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願法師講述 慈蓮叢書修行篇《內觀禪修訓練法要》
陸、培養正念的方法

三、坐姿的內觀(3)

若是以身體的覺受作為所緣的修法,當身體某部份有覺受時,反應就會特別強,例如:手腳酸麻、刺痛、冷、熱、推動等等。有明顯的感覺出現時,就如實的覺知感受,覺知感受的任何變化過程,例如覺知感受是轉強或轉弱?是消失或縮小或擴大?感受對心境的影響變化如何?都要一一地覺知清楚。要客觀地覺知觀察感受的種種變化過程及情形,無論是何種感受,都不要逃避,也不需要貪愛,只須如實客觀地觀照它們就好了。

如果感受擴大引起心不安,當時有排斥起瞋心的情緒生起時,也要注意觀察當時瞋的心態是如何?並且要注意它的變化過程。如果內心已經起「瞋」的情緒,就以「瞋心」做為覺察觀照的所緣,「瞋心」消失後才回到觀察「痛」,及痛的變化過程。如果痛到無法忍耐下去了,那就在有正念的觀察下,用慢慢的動作更換坐姿。痛的觀察目的並不是希望痛能消失,而是以痛為所緣來培養正念,以及洞察痛的本質是無常、苦、無我。如果痛消失之後,就要回到主要所緣目標的出入息念中學習。無論是酸麻、刺痛等等或情緒反應的覺察,目標都不是希望酸麻、刺痛消失,而是以當下現象為所緣來幫助培養正念,從所緣的目標上體驗到無常、苦、無我的本質。

如果說痛的感受生起,觀察痛的目標是希望痛消失,這種心態就是起了貪念,貪著舒適的姿勢,那就會失望而使心不安,因為痛是無常生滅法,現在消失了,可能不久又會再生起。其他酸麻、刺痛等等也一樣都是無常生滅法,因此不可能永遠存在,也不可能永遠不生起。只要生起的因緣具足就會生起,消滅的因緣具足就會消失,並不是有一個我在主宰生起和消滅。內觀正念者必須去除排斥或厭惡所生起的瞋心,喜歡或愛染生起的貪心,保持在中道的如實正念中。保持在中道的修行是很重要的,只要能保持中道的修行,就不會有喜歡或不喜歡、執取或厭惡的情緒或心態發生了。如果能保持在如實正念、正知的當下,那就能夠過著中道的生活了。改變姿勢只是為了要治苦而已,因此苦產生的時候,就會想要改變姿勢來治苦。

也就是說,是因為苦而迫使變換坐的姿勢,而不是為了舒適而改變姿勢。要改變姿勢,必須保持清楚以防止煩惱介入,所以要變換姿勢的時候,必須保持清醒的覺察力,才可覺察到改變姿勢過程中是否有落入邪見。修行的目的是要息滅貪、瞋、癡,因此在每一個動作中都必須防止有貪、瞋、癡介入,這才是正確的修行方法。例如坐久的時候,會感到痛,產生不喜歡這個姿勢的念頭,這就是「瞋心」的生起,希望能保持那種舒服的坐姿因而起「貪念」,貪念生起就想變換一個舒服不會痛苦的姿勢就是癡,其實沒有一個姿勢能保持永遠舒適的,因為是無常生滅法,沒有一個我或我能主宰使姿勢永遠舒適。改變姿勢是因為苦逼迫的時候,才改變姿勢,而不是為了舒適而改變姿勢。如果是為了自我的舒適而改變姿勢,那就落入邪見中了。

一位中道的修行者,他不會為了享受舒適而改變姿勢;他也不會勉強忍受痛苦,是為了治苦而改變姿勢,因此他就保持在正見清醒中改變姿勢。一位正見的修行者,無論他遇到任何的舒適或痛苦,都不會生起瞋心或貪染,若有瞋心或貪愛生起就馬上被發現到,又回到正見的生活中。如果過著貪、瞋生活的人,就是一位癡者的行為。那是一種表面上在修行,內心中還不斷的活在貪、瞋、癡的生活中,這種修行永遠無法獲得內觀智慧。沒有內觀智慧就無法如實正觀五陰,體驗五陰是因緣生滅法則,是味、患,應該離味就不會生起禍患。只要我們如實知五陰變化,細心注意觀察五陰,如實體驗五陰的真相,不要在體驗中夾帶任何好惡色彩或貪著的成份在內,只有如實知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就是在修行內觀智慧禪了。

佛法並沒有教導我們將好看的當作不好看的,好聽的當成不好聽的,好吃的當作不好吃的,佛法是要我們如實地去觀察它,去看、去聽、去嗅、去嚐、去觸、去想,只有如實去體驗了解它,我們才能真正如實知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也會在五陰的六根觸受六塵中體會到所生起的愛染是禍患,以及對身心的貪愛也是禍患。也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貪愛,為什麼會瞋心,為什麼會有癡想及癡的行為,為什麼會煩惱,為什麼會輪迴,這就是佛陀所說的如實知「味是味」,由如實知「味是味」,才能進一步知「患是患」。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