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願法師講述 慈蓮叢書修行篇《內觀禪修訓練法要》

參、正觀的重要性

無論是現在或未來,任何物質絕對無法滿足人們內心的慾望;想要止息慾望或使慾望滿足,只有透過正觀使智慧生起,達到照見身心以及慾望的真相,徹底了解到一切都是因緣生滅法;也就是徹底如實正觀,照見身心是由五種要素所形成的因緣組合體,本來就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我或主宰者。當一個人如實正觀的智慧生起,就能破除過去無明錯誤的我見觀念,自我欲也就會慢慢的止息。如實正觀身心是因緣生滅法,當然就會體驗到身心是無常,因此也就體會到「無我」,只有如實發揮「無我」的智慧就不會有想要滿足自我的欲望,如果還執著與愛染有一個「我」的錯誤觀念,就會想要滿足這個我的慾望了。

生命中是不能欠缺物質的,例如食物是延續生命的主要根源,其他的物質使我們在生活上得到方便;但應該如何才能客觀、中道的發揮對物質適當的運用,心又不會去愛染與執著呢?當然要具備有內觀的智慧才能辦得到。一個修行者借用物質使生活穩定無虞,安心的培養內觀,開啟正觀的智慧,才能在生活中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內心不會產生焦慮不安或衝動,不會因失控而一失足成千古恨,而引生憂悲惱苦。

有足夠內觀智慧的人,他的人生難免也會遭遇到種種波折,但他的心是理性平和的,不會被環境影響而引生憂悲惱苦。真正的幸福是內心的安穩、寧靜、自在,並不是物質的享受。物質只是生活上的一部份而已,透過糧食等物質資養生命,有生命就有精神的感「受」,就有「想」像、「行」為、以及「識」的知覺作用。煩惱痛苦生死輪迴是從身心生起的,也必須從身心上去了解煩惱痛苦的真相,才能徹底地滅除煩惱痛苦,過著當下慈悲、祥和、寧靜、自在的高尚生活,慈悲喜捨自利利他,這才是真正的幸福與安樂。

如果只偏重於物質而忽略了心靈上的淨化,也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與快樂。當然只偏向於心靈的淨化,而缺乏物質,同樣也會影響到我們心靈淨化的修行進展。身心本身雖然各自獨立,但是相依相緣都會互相影響的,因此身體若缺乏生活上的基本所需,也會影響到心,所以適中地運用物質生活,培養正觀的智慧,不要縱樂,也不要修苦行,應該處於中道。

佛陀教導弟子們不可走向兩種極端(兩種極端就是縱樂與苦行),要保持中道,不縱樂也不修苦行來折磨身體,這才是中道的生活,只有中道的修行才能自證緣起、自證涅槃。人人都想要追求永遠的快樂、永遠的幸福,但只追求物質是無法達到的,只有力行中道,培養內觀,產生正觀的智慧,照見身心的真實相,斷除愛染與執著後,才能達到真正的幸福與快樂。所以真正的幸福與快樂,並不是只建立在物質上面,而是取決於內心的狀態,也就是從內心中解脫無明愛染,才能真正的解脫煩惱痛苦,才能擁有真正的幸福。

直至今日這種培養內心解脫的人,以人類總數目的比例來看實在太少了。難怪很多人深感奇怪,為何宗教種類這麼多,社會依然動盪不安呢?不管你信的是什麼宗教,如果沒有培養內觀的智慧,就無法正觀身心的實相,因而對自己起心動念不清楚,沒辦法做自己的主人、掌握自己的行為,遇到任何的感受很難不失控。

 

待續…

下一篇預覽:

「培養內觀體驗真理。佛陀所教導的只是真理而已,這種真理不分宗教、種族…真理並不特別屬於哪一種宗教,哪一種特定人物的,任何人只要自證緣起就會體驗到真理。也就是說,任何人透過培養內觀就可體驗到真理,就可享受到真理的利益…」

 ~歡迎分享本文連結。請勿全文轉載,引用請註明出處、連結網址~

☆慈蓮寺 四念處密集禪修 第四梯次 103年02月02日~103年02月11日 報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