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地區觀看↓

提問:

○佛教注重因果,某人一生皈依佛教禮佛、拜佛,為什麼臨終,他還是那麼的痛苦,那麼裡面哪有因果呢?

○人因為呼吸而活,那麼到底是人在呼吸,或是我在呼吸呢?佛陀說無我,又如何是我在呼吸呢?

○牙痛要人命,修行人是否可利用牙痛來訓練自己,檢測自己的定力是否精進嗎?甚至利用定力來減少疼痛?

○釋迦牟尼佛過去世很早即已成佛為何又再來這個世間呢?也有隔陰之迷嗎?

○傳說很多佛菩薩乘願來此世間度眾是否真實呢?


○在家居士家中有佛堂每月初一、十五日是否需要做午供、誦經儀式呢?

 

~摘錄~

行善有行善的因緣  皈依有皈依的因緣
皈依之後按照所皈依的方法去修行的因緣

病有病的因緣  老有老的因緣
死有死的因緣
每一個因緣都是各自有其因、緣才會成果
無論你皈依三寶或是行很多善行
但是不能改變你不用老、病、死
老病死這是自然的法則

若以老病死的因緣來說
那麼生就是因  無常就是緣
老、病、死就是果

你若是一位真正皈依佛法僧三寶的人
你按照佛陀的教法而修行學習佛陀的人格
僧伽是我們的老師  時時親近他、供養他
那麼從他身上獲得佛法的利益

最主要就是要讓我們了解
世間有生就有病、老、死

既然在這個世間有生、病、老就有死
這自然法則

若這樣我們臨死之前一定會憶念到佛陀
憶念到佛陀講的法  憶念到教導我們的僧伽
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臨死前會想說  唉啊我現在要死了
誠如佛陀所說的世間真的老病死自然法則
沒有一個人能夠不病、不老、不死
就會想到法
佛陀跟我們說這生老病死是自然的法則
煩惱痛苦來自於我見
並不是來自於自己的本身這個肉體
肉體因緣所生必定有因緣分散的

憶念法將佛陀講的法拿出來

只要我們自己不要執著色受想行識的身心
內心就平靜了…

皈依有皈依的因緣  老病死有老病死的因緣
不能因為你行善或是皈依三寶
使之不老、病、死
老、病、死這是自然的法則
要如何在遭遇老病死時內心的平靜才是重要

~完整內容,請聽聞講述~

 
「釋迦牟尼佛過去世很早即已成佛,為何又再來這個世間呢?也有隔陰之迷嗎?」

這個問題對佛陀,不了解什麼叫做佛陀

諸位千萬要記清楚
佛陀與阿羅漢都自知作證

我生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作 自知不受後有了

意思也就是說

一個成佛與阿羅漢的人他不用再來這個欲界世間

遭受到生老病死憂愁、悲傷、煩惱、痛苦了
會再來世間是並沒有解脫
三果聖者就不用來這個世間的欲界了
何況是佛陀與阿羅漢呢…

說釋迦牟尼佛過去世就是佛了
那麼這種是以後的人附會將佛陀誤解了
我們要講這個佛陀
要了解佛陀是一個普通人的凡夫
他發現到世間有種種不如意的事情
因此修行而自覺悟緣起法
究竟的滅除貪瞋癡者  人家將他稱為佛陀…

所謂的菩薩乘願再來
其實是用一個菩薩的名詞來裝飾
其實是因為他未到境界
例如我自己有一次在打坐、靜坐的時候
忽然間看見一群很大群的出家人
身體上都披著南傳的衣服
結果其中有一個特地回頭…

~完整內容,請聽聞講述~

說佛陀、阿羅漢死後再來人世間度化眾生
那麼這與佛陀所講的教義銜接不上 為什麼呢
佛陀所講的阿含經上沒看到世世常行菩薩道的新名詞
佛陀重視代代相傳

他教給弟子  弟子修行與佛陀的教法相應究竟解脫

又教給佛陀弟子的弟子
兩千五百年代代相傳至今

並不是說我死去世世常行菩薩道

我才再來度你們
那麼這種都是輪迴道
不是究竟解脫道


一位究竟解脫道者他不用再來欲界

也不用來色界、無色界
三果聖者也不會來欲界
但是二果聖者要來欲界初果聖者也要來欲界
何況是一般未開悟證果者呢

所以說會來世間都是因為他未到三果

才會來到這個欲界的世間
這個觀念要建立清楚
不要說處處佛陀一大堆
來這個世間度化眾生的附會神格的傳言
這種都聽了就可以了不要去信以為真
阿含經尤其是雜阿含
是最早佛陀與其弟子生活中的實例
他如何教導弟子
什麼樣的弟子  用什麼方法去教導他
他的弟子經由佛陀的教導而來修行完成阿羅漢
然後經由阿羅漢又教導弟子
代代相傳至今

也就是說
佛教最重要就是將正法不間斷的延續在人間
並不是標榜個人主義要來世世常行菩薩道
這種標榜個人主義
死後還要來度眾生的觀念思想
這是從一神教拜一個神演變的
就是標榜自己好像一個神一樣

佛陀所講的是重視代代相傳

將正法不間斷的延續於人間
並不是有一般在講的我死後才再來度你們…

 

~完整內容,請聽聞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