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不要給自己壓力,就像在照顧孩子一樣。不可能說將孩子綁在那個地方,或是長期都關在一個固定的地方,這樣對這個小孩子的身心都沒有好處。

看到有危險的地方,我們就提醒小孩子那個是危險的,我們保護他、提醒他,這樣這個小孩子長大,才不會因為你長期用你的主觀去控制他,影響到他的身心。

修行也是一樣,跟在照顧小孩子的道理一樣,差別是照顧我們自己、內觀自己。』

 

提問:修行一定要靜坐嗎?靜坐是修行的全部嗎?

◎靜坐是修行的一部份,不是全部。

◎在行住坐臥四種威儀之中,給它濃縮回來,只有靜態跟動態,但是靜態不一定要盤腿打坐,像坐在沙發上都可以,只要你身體保持靜態,這個都可以。

◎保持正念正知的修行,不一定像說我們專業者一定要學盤腿。

◎那麼盤腿有好處嗎?有,盤腿的好處在哪裡呢?主要就是坐起來身體會比較穩健、放鬆。

◎有一些年紀比較大的人…只要你坐的姿勢自然直、身體能放鬆,那就可以了。

 

提問:為什麼靜坐四、五十分鐘,就感覺身體有點疲勞,甚至有暈眩?

◎太過全神貫注的時候,長時間會影響我們的身心,你打坐會感覺很疲勞很累,應該是你放鬆不夠。

◎要達到真正的放鬆,不是那麼簡單,真正的永遠達到放鬆,是要達到無我跟無我所有,那自然就身心特別的放鬆。

◎還沒有達到徹底放鬆之前,那我們只有用提示提醒自己、暗示自己,由暗示自己來完成無我,變成自然,這是個過程。

◎放鬆對修行、生活來講是很重要的,對身體健康幫助很大,這個放鬆的問題,大家一定要常常提醒自己。

◎太過全神貫注、使力過重的人,會使精神勞損;可是放鬆,如果你是沒保持正念的人,會怎樣?會打瞌睡。所以這要靠自己拿捏得好,放鬆你如果沒有保持一個所緣念住,那放鬆就會打瞌睡。

◎(還沒)完全達到徹底的放鬆、徹底的破除我和我所有執著者,我們首先暗示就好了,先用暗示的:坐下暗示自己,肩膀有放鬆沒、眉毛有放鬆、臉有繃緊、喉嚨都放鬆了、甚至檢查手、檢查身體、坐的姿勢有沒有自然…

◎坐的時候不能使力,你若使力坐一下子可以,沒多久你就會腰酸背痛。

 

☆☆ 修行不要給自己壓力,就像在照顧孩子一樣 ☆☆

◎但是沒有錯,用暗示的放鬆,等一下就又怎樣?欸,就又不放鬆了。那是自然的,你又提醒它、你又提醒它,像教小孩子一樣…

◎修行是在教我們自己,以自己來教自己,暗示自己、提醒自己,一次二次三次,要有耐心、恆心、慈悲心、長遠心,他自然而然以後就變成養成習慣。

◎修行不要給自己壓力,就像在照顧孩子一樣,不可能說將孩子綁在那個地方,或是長期都關在一個固定的地方,這樣對這個小孩子的身心都沒有好處。

◎看到有危險的地方,我們就提醒小孩子那個是危險的,我們保護他、提醒他,這樣這個小孩子長大,才不會因為你長期用你的主觀去控制他,影響到他的身心。

◎修行也是一樣,跟在照顧小孩子的道理一樣,差別是照顧我們自己、內觀自己。也就是說,清楚自己的身口意行為,身體不可能說勉強固定怎麼樣…不可能勉強固定在一個地方,那長期以後也會變成一種毛病出來。

◎如果你能這樣放鬆身體,在修行過程當中好像在理性的照顧小孩子一樣,你的心越來越容易精神集中,精神集中你就可以覺察到當下的現象、覺察到你的身體舉動…這個就是修行的要領,用佛教的名相來講也就是「正念」。

◎那「正知」是什麼呢?…(詳細請觀看講講述)

◎為什麼鬆柔明覺很重要呢?一個人要生命長、減少身體生病,跟你的心境有關係。常常煩惱的人,他的生命是絕對有害無益的。常常放鬆,內心喜悅跟平靜的人,對他的生命、身體來講是正面的。

◎煩惱三天,臉就黑掉了。煩惱對身體最沒有幫助。修行要先會放鬆、會柔軟,在生活當中時時刻刻要使我們的心平靜。

◎佛陀說,斷瞋恨的心,就是生天的最好之道。

◎整天內心都保持沒有瞋恨心,那你內心不是就很平靜跟喜悅嗎。

◎發現這個人做事情我不高興,我起了一個瞋恨心,傷害的是誰?自己,第一先傷害自己,不一定對方會被你傷害到…箭射到的是自己,你瞋恨心起來,全身裡面身體好的細胞免疫力不知道死了多少…所以瞋恨心一定要斷除.

 

提問:我發現有一個狀況很容易失去所緣,就是在等待的時候,比如等紅燈的時候,就會開始胡思亂想…

◎問的很好。我有時候會說「你問得很好」的原因:佛法落實在你生活當中的點點滴滴來經驗,這是很好的。

◎佛法是跟生活有關係的,利益到自己的。如果沒有到利益到自己,將三藏十二部經都記下來,跟生活沒有幫助,一點意義都沒有。

◎不管騎腳踏車、騎摩托車、開車,我們的眼睛要看前面的路況,千萬不要注意呼吸、千萬不要說我在唸佛號,那樣分散心,沒有安全性。

◎我抓到你平常都沒有訓練經行,給我抓到你的毛病,為什麼佛陀教人家動態在經行呢?你經行的時候你可以訓練你的眼睛看前面的路,你的正念念住你現在清楚,眼睛看到前面的路,這樣訓練,訓練了以後,你看到紅綠燈就不會感覺到很簡單…

◎看紅綠燈會感覺它很簡單而引起無聊,那就是因為你沒辦法將你的所緣集中在紅綠燈,那時候你離開了集中所緣,所以分散心,這代表你的專注正念不夠,專注的正念不夠,抓到你的毛病了喔,所以鼓勵你試試看…

◎我較喜歡跟你們互相對話,你們將佛法落實在生活,懂一分的佛法與生活相應契機,比你背一些道理更好。

◎有依據,有一次佛陀看到舍利弗尊者跟目犍連尊者他們的弟子,兩個在那裡比較誰背誦經典背得比較多, 佛陀經行經過那裡聽到,說你們背誦經典雖然是很好,不過會背誦經典背很多,不如了解經典的意義;而了解經典的意義,雖然比背經典還要好,不過會將經典的意義落實在生活,這樣更好。

 

==「提醒」跟「使力」不同。==

◎「提醒」跟「使力」不同。你發現到拉緊,你提醒自己放鬆,這樣就好了。可是大部分的人,發現他有不放鬆,就一個又欲令如是、不欲令如是,希望它放鬆,那個不是再來一個我跟我所嗎。

◎越來越經過內觀,越經過訓練精神集中,正念種種的訓練培養,內心越來越平靜,你正念越來越強,覺察到的現象越清楚,所以偶而有一些不放鬆,你就馬上覺察到。

◎剛才講過,要徹底的放鬆,要達到破除我跟我所有的執取佔有,否則沒有一個人徹底放鬆的生活。如果這個人都能徹底的放鬆生活來講,他連一點壓力、憂愁悲傷煩惱痛苦都沒有了。

◎還沒有到那個程度之前,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保持正念正知,等到你有發現沒有全部放鬆,只有提醒就好,不要有又多一個我,希望不希望怎樣,要去操縱、終止、干涉他,那就變成多一個壓力來。

◎等到這個放鬆是怎樣呢,好像我們在吹氣球一樣,吹氣球空氣吹到那個地方,氣球就膨脹到那個地方,自然我在經驗到那個放鬆…那種的輕鬆、那種柔軟,連自己都感覺到一點壓力都沒有,所以七覺支裡面有一個就是喜覺支,後面有一個猗息覺支,猗息覺支就是心鬆、身鬆,就是身心都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