心
報名資格: 曾參與本寺所屬法源中心課程,或對阿含道四念處禪修認同者。

~詳細禪修資訊,請見慈蓮寺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