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願法師講述 慈蓮叢書修行篇《內觀禪修訓練法要》
陸、培養正念的方法
三、坐姿的內觀(4)

如果你沒有培養出內觀的智慧如實觀察五陰,如實知此五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那就不能到達解脫苦惱。例如女孩子愛美而去整容,即是味是味;整容後的女孩雖然維持一段美麗的時間,然而隨著無常,女孩的美貌逐漸衰老,使她體會到無常,此是「患是患」;並不能因時光的過逝,美容而永遠保持她的美貌,於是從此不再生起美容之意念,就是「離是離」。我們培養內觀的目的,是要達到「隨順覺、如實知」此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

有關「味、患、離」的問題。在《雜阿含經》五八經中是這樣說的:

比丘白佛:「善哉所說!歡喜隨喜,更有所問。云何色味?云何色患?云何色離?云何受、想、行、識味?云何識患?云何識離?」

佛告比丘:「緣色生喜樂,是名色味;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若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離。若緣受、想、行、識生喜樂;是名識味;受、想、行、識,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識患;於受、想、行、識,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識離。」

五八經中的這一段就是在說明味、患、離。白話解譯就是:

佛陀的弟子問佛陀說:味、患、離是什麼呢?佛陀回答說:
對五陰貪愛,這就是味。
五陰無常、變易,令人時時處在苦惱之中,這就是患。
如果能調伏對五陰的貪愛,並進一步的斷除對五陰的貪愛,超越對五陰的愛染,這就是離。

味、患、離分開說
「味」:對五陰貪著愛染。
「患」:對五陰愛染就有禍患。
「離」:從貪愛中解脫出來。
修行並非要盲目地厭離五陰,而應該厭離對五陰愛染。「厭」並不是討厭或排斥,「厭」是指了解五陰會生起禍患,不會迷糊的追求。

佛陀對弟子說法共有四十多年,內容主要是如何調伏欲貪、斷欲貪,因為若是對身心欲不斷、貪不斷、愛不斷、念不斷、渴不斷者,當身心有所變異時,會產生憂悲惱苦。要解除五陰變異所衍生出來的憂悲惱苦,主要條件就是調伏欲貪。

為什麼會有欲貪呢?就是執著身心為「我」及「我所有」,例如我要我的身體永遠健康、永遠不老,這都是屬於對身體的貪,就是五陰中的色貪。

我要我的感受舒服,我要這種的感受、不要那種的感受,這是屬於受的貪。

我要我的思惟不散亂,我喜歡想什麼就想什麼,我這樣想是對的,這是屬於想的貪。

我要我的決策正確、判斷正確、行為取捨正確,我要做我喜歡做的事,我要跟我喜歡的人在一起,一切我不喜歡的人都離開我,我做這種事很高興,那種事我不喜歡做,這些都是屬於行的貪。

我要我的視覺永遠清楚,我的聽覺、鼻覺、舌覺、身覺、意覺永遠清楚,這是屬於識貪。

其實一切欲貪都是從色、受、想、行、識五陰衍生的,因此若不知五陰是無常、無我,而對五陰生起欲貪,就會衍生苦的禍患了。而一個不知一切禍患都是從欲貪五陰而衍生的人,他就不會想要厭離五陰欲貪,可以這樣說,在任何的行為中只要加入自我就有欲貪。

坐禪內觀修行就是要如實正觀五陰無常,覺察五陰生滅變異,自證緣起法則,息滅欲貪,體驗無我,面對六根對六塵境心不會隨著感受轉。眼對色,只有眼識在看。耳對聲,只有耳識在聽。鼻對香,只有鼻識聞香。舌對味,只有舌識知味。身對觸,只有身識覺觸。意對法,只有意識覺法塵。觀察的是心法,被觀察的就是色法,沒有我及我所。《雜阿含經》第一經中說:「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佛法在修行上的最終目的就是心得到解脫煩惱痛苦,自證涅槃。

在行、住、坐、臥中培養內觀,不要刻意地「創造」苦來作為觀察所緣,在坐禪時也不要忍耐到疼痛完全消失,這種刻意創造都會產生煩惱,是一種誤解以為有我可以創造一切,以為我可以控制疼痛的邪見。

事實上身心皆是無法控制的,因為他是無我,因此就無法控制。如果將身體關起來或綁住就以為身體被控制了,其實無論如何的對待身體,身體都是不斷地在生滅中,這種因緣生滅法則是沒有任何方法能控制的,因為是無常生滅法、是無我,所以身心皆無法控制。

不要為了要見到苦而刻意創造苦,這並非見到真實的苦,因為這種苦是人為的因素所造成的,而真實的苦是自證體驗到緣起法則、體驗到無常故苦。想坐久是為了要製造苦或希望能得到什麼,例如深定、見光、無想、無念、使心平靜等等,如果認為這樣就能夠引發智慧,這種修法不但不能引發智慧,反而會增加煩惱。

修內觀禪者,不要一直想從修行中得到任何層次的定,或想得到快樂及開悟等等,修內觀禪只要按照四念處正確的修法如實修行,因緣具足就會到達心解脫。心解脫煩惱並不是從想或期待而來的,而是如實地從行、住、坐、臥中培養正念,開啟內觀智慧,體驗緣起,斷除貪欲,才能達到心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