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願法師講述 慈蓮叢書修行篇《內觀禪修訓練法要》

序   文

修行離不開止與觀,內觀禪修訓練法的內容是屬於止觀雙運的修法介紹,因修行者有各自不同的根性,有些人可以直接修內觀的培養正念、正知,但是有些散亂心重的初學者,就必須先修止禪,完成具足初禪之後,再進一步的培養正念、正知之觀禪;如果一位散亂心重的初學者,直接就從培養止觀中的正念、正知下手,就不容易獲得「樂法」,沒有「樂法」就難有「精進心」,沒有「精進心」就難有「不放逸」,因此就容易生起退道心。反過來說,如只有修止禪沒有修習正念、正知的觀禪是無法獲得解脫智慧的。

修止禪所指的就是奢摩他,又稱為安止定、寂止禪,是純粹修定,沒有觀慧(內明)。世尊在未成就佛道前,曾修習過四禪八定,完成之後,他發現僅修止不能獲得解脫,於是於某夜晚,思惟觀察十二緣起和中道法而獲得解脫。思惟觀察就是觀禪,所指的就是毗婆舍那禪觀,又被稱之為內觀智慧禪,或四念處,它是止觀平衡雙運的修法。止觀的修法也有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次第,但與止禪的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是有些不同的。

佛陀是從止觀中獲得解脫,被修行者稱之為佛陀(無師自覺自證者),後來佛陀教導弟子雖然也教止禪的四禪修法,但目的是借止禪來修觀禪,由止觀雙運培養正念、正知而獲得解脫。

佛陀所教導的正念、正知止觀禪的修法,就是依四念處為住的修法,透過四念處的止觀禪修法,就能獲得身、受、心、法的如實知,因而厭患、離欲、滅盡,完成究竟心解脫、慧解脫,自知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願人人都能獲得解脫煩惱

二○○三年十二月寫於大悲殿 

大願   合十

 


  

 壹、為什麼要作如實正觀訓練

一、修行信任的原則

二、正觀五陰無常、苦、空、非我

三、德行是培養內觀的基礎

四、培養內觀淨化心靈

五、修八正道的次第

貳、內觀與緣起的關係

一、透過內觀培養正念

二、破除我見斷除煩惱

參、正觀的重要性

一、培養內觀體驗真理

二、以四念處為住

三、什麼是內觀

四、世間禪與出世間禪

五、內觀是體驗四聖諦的方法

六、四念處是佛陀教導的智慧禪

七、息苦之道

肆、自然苦與緣起苦

一、了解我的真面目

二、內觀的利益

三、八正道與戒定慧

伍、如何培養內觀

一、正念與專注

二、專注、正念、正智、正定

陸、培養正念的方法

一、行走的內觀

二、站立的內觀

三、坐姿的內觀

四、臥躺的內觀

五、用餐的內觀


 

壹、          為什麼要作如實正觀訓練

修行如果沒有培養如實正觀(內觀)就不能稱為修行,因為沒有培養內觀就不可能把握當下在正念中。也就是說,雖然自稱在修行,但若是沒有當下保持正念的培養內觀,那就失去正確的修行方法了。為什麼呢?因為修行的目的就是要修改錯誤的觀念及錯誤的行為,也就是要完成無我,達到徹底地斷除煩惱。錯誤的觀念或是正確的觀念,雖然有些是從外面聽聞學習而來的,但還是要經由自本身的智慧與意志才能改變,何況佛法的真理必須要透過本身親自思考及體驗,才能分別出是或非。如果只有向外追求而不經過自己思考與體驗,那就永遠無法確定是或非了。

 

一、            修行信任的原則

佛陀在《葛拉瑪經》中詳細的向葛拉瑪村的人們說明修行信任的原則。佛陀說:「葛拉瑪們!你們應當疑惑,你們應當懷疑。然,有疑惑的地方,懷疑會生起。葛拉瑪們!你們

不要因為他人的傳說,就信以為真。

不要因為奉行傳統,就信以為真。

不要因為是正在流傳的消息,就信以為真。

不要因為是宗教經典書本,就信以為真。

不因為根據邏輯,就信以為真。

不因為根據哲理,就信以為真。

不因為符合常識,就信以為真。

不因為符合自己的預測、見解、觀念,就信以為真。

不因為演說者的威信,就信以為真。

不因為他是導師、大師,就信以為真」。

以上十條是佛陀對葛拉瑪人所說的「修行信任的原則」。

佛陀一再說明,要經由自己對真理的親身體驗才是最實在的憑據。不應該單憑傳說或奉行傳統、流傳的宗教經典書本、根據邏輯、根據哲理、符合常識、符合自己的預測見解觀念及演說者的威信、他是導師大師們所說,沒有經過親身體驗就信以為真,這種信仰是得不到真理的利益的。對任何人所說的法應該要細察,經過親身經驗才知道是真實或是虛偽,也才能獲得真理的利益。

 

二、正觀五陰無常、苦、空、非我

我們不只要在理論上了解佛法,還要透過內觀來親身體驗佛法。人們長期以來由於陷於錯誤的習性、觀念、行為之中而不自知,如果沒有強而有力的內觀覺察智慧,是很難改變惡習的。我們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斷除煩惱痛苦;而煩惱痛苦是出自於對身心的真相不明白,因此產生愛染與執著。但要明白身心的真相,並不是用一般的知見就能洞見了解的,只有透過內觀,培養出觀察的智慧,如實正觀身心,才能洞見身心的真相是無常、苦、無我…

 

待續…

~歡迎分享本文連結。請勿全文轉載,引用請註明出處、連結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