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項 未達解脫者,執著善行是需要的

若想完成究竟解脫,當然不可執著善報,否則會因為執著善報而無法完成究竟解脫。但是對一般人而言,由於解脫生老病死的心理準備未具足,他希望未來能再生於三善道中,對於持有這種見解的人來說,執著善報是需要的,也是一種自然的行為。因為他們還需要這些善報作為基礎,在未來才有機會生於三善道,然後由人道繼續修善,等待因緣具足,進而親近現觀四聖諦的善知識,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消化吸收,瞭解四聖諦,到達開啟法眼;進一步依法次法向的次第修行,而發現一切現象都是生滅變化不斷的無常法,過去的無明、迷霧瞬間消散,因此體驗到緣起法則,破身見、戒禁取見、疑三結,進而完成四雙八士,親自體證究竟的自在與安樂。

又如僅體驗四聖諦者,發現到雖然獲得人身,心理還是充滿憂悲苦惱,甚至不斷的處在生死的輪迴中,而為了解脫憂悲苦惱以及生死輪迴,惟有究竟解脫愛、取、佔有,獲得無我的無為界,才能真正的獲得自在與安樂。也只有如此才能免於遭受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當這個正見的智慧生起時,就是完成究竟解脫的先決條件具足了,這個人也將從過去的凡夫俗子轉變為出離世俗的聖弟子了。這些弟子能從過去凡夫的見識心態,轉化為完成聖者解脫生老病死輪迴的智慧,主要是來自於內觀、自見緣起。

雖然這種的瞭解緣起還是不夠,有可能對一些細節還是有些模糊、不夠圓滿,但已經知道一切是生滅無常、無我的實相本質了,接下來就會不斷地生起進道上昇的志願,完成四雙八士,達到不退轉的程度,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等到因緣具足,在他的精進之下,終將會完成四雙八士的。但這對一位未見緣起法則的人來說,因為他還沒有做好完成究竟解脫道的心理準備,因此憶念善及善行是需要的,何況這也是人性的自然心理行為。由此善行進而持戒、布施、憶念天、憶念佛法僧,經過多世的累積,就會開啟吸收四聖諦正法要的智慧,因而生起厭離苦集的禍患,修究竟的解脫道。

再說憶念善行和執著善行是兩回事,如果說憶念善行就是執著,那就請看《雜阿含經》九七六經中,佛告尸婆:「若阿羅漢比丘諸漏已盡,乃至正智善解脫,當於爾時,覺知貪欲永盡無餘,覺知瞋恚、愚癡永盡無餘,故不復更造諸惡,常行諸善。」由此經來看,一位已經正智善解脫,自覺貪、瞋、癡永斷的阿羅漢,還是常行諸善、造福無厭,更何況是一般凡夫呢?

我們再來看《雜阿含經》九八七經中佛陀如何說。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於二法依止多住。云何為二?於諸善法未曾知足,於斷未曾遠離。」從以上經文可證明,行善、憶念善並不代表就是執著善,既然如此,為何不可憶念善行呢?如果不憶念善行,那麼那來善報呢?何況行善是做人應有的基本作為,不分凡聖都應行善,因此行善、憶念善都是需要的,也是自然的行為。有些人行善又想獲得善報的功德,卻不敢憶念善行,他之所以產生這種心理,是因為所獲得的資訊不正確,或對法義有誤解,因此違背自然,刻意地控制自己不可憶想善行,結果反而產生矛盾與懷疑,甚至於不敢詢問和求證,以致於引起種種不必要的壓力。如果是真正的行善事,不管善事大小,內心都會充滿喜悅的。例如見人行善、勸人行善,自己身、口、意行善,這都會讓自己感覺很滿意很高興,也只有如此才是真正的行善。行善的人不僅當今是快樂的,未來遇到適當的助緣時也會招感善報。

如果說你行善是抱持著一種有條件交換的心態,那不只不會快樂,有時還會後悔而使內心不安,這些當然不是真正的善行;既然如此,那所獲得的果報當然也就不同於真正的行善布施了。也就是說,無論你做的事情大小,只要是對他人有益,而且自己也充滿了喜悅,那就是真正的善行,否則可說只是做一件好事而已。當今很多行善布施的人,都是先一時衝動,後來又變悔,這種布施不符合真正的善行,因為內心沒有恭敬心,也沒有因布施行善而感到快樂,反而內心有一種不捨的感覺,甚至後來對布施感到後悔,有些人還會誹謗接受布施的人,所以果報裡面也就會參雜有善報和惡報了。

如《雜阿含經》一二三三經中記載:在某時,佛陀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那時,舍衛城裡有一位長者名叫摩訶男,命終後沒有子女和親屬。波斯匿王因為他沒有子女,也沒有親屬,因此就將摩訶男的財產統統徵收為國家所有。波斯匿王每天都要去點收摩訶男的財產,因此身蒙塵土來到了佛陀住處,頂禮佛陀之後,退坐一邊。

那時,佛陀問波斯匿王說:大王!你從什麼地方來?為何身蒙塵土,看起來好像很疲倦的樣子?波斯匿王回答佛陀說:世尊!本國有一位長者名叫摩訶男,命終後留下很多財物,由於沒有子孫可繼承,所以被徵收為國家所有。也因為點收及處理這些財物的緣故,我剛從摩訶男的舍宅出來,全身蒙上塵土,所以看起來很疲倦。

佛陀問波斯匿王說:摩訶男長者大富多財嗎?波斯匿王回答佛陀說:是的,摩訶男長者是大富有的人。波斯匿王回答後,立刻提出問題說:世尊!摩訶男長者的錢財非常多,有百千億的金錢寶物,還有其他的財物。世尊!為何摩訶男長者在世時,身穿粗布衣,腳穿單皮革鞋子,乘坐舊車,戴樹葉做的帽子,食用粗碎米、豆羹、腐敗薑呢?

佛陀對波斯匿王說:那位摩訶男長者在過去世時,曾經遇到多迦羅尸棄辟支佛,當時曾經布施給多迦羅尸棄辟支佛一次食物,但是布施時,沒有淨信心,也沒有恭敬地布施,也沒有雙手親自奉獻,而且布施以後又變悔地說:那些食物應該給我的僕人吃,為何無緣無故拿去布施給那位出家修行者呢!雖然如此,他仍然因為布施的福報,而七次往生於三十三天,七次生於此舍衛城中的最勝族姓,成為很富有的人。

不過由於他布施給辟支佛時,不是以清淨的信心布施,沒有親自用雙手奉獻(叫別人拿去布施),也沒有恭敬地施與,而且布施後不久又反悔,因此果報呈現在今世所生之處,雖然有很多財富,但還是像窮人一樣地受用粗衣、粗食、粗舊臥具、屋舍、車乘。而且自幼至老,一生中從不曾受用上好的色、聲、香、味、觸五欲。

接著佛陀又對波斯匿王說,摩訶男長者過去世時,曾經殺害他的同父異母兄長,並且奪取他的財物,由於此罪業的緣故,墮入地獄中百千歲之久。後來因剩餘的罪報而生在舍衛城,七次往返獲得人身,但都無子可繼承,因此他的財物最後都被國家所徵收。大王!摩訶男長者這次命終後,過去的布施福報已經用盡了,加上此生慳貪,為了獲得財物而造大惡,因此命終後墮入地獄,受極大苦惱。

波斯匿王又問佛陀說:世尊!摩訶男長者命終後,已墮入地獄受苦了嗎?佛陀回答說:是的,大王!他已經墮入地獄了。當時,波斯匿王想到摩訶男長者墮入地獄受苦,忍不住的流下淚來,用衣服拭去眼淚以後,感嘆的說了以下的偈語:有財物、金子等珍寶,也有象馬等莊嚴之物,奴僕、僮工也很多,以及好多的田宅,然而人死以後,這些一概捨棄,沒有剩下任何東西,只有神識單獨離開。由於福德氣數已盡,所以捨棄人身了。他現在還有什麼呢?帶了什麼而去呢?有那些東西如影隨形般地無法捨棄呢?

那時,佛陀以偈語回答說:唯有罪業與福業不會捨棄,若人所作之業,屬於自己所有,會常持而去,生生死死都未曾捨離,如影之隨形。又如同人若資糧稀少,遠行時就會遭遇苦難一樣,不修習功德的話,必會遭受惡道之苦。但如果有豐富的資糧的話,就能安樂的遠遊。修德淳厚的人,能轉生善趣,享受長久的安樂。如人遠遊他方,經過長久的歲月後安穩而歸,宗親善知識們,都會歡樂的與他聚會。所以善修功德的人,此世亡故後,轉生到他世,那些親戚眷屬們,見到後也會心生歡喜。因此當修福德,長期積集福德的話,其福德就能為人建立他世之安樂。有福德的人,為天神所讚歎,因修習正行之故,現世不會被人毀謗,命終後則能上生天上。佛陀說完此經後,波斯匿王聽佛所說,歡喜作禮以後而去。

我們由一二三三經來看,如是因,如是果,凡事必有它的因緣果,每一個因緣果都很清楚,絕不似是而非。正如經文所說,摩訶男長者曾經布施給辟支佛一次的飲食,此布施福份的招感,七次出生於三十三天,又七次出生於舍衛城的貴族中,成為很富有的人,這是摩訶男過去世布施給辟支佛所獲得的果報。但是由於摩訶男布施給辟支佛時,不是以清淨心布施,也不是親自雙手恭敬地奉獻,布施以後又後悔,其果報雖然有財富,但仍有慳貪的習性,因此過著粗衣、粗食的生活,無法享受富貴人家的物質生活。

加上摩訶男過去世時,曾經為了奪取財物而殺死同父異母的兄長,因此罪報墮入地獄中,經過百千年之久。地獄果報結束以後,基於剩餘未盡的罪報,七次往返生於舍衛城中,但都無子可繼承財產,因此命終後財產被國家徵收。摩訶男雖然富有,但不知以福培福,反而因為過度的慳貪,為了錢財而造作種種惡行,加上過去世布施的福報已經享盡,因此此世命終後,墮入地獄中,受極大苦惱。

由此可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緣果是非常清楚的,絕對不是似是而非的因果錯亂。我們現今已得人身了,就應該好好珍惜此生,以福培福,將過去的惡念轉為善念。任何人今生都應轉念,改變不好的習性,努力斷惡修善,招感善業之報。並藉此善報因緣,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消化吸收,按照解脫道次第而修行,達到開啟法眼、證初果,完成對佛、法、僧淨信不疑,成就聖戒,完成不退轉的智慧。

具有如此之智慧者,最多七次人、天往返就能究竟解脫生老病死,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否則因緣果是無關人情、地位的,不論是行善或做惡,遇緣必定招感善惡果報。若要不受報,除非是見緣起,具足法住智,厭離欲貪之禍患,並且進一步的志願出離生死而修解脫道,完成四雙八士、證涅槃,如此就可自知不受後有,而免於受業報之苦。

所以如果對一位凡夫之身的行善者說:「不可憶念善行,甚至於所行的善事也不可對別人說,否則功德就會減少。」這種說法是不適當的。這種似是而非的因果觀念,讓很多行善的人沒有機會現身說法、拋磚引玉,帶動行善的風氣,如此一來,不但是你我的損失,也是整個社會、國家的一大損失。

 

~待續~
下節主題預告:
第六項 善行適時宣揚,可助長社會隱惡揚善的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