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願法師講述 慈蓮叢書修行篇《內觀禪修訓練法要》參、正觀的重要性
七、息苦之道

凡夫眾生從出生開始,因為環境、文化的關係,一直向外接受種種不同的資訊,在所接受的資訊中有善法也有惡法,但從來沒有接受到往自己內在觀察體驗身心的資訊,因為這種內觀培養正念的訓練,被誤解為特定宗教人物的修行工作,因而很少有人想去學習。因此而疏忽於這種內在訓練的工作。其實佛陀並沒有教導教派、哲學或是宗教信仰的體系。佛陀所教導的法稱之為法則,也就是因緣自然法,簡稱為「法」。

佛陀對教條或空談無記毫無興趣,佛陀所說的法則都是可以力行的,實際透過力行可獲得真正究竟的利益。佛陀曾經說過,他所教導的法則,就是苦和苦的止息。佛陀弘揚真理正法律四十五年,從來不談論任何與離苦無關的話題。這種自然法則的真理體驗,並非是特定人物或宗教人士修行的內容,而是任何想知道世間苦惱的本質,以及想要解脫苦惱的人,或希望在生活中不失控的人,都能培養內觀修四念處,所以這種內觀修四念處的工作是不分種族或宗教的。

自然法則的真理不分宗教或種族,只要人人自依、法依的力行實踐,就能從佛陀所發現的真理中獲得利益。佛陀強調他所教導的自然法則,不是他自己創造發明的,也不是經由神蹟顯現的。佛陀所教導的自然法則真理,是經由自己努力修三十七道品獲得的,《雜阿含經》二六三經有很清楚的說明。在佛陀之前也有許多人發現過這種真理,在佛陀之後也會有許多人發現這種自然法則的真理。佛陀也曾聲明,這種真理不是他個人所有的,人人只要修三十七道品就可自證這種緣起的真理。

我們的煩惱來自於錯誤的觀念,再由錯誤的觀念造作錯誤的行為,產生主宰欲、自體愛、境界愛,引起貪、瞋、掉悔、昏沈、疑種種的煩惱痛苦輪迴。要徹底地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先修改錯誤的觀念和錯誤的習性行為,這就是所謂的修行。簡而言之,修行就是將錯誤的觀念、錯誤的行為、壞的習性改善,而生活在中道之中。錯誤的觀念就是對身、心的真相不了解,誤認為身心中有一個不變的自我,以為存在一個我及我所有,不了解身心的本質就是由色、受、想、行、識五種要素所組合的,既然是由因緣組合而成的,終究會因為因緣分散而滅,只是時間遲早而已,一個人若是對這種緣起法則的真理不了解,難免就會對身心產生錯誤的觀念。這些錯誤觀念的產生是來自於不正確的傳授、文化、經驗,因為沒透過培養內觀的智慧,而只用自我知見、意念進行對身心判斷、思考,所以無法照見身心的本質。如果想徹底了解身心本質者,千萬不可別人說就跟著說,只有空記別人所說的理論,追隨著別人的主觀言論而盲從信仰,這是種非理性的行為。

我們對任何人所教導的方法,應該經過理性的思考、力行體驗,才不會盲目地隨順他人言論而起舞。社會一般大眾多數都有這種情形,容易聽到宣導後,不求證實就追隨附合,連自己也不知道是或非、真或假。例如:街道抗爭、政治選舉等等,有些人是盲從附合,為了抗爭而抗爭,為了選舉而不分是非或好壞,只要有人抗爭就跟著抗爭。對身心所引起的觀念與行為,應該要以理性的態度去觀察、分析、探討,這樣才能分辨出真假,這不是用一般知見或自我主觀就能體驗得到的。當知話說錯了,可以懺悔重新再講一次,而時間過去了,寶貴的生命也隨著減少,人的老病死(生命)無法重來一次,即使重新輪迴也是面目全非,不再是原來的我了,因為時間和環境都不斷的在變異。所以要掌握內觀四念處的智慧禪修,以身受心法為所緣來培養正念,才不會盲目追隨別人的主觀意思,否則一向外追求就已經遠離內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