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與解脫道次第第2集


各位諸山長老

各位在家居士
各位護法居士
今天我們繼續來向各位介紹 幸福人生與解脫道次第

聽台語演講的法友
請觀看【人間幸福和樂之道】(台語)

摘要:
人不行善生之道  猶如盲龜難遇浮木

大家不要認為此部深具 人際人倫道德的《善生經》
沒有深度   而只一味的好高騖遠
空幻想不合自己實際上的因緣之玄理
那就很難獲得佛法的利益

也就是說
現在很多人不了解 自己的因緣到底是如何
也不了解自己是否已經具備究竟解脫之道的修行環境
就盲修瞎練
與他的生活使不上
又看不起《善生經》等的正法要
如此之人解脫不成  未來又不能得到人身
你想想看可悲不可悲

佛教到現在有一個危機
因為佛法本身是修行的
先具備正見 然後按照正見之法而修行
這才是符合佛陀說的修行
可是現在將修行變成一種口頭禪
或是好高騖遠的   只有研究一些理論
一生當中都在研究理論  那要如何才能得到利益呢
是不可能的

要獲得佛法的利益  必先要在正見上力行
才能獲得佛法的利益
何況人生難得
此期生命若不行其義、不行其善、不行真實…
那麼此期生命結束之後
要得人身那就比盲龜穿入木洞更困難了
因此我們今生已經得到人身  不可不重視也不可不謹慎
要把握此生的因緣修行

佛教並非如一般對佛法誤解者所說
佛教是虛無主義
相反的

因為佛教對世間的事情很如實面對
對人倫道德以及持戒、布施、憶念天事的端正法
也很認真實踐的
它不是如口頭禪的大談人間如夢、如幻
一切皆空  不行實際  因果斷滅
對世間不敢如實面對  只是空談理論  行為不實
如此之人 不只是自誤、自害而已 
又會誤人

其實佛陀 一生四十五年左右的說法
都是離不開與生活有關係的如實之道
例如苦集滅道四聖諦   或是四念處等
這個都是如實之道  都離不開與生活有關係的
他甚至對空談虛妄不實  無記之事沒有興趣
因為這並不是如實
它和人倫幸福和樂無關

與人的生死無關
以及解脫煩惱無關

所以正信佛弟子  是不談論無記不實之事
也就是說佛陀說:
我對宗教信仰沒有興趣

我對教派沒有興趣
我對未來的事情沒有興趣

因為談論那一些
對當今開啟智慧斷除煩腦沒有關係
因此談論那一些死後的事情根本和開啟智慧沒有關係
所以佛陀就不談論無記之事了
無記就是說
當今不能自證也不能體驗到
因為會各人各說一套 引起大家互相論諍對立
又對解脫煩腦的智慧  或是斷除煩腦獲得解脫
沒有關係
談論這些是有什麼用呢
所以佛陀 對這些無記之事沒有興趣

佛陀所談的都是如實之道
譬如說苦集滅道種種
甚至佛陀在  苦滅道跡聖諦的八正道中
很清楚的對於他的弟子們
無論是出家或在家
對於他們的身、口、意 三方面行為有所要求
如果能符合此要求者
在家弟子則能獲得人倫和樂幸福的生活
出家弟子則能遠離貪瞋痴
獲得究竟解脫 未來生、老、病、死
憂愁、悲傷、煩惱、痛苦

如果只有知道 人倫和樂幸福之道
但不知苦、苦集 苦可滅除
不知要滅苦集 應該行八正道
那就滅不了苦
只能過著人倫極樂幸福之生活而已

也就是說
佛陀所教導的弟子 分為兩種弟子
一種是在家弟子  一種是出家弟子
在家弟子最主要就是要建立一個人倫極樂幸福的生活
出家弟子就是要獲究竟解脫
因此必須修斷欲貪  達到無我的慈悲喜捨
自利利人
又能將正法  代代相傳保留在人間
讓有需要佛法的人 有機會聞佛法
而學習佛法
在佛法當中獲得佛法的利益…

但是在這種的修法上 都建立在八正道
如果你只有修一般八正道  沒有和苦集滅道相應的
那就是建立人間 人倫極樂幸福之生活
如果你所修的八正道 有和苦集滅道相應
你就可以進一步的  趣向於修究竟解脫之道了
也就是說如果要更上一層的
向滅苦之道精進的進道上昇

就必須要親近善知識了解四聖諦

善知識有分好幾種層次
但是這裡的善知識所指的是 了解四聖諦、現觀四聖諦者
也意思就是說
善知識有世間善知識  與出世間善知識
出世間善知識  必需要了解或是現觀四聖諦
這個才是屬於出世間善知識

因此佛法是由苦談起  然後分析集苦之因
如果知道集苦之因…
(完整內容,請聽聞講述)



所以真正 在佛陀的教法修行中
是有跡可尋的
而不是只有空談虛幻 一切都是空
不要執著等等的口頭禪
一個人要達到不執著  他應該要證到三果
如果你追問他 你如何完成不執著的
他就講不出所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