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沒有正觀五蘊的本質,是無常、苦、非我、非我所者,他的生活就離不了受,如果是一位正觀五蘊者,那麼就會斷諸受。

所以在發菩提心修諸梵行者,正觀五蘊是主要的課程,也是修行人急速證得涅槃的修行方法。

既然如此,對五蘊若是不知、不解、不如實正觀五蘊者,縱使了解三藏十二部經、辯才無礙、有禪定神通等等,還是一位世俗的凡夫哦。

佛陀在世之時的聲聞弟子們,他們的修行不離三十七道品,但後來的修行者卻不重視三十七道品的修行,而重視研究經典、持咒、拜佛、參禪…』

阿含菩提道 第14集

各位法友,安樂行否。未正念正知正觀五蘊者令生,已生者令增長廣大。以下的時間我們就來介紹阿含菩提道。

 

摘要:

★三枝蘆草相依為譬喻★

前集介紹到《雜阿含經二八八經》,現在再繼續介紹,尊者摩訶拘絺羅對尊者舍利弗說,說得真好、說得真妙,在世尊的聲聞弟子當中就是尊者舍利弗你,能作如是種種甚深又有智慧的問題,就好比世間無價的珠寶人人都可頂戴一樣,尊者你現在就像這樣,普為一切修梵行的人所頂戴、恭敬、奉事,我今天得與尊者你共論妙法義,也很快的得到殊勝的法益。

以上經中所記載,尊者舍利弗來到尊者摩訶拘絺羅的住處,問起老死乃至識為自作或他作,或他作及自作,或非他作,無因作的問題,尊者摩訶拘絺羅回答,老死乃至識非自己造作,非他人造作,也非自己與他人共同造作,它不是自己也非他人的造作,更不是無因無緣的造作,而是由於有生的因緣之故而有老死

尊者舍利弗又問尊者摩訶拘絺羅說,生,有,取,愛,觸,六入處,名色,是自己所造作的呢或是他人所造作的呢,或是自己與他人所共同造作的呢,或既不是自己也非他人所造作的,是無因緣所造作的呢,尊者摩訶拘絺羅就回答說,名色不是自己所造作不是他人所造作,不是自己與他人所共同造作,既不是自己也非他人所造作的,更不是無因緣而造作的,而是名色緣於識而生

尊者舍利弗又問尊者摩訶拘絺羅說,那麼識是自己所造作的嗎,是他人所造作的嗎,是自己與他人共同造作的嗎,或者是既非自己也非他人造作的,是無因緣而造作的呢,尊者摩訶拘絺羅就回答說,不是,而是識乃緣於名色而生

尊者舍利弗聽尊者摩訶拘絺羅說,名色是緣於識而生,又說識是緣於名色而生,就問尊者摩訶拘絺羅說,你先前說名色是緣於識而生,現在又說識是緣於名色而生,這是什麼道理呢

所以尊者摩訶拘絺羅即以三枝蘆草做譬喻來說明,將三枝蘆草纏在一起它就立在空地上,因為有三枝蘆草必須三枝互相扶持,如果把三枝蘆草其中拿掉一枝,剩下二枝,那麼二枝要立在空地上就比較困難,假如去掉二枝,剩下一枝便不能單獨的豎立在空地上,必須要三枝蘆草相依,才能夠豎立在空地上,由於識的因緣而有名色等事,也是如此,名色與識都是輾轉相依才得以生長,其實識與名色之間的關係是不能切開的,為什麼呢,因為它們必須輾轉相依才能生存及存在的。

名」就是觸想行識,假使由五受陰而言,就是受想行識。「色」就是四大要素組合的色身。有名色就有識,有識就有名色,這都是輾轉相依的。如果沒有名色與識,那麼觸想行就不存在;如果沒有觸,哪來受呢;若沒有受哪來愛,取,有,生呢;若沒有愛,取,有,生,哪來老病死憂愁悲傷煩惱痛苦呢;若沒有老病死憂愁悲傷煩惱痛苦,哪來未來的生死輪迴呢。這一切都是屬於「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自然法則,也因為只有如此才能說是真理,也因為是真理所以才能做到依法不依人。

★誤認生命中的色觸想行識★

在整個生命自然的運作中,如果沒有內觀四念處培養正念正知者,就會誤認生命中的色觸想行識是我,我所有,我在色觸想行識中,色觸想行識中有我,所以就會落入六根對六塵生六識的觸中,產生自我的情緒反應,既然有落入自我的情緒反應,就會產生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如果是樂受就會愛樂、執取、佔有,如果愛樂、執取、佔有生…

★「諸受是苦」的原因

因為愛樂是根塵識三事和合而生觸,由觸而生起樂受,因此樂受是有因有緣所生,既然樂受是有因有緣而生起的,就會有因有緣而滅,因此樂受是無常變易法,未聞正法的凡夫,因為不如實知如實見樂受的本質,所以就誤認樂受是我,因此想要主宰樂受欲令如是,不欲令如是,但無常變易的樂受是隨因緣而生因緣而滅,不可能去主宰,使欲令如是,不欲令如是,所以就會由樂受而生苦受,因此佛陀才會說,諸受是苦、諸受是重擔、應斷諸受。

對一般未聞正法的凡夫而說,他的生活時時都不離諸受,因為他的生活都不離我和我所有的緣故,但若是一位超越我及我所有的聖者,他就能夠斷諸受,因為他的生活只要有四食就足夠了,不需要有受。其實任何人的生活只要有四食就足夠了,不只是聖人而已,但只因為對生命本質不能如實知、如實見的緣故,就會在生活中落入一個我和我所,因此就會有情緒反應而生起諸受,不只是樂受是苦,苦受也是苦,不苦不樂受也是苦,所以佛陀才會說,諸受是苦,諸受是重擔,應當斷諸受。

★★★正觀五蘊的重要性★★★

也就是說,若沒有正觀五蘊的本質,是無常,苦,非我,非我所者,他的生活就離不了受,如果是一位正觀五蘊者,那麼就會斷諸受,所以在發菩提心修諸梵行者,正觀五蘊是主要的課程,也是修行人急速證得涅槃的修行方法,既然如此,對五蘊若是不知、不解、不如實正觀五蘊者,縱使了解三藏十二部經、辯才無礙、有禪定神通等等,還是一位世俗的凡夫哦

佛陀在世之時的聲聞弟子們,他們的修行不離三十七道品,但後來的修行者卻不重視三十七道品的修行,而重視研究經典、持咒、拜佛、參禪等。

 

★★★★★真正了解經典法義的方法★★★★★

其實研究經典主要是要找出一條正確的法次法向而修行,而不是一生都停留在研究經典中,何況一個人若不具備正念正知的力量,要真正的了解經典所記載的法義,那麼是有限的,甚至對錯也無法釐清

因為經典不是佛陀所寫的,而是佛陀入滅後才有的,如果這些經典是佛陀的聖弟子們編集的,那麼可靠的成份就很高,如阿含經等;如果那些經典不是佛陀的聖弟子所編集的,而是外道所編集的,那麼可靠性就更低了…。何況文字一字多義,因此就變成各人對一句文字的解釋各說一套了。

當然佛陀不在世間了,要修行一定要有經典作藍圖,否則就沒有方向可行,因為經典就像地圖一樣,有指示方向及地點的功能。但經典中所記載的是對或是錯,如果個人沒有親身體驗,那麼就很難分辨,因此佛陀才會說,不要經典記載就信以為真,而應當細察它的內容是否合理、實際、對開法眼證聖果、斷惱苦有幫助;同樣的也不能僅藉著推理檢視的方式,就知性的完全信以為真,如果真正想要從經典中獲得法的利益,就必須直接的從法體驗,也就是所謂的現觀,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的知道經典記載是否真實或是虛

 

因緣和合而成,非自作、他作或無因而作★

有關老死、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為自己所作,他人所作,自己與他人所作,無因而作呢,這個問題如果對五蘊,緣起法則不了解、不如實知者,那麼就會誤認老死、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是自作,他作,自己與他人所作或無因而作。

自作,他作,自己與他作,這都是屬於有我的常見;無因緣而作是屬於偶然論說或斷見論。無論是有我的常見論,或是無因緣而作的偶然論或斷見說,都不是正見,為什麼呢?因為於事不實的緣故。於事有實就是正見;於事不實就是邪見。

為何老死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是自己所造作,他人所造作,自己與他人所造作無因緣而造作是邪見呢,如果說是自己所作那麼就有一個自己了,如果是他人所作那麼就變成有一個他人了,如果說是自己與他人所作,那麼就是有一個自己和他人共同造作,如果說沒有因緣而作,那麼就是偶然論或斷見,因此於事不實所以就稱之為邪見。

那麼老死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不是自己所作,不是他人所作,不是自己與他人所作,也不是無因緣而作,那麼到底是誰所作的呢,當然連是誰所作的都不正確。因為老死有老死的因緣,生有生的因緣,有有有的因緣,取有取的因緣,愛有愛的因緣,受有受的因緣,觸有觸的因緣,六入處有六入處的因緣,名色有名色的因緣,它們都是因緣和合而成的,因此沒有一個自己,他人或是自己與他人所造作,或無因緣所造作。

造成老死的因緣就是生,如果沒有生的因緣那來老死呢,將老死與生的關係用「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來說,就是有生才有老死,出生了就會有老死,無生就無老死;生滅了,老死就滅了。這就是所謂的正見,因為於事有實的緣故。

★緣起都有提到「老死」的原因★

在雜因誦中,以老死來引敘十二支緣起是最普遍的,提到緣起法則一定都會說到老死這一支,例如十二支緣起,十支緣起,八支緣起,五支緣起等,都是不離老死,這是什麼原因呢?這可分為三種說法:

第一,老死是人類共同的命運,也就是說這是人來世間有生就有老死的,所以這屬於通案,不是個案,人人畢竟有生就有老死,這就是通案。若個案就不是人人都必須要經由這個原則,這就是個案。通案就是人人必須要經過這個原則,因為只要有生,無論任何人一定都有老死。

第二,有可能是因為當時印度的出家眾以老人居多,而老人對老死的感受最深,為何當時印度的出家眾以老人居多呢,這當然和他們的文化有關,當時印度人差不多都在六十歲左右,就盛行放棄一切,入於林中過著出家人的生活,所以就會變成出家眾以老人居多,因為印度婆羅門教是屬於國教,但是印度的婆羅門教有規劃孩提時代,年輕人的時代,就是學習的時候,然後創業的時代,建立家庭創業的時代就對了,然後退休老人修行的時代,印度的婆羅門教他們的人生有所規劃,所以變成婆羅門教的人,以及其他雖然也非婆羅門教的人,也變成被這種風氣帶動,所以老的出家人特別多。

第三,印度人當時對於解脫生死的問題很熱門,所以才會只要說到緣起法則都不離老死。

 

★★★【十二緣起法則詳細推演解說】★★★

當然有生的因緣法則,若將生與有的關係,用「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來說,就是因為有有,所以才會有生,有生起了,所以就會產生了,因為有生起了所以才有生的產生,若沒有有就沒有生;有滅了,生也就滅了。

「有」是什麼呢?《雜阿含經二九八經》中說,有就是「欲有,色有,無色有」。有的意思就是擁有、存在、存有等。「欲有,色有,無色有」也就是一般所說的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對於「欲界,色界,無色界」擁有存在和存有就會引生生。這就是所謂的正見,因為於事有實的緣故。

將有與取的關係,用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來說,就是因為有取,所以才會有有,取生起了,有就生了,若沒有取就沒有有,取滅了,有就滅了。

那麼是什麼呢?《雜阿含經二九八經》中說,取就是欲取、見取(見取的意思就是執取論見),戒取(戒取就是執取禁戒),我取(就是執取有我)。

取有取的因緣,取的因緣就是愛,因為沒有愛就沒有取嘛,將取與愛的關係,用「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來說,就是因為有愛,所以才會有取,愛生了,所以取就生起,若沒有愛就沒有取,愛滅了,所以取就滅了,這就是所謂的正見,因為於事有實之故,所以是真理。

是什麼呢?在《雜阿含經二九八經》中說,愛就是欲愛(欲愛就是對欲界的愛),色愛(色愛是對色界的愛),無色愛(無色愛就是對無色界的愛),也就是愛就是對欲界、色界、無色界的欲樂和愛染。

愛有愛的因緣法則,愛是由受而生愛,如果沒有受就不會生愛,若將愛與受的關係,用「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來說,就是因為有受,所以才會有愛,受生起了,所以愛就生起了,若沒有受就沒有愛,因為受滅了,所以愛就滅了,這就是所謂的正見,因為於事有實之故,所以是真理。

是什麼呢?在《雜阿含經二九八經》中說過,受就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三種。

受有受的因緣,受是由於觸而生受,如果將受與觸的關係,用「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來說,就是因為有觸所以才會有受,因為觸生起了,所以受就生起,因為沒有觸就沒有受,觸滅了,受也滅了,這就是所謂的正見,為什麼呢,因為於事有實的緣故,所以也就是真理。

有觸的因緣,觸是來自於六入處,如果將觸與六入處的關係,用「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來說,就是因為有六入處,所以才會有觸,因為根塵識三事和合所以就生起觸,如果沒有六入處所以就沒有觸,六入處滅了,那麼觸也就滅了,這就是所謂的正見,因為於事有實之故,所以是真理。

觸是什麼呢?《雜阿含經二九八經》中說,觸就是六觸身,什麼是六觸身,就是眼觸身,耳觸身,鼻觸身,舌觸身,意觸身,也就是說六根對六塵生六識才會有觸。

六入處有六入處的因緣,六入處的因緣就是名色,如果沒有名色當然就沒有六入處。

六入處是什麼呢?《雜阿含經二九八經》中說,六入處就是六內入處,即眼入處,耳入處,鼻入處,舌入處,身入處,意入處,六入處簡單說就是六根,也就是六種對六塵的根門,這稱為六入處。

若將六入處與名色之間的關係,用「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來說,就是有名色所以才會有六入處,名色生,六入處就生,若沒有名色就沒有六入處,名色滅,六入處也就滅了。

 

★★★一切法就是六入處★★★

六入處在修行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佛陀才會說一切法就是六入處,佛陀對弟子開示,若沒有六根對六塵就不會生起六識,若沒有六識就不會有觸,若沒有觸就不會有受,若沒有受就不會有愛,若沒有愛就不會有取,若沒有取就不會有有,若沒有有就不會有生,若沒有生就沒有老死,沒有老死就沒有憂愁悲傷煩惱痛苦聚集,既然對於老死有憂愁悲傷煩惱痛苦,那麼就會招感未來的生,如果未聞正法的凡夫,就會因此招感生死並且不斷的輪迴。

如果是一位聲聞聖弟子,雖然有六根對六塵而生六識,由根塵識三事和合生觸,但不會在觸中落入我見,由自我情緒的反應而生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再由受生起愛取有,如果沒有愛取有,那麼今世憂愁悲傷煩惱痛苦就斷除,既然今世的憂愁悲傷煩惱痛苦斷除,未來也免遭受生死輪迴。

這一切都是來自於六入處,也就是說未聞正法的凡人,都是由六根門處而引起情緒,為何會這樣呢?因為未聞正法的凡人不如實知六根本質的緣故,我們來看《雜阿含經二九五經》,經中這麼記載,一時,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那時,世尊對諸位比丘說,此身非所有,亦非餘人所有,謂六觸入處本修行願,受得此身,云何為六呢,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彼多聞聖弟子於諸緣起善於正思惟觀察,有此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所謂此有故,有當來生老病死憂愁悲傷惱苦,如是純大苦聚集,是名有因有緣世間集;謂此無故,六識身無,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無,謂此無故,無有當來生老病死憂愁悲傷惱苦,如是純大苦集滅。若多聞聖弟子於世間集世間滅如實正智,善見,善覺,善入,是名聖弟子招此善法得此善法,知此善法,入此善法,覺知覺見世間生滅,成就聖賢出離寂滅,正盡苦,究竟苦邊,所以者何呢,謂多聞聖弟子世間集滅如實知,善見,善覺,善入故。

由以上經文中記載所說,「此身非汝所有,亦非餘人所有,謂六觸入處,本修行願」,這段的意思就是說,這個身體不是你擁有的,也不是其他的人擁有的,所謂的六觸入處乃是自己先前所造的業,才會招感得此身,一般未聞正法的凡人,因為不如實「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因緣法則與緣生法則的了解,所以就誤認六觸身是我,因此今生生憂悲惱苦,因為今生生憂悲惱苦的緣故,所以就會招感未來生老病死憂愁悲傷煩惱痛苦,如果知道這緣起法則,則能知見世間集滅的現象,而得出離、滅苦、究竟脫離苦海。

我時常對法友這麼說,雖然有無明為因,但若不以六入處為緣,那麼就不會有一切苦聚集,由此可知六入處的重要性。

大家要知道,如果在六根對六塵生六識中,觸只有觸,沒有落入自我情緒反應而落入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那麼一切苦就滅了。也就是說,苦都是由於對色觸想行識不如實知,因此誤以為色觸想行識是我、是我所有,因此在六根對六塵的六識中引生諸苦。

如果對色觸想行識不如實知,這就是無明,但若沒有六識為緣是引生不了苦的,所以我才會說「無明為因,渴愛為緣,而生諸苦」,如佛陀所說「無明覆蓋,愛結束縛」,雖然未聞正法的凡夫被無明覆蓋、愛結束縛,但若沒有六識是生不起愛結的。

例如,若沒有眼睛就不可能看見色境,若沒有眼睛見色境,就不會由眼睛看見色境生起眼識,若沒有眼識就不會由眼識引生眼觸生起,若沒有眼觸生起就不會有受,若沒有受就不會有愛,若沒有愛就不會有取,若沒有取就不會有有,若沒有愛取有生,就不會有老死憂愁悲傷煩惱痛苦的聚集;雖然有眼睛對色境生起眼識,但若滅除無明而生明的聖者,他們因為如實知、如實見蘊,處,界的緣故,所以在眼識中生觸,在觸中就會保持正念正智的觸只有觸,因此就不會在觸中落入自我情緒反應,因而生起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若沒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就不會有愛取有,若沒有愛取有生起就不會有貪瞋痴,因此生活中就不會有憂愁悲傷煩惱痛苦聚集,等到有一天我們生命老死也不會憂愁悲傷煩惱痛苦,更不會遭受當今及未來的輪迴。耳鼻舌身意的道理也是如是,由此可知六入處的重要性,難怪佛陀一再的強調一切法就是六入處。

另外在《雜阿含經三五三經》中也有記載,經中這麼說,有一次,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那時,世尊對諸比丘說,假若沙門,婆羅門對於法不能如實知,對於法集,法滅,法滅道跡不能如實知見,就知道此位沙門,婆羅門不是沙門中的一份子,不是婆羅門中的一份子,他也無法達到沙門的究竟修證,也無法達到婆羅門的究竟修證,所以不能在當生中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什麼叫做對於法不能如實知呢,什麼叫做對於法集,法滅法滅道跡不能如實知呢,那麼就是指對於六入處不能如實知,對於六入處之集,六入處之滅,六入處之滅道跡不能如實知,如果說對以上所說不能如實知,對於觸卻說能如實知,那麼是不可能的事,乃至於說對於觸的集起集滅,就是說對於觸的集起和觸的滅和觸的滅道跡能如實知,也是沒有這回事;假若沙門,婆羅門對於六入處能如實知,對於六入處之集,六入處之滅,六入處之滅道跡能如實知,對於觸才能如實知,這才是真的啊,同樣的他對於受愛取有生老死如實知,也才是真的。

由以上經文中已經明確的說明,對於六入處如實知才是沙門,婆羅門中的一份子,如果對於六入處不能如實知,六入處之集,六入處之滅,六入處之滅道跡不能如實知,就說他已經對觸如實知,這是不合理的啊,對於觸集,觸滅,觸滅道跡如實知,這也是不合理的啊,甚至對於受愛取有生老死如實知,這也是不合理的啊,只有對六入處如實知,六入處之集,六入處之滅,六入處之滅道跡如實知,對於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如實知,這才是合理的。

由此可知對於六入處如實知的重要性。

 

 

六入處是有因有緣而生的,如果沒有名色就沒有六入處。

那麼名色是什麼呢?《雜阿含經二九八經》中說,名就是四無色蘊,四無色蘊就是說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色是四大,就是地水火風,由四大所組成的物質叫做色。將名與色合起來就是色蘊,受蘊,這裡應該要說觸,觸蘊,想蘊,行蘊,識蘊,也就是說由四大所組合而成的色蘊,這個身體,它具備種種神經系統以及腦,有了這種的神經系統及腦的功能,在六根對六塵之時,就會生起功能作用,例如觸想行識。

那麼色蘊(就是身體)是從何而來呢?就是由父精母卵結合而來的,也就是說有父精母卵的結合才能夠成為胚胎,有胚胎吸收母親的營養、養分,身體的營養成份,慢慢從胚胎變成胎兒,在母親的肚子裡逐漸長大,滿三十七週期生到人間來,這就是色身的來源。

因為愛孩子才會想要生孩子,以上佛陀對色之集來自於愛已作了很明確的說明了,雖然有的人並不是因為愛孩子而生孩子的,是因為男女欲愛而有孩子的,但不論原因為何,總是都不離欲愛,所以佛陀才會說,色之集來自於欲愛。

有這個身體生命存在,那麼這個身體中就不離地水火風四大要素組合,所以佛陀才會說,由四大所造成的身體叫做色,也可以這樣說,結合地水火風四大的因緣就是父精母卵,如果沒有父精母卵的結合哪來色身呢,有了色身自然就會有觸想行識,這是生命本質自然反應的現象,所以佛陀才會說,名就是受蘊(這裡說觸蘊,經典寫受蘊,這裡是觸蘊),想蘊,行蘊,識蘊,生命本質自然反應的現象只是色觸想行識,因為這是沒有落入我見的現象,因此色觸想行識這才是生命的本質,也才是所謂的五蘊的本質,這種生活是沒有落入我和我所的生活,因此沒有愛取有所引生的憂愁悲傷煩惱痛苦聚集,因為沒有我見及我所有,就沒有貪瞋痴,所以就沒有惱苦,一位若沒有培養正念學習四念住者,他無法如實正觀五蘊本質現象的人,就會誤解身體是我,在六根對六塵生六識的六觸中,生起我見及我所有,因此就在觸中生起自我情緒反應,既然有自我情緒反應,就會生起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產生,因此有受就有愛取有生。時間到了,說到這裡,有因緣下集再見,感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