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都必須要有次第的,第一步做不好,像我們建房子,地基打不好,要建二、三樓是很危險的,建房子最複雜就是地基,在我們修行最難起先就是降伏五蓋,只要你降伏五蓋了,方法要領對,進道上昇就很快,但是要降伏五蓋最好的方法就是呼吸…』

 

摘要:
<摘要無法傳達完整意涵,請直接觀看講述內容>

◎…阿難才要求佛陀,能否教導較柔軟又不會有後遺症,可以有次第的達到究竟解脫的法門否,因此佛陀才開始教出入息念,當然出入息念對我們修行的幫助很大。

◎例如說,一個凡夫俗子他充滿著貪、瞋、掉悔、昏沉、疑五蓋,在這種心態時他哪有清淨的頭腦去思惟觀察法呢?這是不可能的。

◎那麼我們還要有什麼方法防止五蓋、來止息降伏它們,當然必須有方法。

◎一個人內心不安,時時刻刻對自己自信心不夠的人,佛陀就教導他念佛、念法、念僧;自認為自己福德善根因緣不夠的人,佛陀就教他修端正法,持戒、布施、憶念天事;佛陀教導瞋恨心重的人,教他得要時時刻刻培養慈悲心,那麼這都是一個方便法,最主要就是要來降伏我們的心、習性。念佛、念法、念僧讓我們安心,修端正法持戒、布施、憶念天事,等等的方便法雖然都是入門的入手處,但是修四念處的出入息念是不同的,是直接從身心做觀察下手,那麼直接要從身心做所緣的對象下手,我們的散亂心要如何降伏呢?一定有一個固定的所緣,因此修出入息念是直接,從降伏貪、瞋、掉悔、昏沉、疑入手。

◎若向外去找種種的所緣,有的時候不穩定,只有自己的呼吸最穩固。也就是說,人若沒有呼吸,生命就沒了,所以必須一定要有呼吸,既然若這樣的時候,佛陀教導我們從呼吸入手…

◎呼吸就是修身念處靜態的入手處;動態以身體的舉動作所緣比較理想,凡是法門都必須要符合自然,這樣我們修行才會進道上昇。

◎所以佛陀教我們注意呼吸,最主要就是要先降伏我們的五蓋…

◎因為降伏五蓋的時候,你才能思惟或是觀察,否則所聽來的都是左耳進右耳出,很像世俗勉強空記名相,因為你頭腦沒有淨化下來,因此你所思惟的不能集中…

◎由呼吸可以完成進道上昇,而完成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然後覺知世間都是生滅無常,執著這個生滅無常的現象就會生起苦,既然是生滅無常的就是無我,所以說無常、苦、無我,你就會由修四念處而了解,那麼了解之後,你就會厭離過去執著,這個身心為我所引起的禍患,所以你才有向上來調伏欲貪,由調伏欲貪而究竟達到超越欲貪的生活。

◎修行都必須要有次第的,第一步做不好,像我們建房子,地基打不好,要建二、三樓是很危險的,建房子最複雜就是地基,在我們修行最難起先就是降伏五蓋,只要你降伏五蓋了,方法要領對,進道上昇就很快,但是要降伏五蓋最好的方法就是呼吸…

◎以戒定慧在生活當中訓練,完成正定達到超越欲貪,那麼這種的利益才是真正的自由自在的利益,所以修呼吸的利益是很多,若要講講不完…

◎「以身觀身」這是一個文字翻譯,佛陀說以身觀身就是,以呼吸來觀察呼吸和身體的關係,所以「以身觀身」這個身是在指呼吸…

◎要情緒穩定,當然以呼吸來入門,由呼吸直接觀察呼吸和身體的關係,從粗糙的身體和呼吸的關係如實體驗,去印證這個身體是地水火風因緣和合的,就不會像過去執著這個身體是我們的,有稍微生病啦,或是身體有稍微種種的不順利如意啦,那麼憂愁悲傷就來了,因為他有貪執這個身體,他誤解身體是常、是我、是淨,因此這種的誤解執著,就會引起憂愁、悲傷、煩惱生老病死種種的禍患,所以以身觀身就是以呼吸,由呼吸來觀察呼吸和身體的關係,身體可以支持和呼吸有直接的關係,這叫做以身觀身,所以佛陀將呼吸稱之為身,就是這樣,不是有兩個身體…

 <摘要無法傳達完整意涵,請直接觀看講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