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信佛教》參、佛教的三大綱領 > 二、法 >(六)佛陀的具體教義 >4、四聖諦

 四聖諦是佛陀開示闡述緣起的教說,是要讓人們體悟緣起法的方便法門,也是佛陀第一次傳教時所宣說的法要。十二緣起法,主要是在說明煩惱痛苦輪迴受生,流轉生死。四聖諦雖然建立在緣起法中,但四聖諦兼談流轉緣起與還滅緣起。但是重點還是在於清淨解脫的還滅緣起。四聖諦是佛陀說法中,所有法義所圍繞的核心,佛陀又稱四聖諦為「四聖諦相應法」。人人藉由修持四聖諦就能自證緣起,得法眼淨,進一步滅除世間的煩惱憂愁痛苦,得到心解脫,自證涅槃。修行主要就是體驗四聖諦,因為體驗四聖諦就能見緣起,「見緣起則見法」,「見法則見佛」。簡單說,體驗四聖諦就是「得法眼淨」。

四聖諦分別為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四個部份。四個聖諦的意義簡介如下:

苦聖諦-苦聖諦是說明「苦」是世間的本質。「苦」所存在的現象,分為三種:一、苦苦:主要是說肉體的苦,如生、老、病、死,大多是指苦苦。二、壞苦:指由事物之滅亡消逝而引起的苦惱。例如名利、地位、感情的所求不得,親人的生離死別,與討厭的人共事等等,雖然自己的肉體上暫時還沒有痛苦,心靈上卻感受極大的打擊與苦惱,對失去的東西眷念、期望愈大則沮喪的程度就愈深。三、行苦:行是「共作」的意思,和諸行無常的行意義相同,即身心都是在相依互存、彼此關係的條件下興盛衰退生滅,這就是五陰熾盛苦。苦諦要自己去經驗認識,並且確認在這世間當中,確實處處皆有苦受的展現。

佛陀在未成佛之前(太子的身份時),就是因為發現世間處處是苦,因而出家修行,經過了六年的修行,終於在正觀身心當中,發現緣起法則,滅除了對五陰及五受陰等一切欲貪,因而自證涅槃,被稱為自覺者或佛陀。因此可知悉達多太子出家的動機是因為觀察到苦,出家修行後體驗苦集滅道而自覺緣起法則,滅除欲貪而成佛。佛陀曾經說,我一向所教導的就是苦和苦的止息。佛陀又說,我所教導的正法,並沒有對內、對外之分,我手中沒有任何保留。也就是說,佛陀並沒有對特定的少數人傳授秘法,相反的,他只想用最淺顯易懂,最廣為人們接受,又能不離滅苦的方法,來說明自然的法則,以便讓更多的人從中獲益。人人只要能確認諸受是苦的事實,就能生起強烈不退出離苦的心,有這個出離煩惱痛苦的企圖心,加上方法正確,精勤增進,就能夠順利親證苦滅之道。這就是苦聖諦的真實意義。

苦集聖諦-是探討什麼是造成苦受的原因?要息滅苦受,必須瞭解苦受是由什麼原因所造成的,唯有如此,才能避免無知地再度引起苦受。依緣起法則來看「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的道理,「苦受」必有其造成的原因,而什麼是造成「苦受」的原因呢?就是欲貪的意志。也就是說欲貪(渴愛)就是造成「苦受」的原因。簡單說,無明和渴愛,以及無明和渴愛所推動下的身口意行為的潛在能力(業),是造成苦受生起的原因。

苦滅聖諦-是說明當行者知道什麼是造成苦受的原因之後,接下去要如何使苦因消滅永不復起。依「此滅故彼滅」的道理,知道「欲貪」滅則憂悲惱苦滅,就會得到心解脫,自證涅槃的理想境界了。

苦滅道跡聖諦-對於苦受的生滅具有緣起正見之後,此時行者就應該要採取最正確、最有效、最直接的修行方法來達成「苦滅」。這條達到「苦滅」的實踐方法,即是八正道等道跡。八正道的修行不離四念處,因為八正道中的正念修行就是修四處。

四念處就是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八正道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其實八正道的修法主要是修四念處(正念),因此可以說修八正道就具備修四念處了。佛陀說:「於四聖諦平等正覺,名為如來、應、等正覺。何等為四呢?所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於此四聖諦平等正覺,名為如來、應、等正覺。是故,諸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現觀)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四聖諦是修持佛法、得證苦滅的不二法門,這是佛教與其他宗教或哲學不同之處。瞭解體驗四聖諦就能「開法眼」,開法眼後就不再受外道引誘了。

四聖諦主要就是要自體驗,而不只是理論的研究,如果只有理論上的研究四聖諦,那只是對四聖諦文字概念的瞭解而已,並無法完成「開法眼」,進一步破身見等結,當然就斷不了煩惱痛苦的。

 

 5、八正道

八正道就是四聖諦中的道諦,「五陰說」是說明「無我」、「無常」的根本立場,而緣起說是探求無常和苦的來源。不過,緣起觀的目的,在說明流轉緣起,因為「無明」而產生錯誤的「行」乃至老死;還滅緣起,就是說明「無明」滅因而錯誤的行為滅,乃至老死滅。但緣起說缺少了力行的實踐方法,因此還限制在觀念的色彩內。也就是說,十二緣起裏面還缺乏力行的道諦,因此,必須補充這個實踐的道諦,也就是八正道。

再從另一方面來看,修八正道的目標是完成正定,而正定的目的是在滅除苦集。所以完成正定的目的,是為了要完成正觀的智慧,透過正觀的智慧如實正觀五陰無常、苦、無我,離欲貪自證涅槃。緣起法是理觀,八正道是事行,由實踐力「行」來印證「理」,理不明就難正行,因此「解」、「行」並立,兩者是相依不離的。不過在原始經典上,還是把「行」認為是實現理想的重要過程。

八條正道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八正道雖然是四聖諦之一,但可說四聖諦的精髓就是八正道,所以在經典裡,與四聖諦分開獨立說明八正道的地方很多。八正道的原意:第一、正見:就是真實的認識,即是對佛陀的根本思想持有正確的見解。第二、正思惟:是依正見而正當的思量,這是指身口意三業中的「意業」作用而言。第三、正語:就是正當的言語表現(口業)。第四、正業:就是正當的身體行為(身業)。以上身、口、意三業,是為了要實現消滅無明、完成正見的次第過程。第五、正命:是正當的生活,即是在衣、食、住上面符合正見的理想生活。第六、正精進:是為了要實現正見的理想,而正確地精勤努力。第七、正念:是正確的念住四念處培養正念。第八、正定:是由專注及正念所完成的隨順觀、隨順覺五陰無我等的智慧。

 

*預告:慈蓮叢書修行篇 《內觀禪修訓練法要》~即將接續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