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信佛教的世界觀,並不是自然科學的世界觀,也不是形而上學的宇宙觀,而是最具體的日常現實生活經驗的世界觀。日常現實生活的世界,是無常、無我的現象界,而此現象界,乃是五陰的世界,絕對不是神我的玄學世界。五陰是無我的變易法,不知者想要在五陰中建立一個不變的我,因此一旦五陰有所變易就生起種種煩惱痛苦…』

《正信佛教》參、佛教的三大綱領 > 二、法 >(六)佛陀的具體教義 > 2、五蘊

   2、五蘊

五蘊說是佛教根本立場的原始教說之一。《雜阿含經》共有一三四四四經,而其中五蘊誦就有一一五七八經,佔全經百分之八十六。五蘊說是佛教最根源的教理,這是被公認肯定的。五蘊的組織是很單純的,尤其是與繁雜的阿毘達摩比較,更可瞭解五蘊說是原始教義的道理。從內容方面來看,分述如下:

第一、五蘊說在整個佛教裡的意義,特別重要,即五蘊說的五種蘊一一都是無常、無我的,也就是說,大家所執著的「我」,亦是五蘊的和合體,而五蘊是變易性的、無常的,所以執著這和合體為我的人,是會生起苦惱的。

《雜阿含經》第一○經裡說:「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即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五蘊說的界限與佛教的實修主義,有不可分離的關係。從一切皆苦的立場來看,都是對五蘊不知、不解因而愛染五蘊所引生的,因此佛陀特別高揚無常、苦、無我。不過佛陀特別高揚無常、苦、無我,是跟歷史上的環境有關,因為印度當時的思想界乃至印度自古以來的思想潮流,都存在一種深根蒂固的「我」的思想,在支配著思想界,而佛陀為了要打破這種「我見」,特別主張「無我」的道理。

可是佛陀所主張的「無我」,是建立在緣起法則上的,如實相中的中道境界,並不是與「有我」相對的「虛無」主義,這是不可不知的要點。五蘊說也是站在這個立場,明白的表示苦、無常、無我的根本理念,而此三種理念,是貫通整個佛教的根本觀念,同時也是判別佛教與其它宗教、哲學之所以不同的重要標幟。

第二、五蘊說對於別的教派而言,具有特別不同的獨創性。本來,「蘊」是「積聚」義,即是「集聚」、「一團」的意思。可是,佛教的五蘊,不單是積聚的意思,同時也是分別、分類的意思。當時在印度的《奧義書》內,或耆那教裡,也有使用「蘊」的話語,可是在《奧義書》中「蘊」是「分別」的意思,而耆那教對「蘊」的解釋是「實在觀」的「積聚」,別教雖然都有用「蘊」的字,但其內容與佛教對「蘊」的用意完全不同。佛教的蘊是色受想行識,也就是身心諸要素的集合體之意,是一種過程,沒有實在義及分別之意。

《雜阿含經》五五經:「云何為陰?若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總說色陰。隨諸所有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彼一切總說受、想、行、識陰,是名為陰。云何為受陰?若色是有漏、是取,若彼色過去、未來、現在,生貪欲、瞋恚、愚癡及餘種種上煩惱心法;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受陰。」

以上經文是說明何者為陰,何者為受陰。陰與受陰各有差別,《雜阿含經》五八經:

佛告比丘:「非五陰即受,亦非五陰異受;能於彼有欲貪者,是五受陰。」

五八經是說明欲為五陰之根,由欲而生欲集、欲生、欲轉。各陰一一之定義,分為法相、組織、緣起、法性。

法相:《雜阿含經》四六經:「若可閡可分,是名色受陰。指所閡,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飢,若蚊、虻、諸毒蟲、風、雨觸,是名觸閡,是故,閡是色受陰」。「諸覺相是受受陰,何所覺?覺苦、覺樂、覺不苦不樂,是故名覺相是受受陰」。「諸想是想受陰,何所想?少想、多想、無量想,都無所有,作無所有想」。「為作相是行受陰,何所為作?於色為作,於受、想、行、識為作,是故為作相是行受陰」。「別知相是識受陰,何所識?識色,識聲、香、味、觸、法,是故名識受陰」。

組織:《雜阿含經》六一經:「云何色受陰?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受陰。」「云何受受陰?謂六受身。何等為六?謂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受受陰。」「云何想受陰?謂六想身。何等為六?謂眼觸生想,……乃至意觸生想,是名想受陰。」「云何行受陰?謂六思身。何等為六?謂眼觸生思,……乃至意觸生思,是名行受陰。」「云何識受陰?謂六識身。何等為六?謂眼識身,……乃至意識身,是名識受陰。」

緣起:《雜阿含經》五八經:「比丘白佛:『……何因、何緣名為色陰?何因、何緣名受、想、行、識陰?』佛告比丘:『四大因、四大緣,是名色陰。所以者何?諸所有色陰,彼一切悉皆四大,緣四大造故。觸因、觸緣,生受、想、行,是故名受、想、行陰。所以者何?若所有受、想、行,彼一切觸緣故。名色因、名色緣,是故名為識陰。所以者何?若所有識,彼一切名色緣故』。」

法性:《雜阿含經》四六經:「此色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此受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此想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此行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此識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

佛陀為何開示五陰法門呢?因為一切苦惱皆是由五受陰所引起的,也就是說,愛染五陰有煩惱痛苦;有煩惱痛苦,則有生死流轉輪迴。斷滅對五陰及五受陰愛染,苦惱就息滅,得到心解脫。有情眾生於色、受、想、行、識五陰或其中一陰生起我、我所有,因而長夜流轉生死。佛陀開示五陰無常、苦、無我,而使有情眾生悟證,斷除貪、瞋、癡,得到心解脫,自覺涅槃。也可以說佛法是以人為重心,所以佛陀常談五陰法門。修行的重點就是要對五陰如實知何是患、何應離,則能自證道果。

《雜阿含經》十三經有說明,佛陀從另一個角度開示眾生為何不能解脫的緣故,那就是眾生對於五受陰不能如實知它的「味、患」,因此不知要「出離」。也就是說因為對五受陰不能如實知它的「味、患」,所以才流轉輪迴。佛陀因為如實知五受陰的味、患、離,所以能夠解脫,出離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五陰本身並沒有好壞,落入「受」以後,生起我見情緒反應,才變成患。因此修行必須培養正觀的智慧,透過正觀的智慧如實見五受陰的味、患,而出離對五受陰的愛染。也就是說,我們修行的目標就是要在生活中,能夠保持「隨順覺」(明覺),覺知五受陰是欲貪的起源,不要對五受陰貪欲愛染,若貪欲五受陰就會落入情緒反應,因此生起苦受、樂受。只要保持隨順覺,不落入五受陰愛染,如此才能出離五受陰的束縛,出離煩惱痛苦生死流轉的輪迴。

「隨順覺」是保持著自然清醒的狀態,即透過培養正念、正智,完成到達自自然然地隨時覺醒,不刻意造作,也就是不需要「有覺」、「有觀」的動作,就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保持這種覺察性,在五陰中不會生起愛染,就能獲得心解脫。在到達「隨順觀、隨順覺」完成解脫的過程中,必須要勤勉精進正念,努力的自我要求、自我警惕、自我規範於實踐正念中。等到精進正念、正智成熟滿足以後,無論在見解上或是行為上就不會偏離正見,而能夠在生活中時時刻刻、自自然然的契合於正法,那麼這就是以智慧如實見的隨順覺五陰之味、患,因而從過去流轉、束縛中解脫出來,得到自由、自律、自在,出離生死之流。佛陀開示五陰及五受陰法門,我們要瞭解五陰是苦,以及脫離對五陰及五受陰的愛染,首先必須瞭解五陰。

現在就將色受想行識各陰,一一加以解釋介紹:

色陰:色就是指由地水火風四大所組成的身體,包括眼、耳、鼻、舌、身、意,有時它被擴大來涵蓋外界的一切物質,但在五陰的色陰中,當然是指我們身體內的六根,以及身體外的六塵。

受陰:受就是身心器官與外界接觸時所生的感覺,分為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想陰:指的就是我們的想像、思考、推理、判斷。

行陰:是指我們的意志衝動,也就是我們在發起行動之前的那種決意。如果沒有決意的意志,當然我們就沒有作為了。

識陰:是一種未經想像、思考、推理、判斷之前的覺觸,也就是知覺的意思。識分為六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正信佛教的世界觀,並不是自然科學的世界觀,也不是形而上學的宇宙觀,而是最具體的日常現實生活經驗的世界觀。日常現實生活的世界,是無常、無我的現象界,而此現象界,乃是五陰的世界,絕對不是神我的玄學世界。五陰是無我的變易法,不知者想要在五陰中建立一個不變的我,因此一旦五陰有所變易就生起種種煩惱痛苦。也就是說,不知五陰無常、無我者,就會在色中欲立色我,在受中欲立受我,在想中欲立想我,在行中欲立行我,在識中欲立識我。

總之,在現象中,都在妄執一種「我」,這就是一般凡夫執持我見的現象。五陰是無常、無我的如實相,而此如實相是中道的現象,是「法」的世界,是一種過程,如果沒有執持我見就不會引生種種苦惱。五陰本是五法的因緣相,而此因緣相,是色受想行識五法的具體表現。在正信佛教的教義內,絕不承認有「我」及「我所」的存在,唯有緣起的現實如實相而已,一切只不過都是一種過程。

緣起的具體表現,即是五陰的世界,而此五陰,並不是主觀的形式,也不是客觀的形式,而是主觀與客觀合一的根本形式,也就是說只是「法」的世界所表現的過程而已。

譬如說,我們眼前有一朵花,從一般人自然的立場來看,我們是用眼睛看到這朵花,用手觸到這朵花,其實我們的這個眼睛,只不過是一個能對色塵產生視覺的器官而已,也就是能產生視覺作用。眼睛的器官功能對外在色塵(花)生起眼識時,只有看而已,根本不知道這是花,知道這是花是經由過去的經驗(想)而來的,而不是眼睛知道這是花。眼睛的功能只是視覺作用而已,不可能分別出是花或是人等等。

換句話說,眼睛觸受花時,眼睛根本不知道這是花,知道這是花其實是從過去的

經驗(想)而來的,也就是說認識花是從「想」而得知花名,而不是眼睛能知道這是花。其他耳、鼻、舌、身、意根也是如此。

不要誤以為「意根」是「我」,意根也是一種能覺知的器官,也是因緣法則,其中並沒有一個我或主宰者,如果誤以為意根是我,則會誤認是意根在輪迴。

其實輪迴的主因是在於我見的意志行陰,而不是意根或意識。也就是說,眼睛裡面並沒有一個眼識存在,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一樣沒有一個識存在裡面,識是由根觸塵而生起的,而不是六根中本來就有識的存在。一般人因為對識誤解,因此才會錯認有一個「識我」或「靈魂」在輪迴。

五陰是「一切法」的意思,所以經中說,不論是內外、麤細、好醜、遠近、一切的色,一切的受想行識是五陰。五陰所顯現的特性是生滅不停的,尤其是受、想、行、識的生滅現象最明顯。身心一切行為都是不斷地生、不斷地滅,變化不停的像流水一樣,也就是說由五陰相依相緣形成我們生命的全貌。譬如我們的想像及意志,都是一波一波不停的生起消滅、生起消滅而流轉不停,聽覺、感受等也都是一樣地在不停的變遷中。五陰所以是苦的原因,除了因為它是無常之外,尚有它不是我們的主體,因為不是我們的主體,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去控制它,如果身體有所變化,譬如生病、老死,這些都是由不得我們自己作主,因此才會生起煩惱痛苦,這是無法避免的。其實在五陰中最難瞭解的就是「識陰」,因此識陰才會經常被誤解為永恆不變的輪迴主體。

在今天的佛教界裡,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把識當成是輪迴的主體,誤以為「識」是一種不滅的本質,甚至可以在人死後再去輪迴,生前、死後識都是「主人翁」,這種說法是對識的誤解,當然也違背三法印。「識」其實只是一種根、塵接觸時才生起的覺知,而不是本來就有識存在,識是六根觸六塵時所生起的作用。六根只是一種器官,接觸到六塵才產生六識的,並不是六根當中有六識存在。譬如我們雖然具足有正常的眼睛功能,當把眼睛閉起來時,眼睛不受光粒子的刺激,這時並沒有一種叫做「識」的東西獨存於眼睛內。眼睛沒有受到光粒子的刺激時,根本就沒有「眼識」,並不是說閉眼時還有眼識。眼睛的情況就好比一台照相機,並沒有什麼識躲在眼睛裡面。但當我們眼睛睜開時,因為眼睛的器官功能和光粒子接觸,我們就生起了「眼識」,也就是眼睛的功能發生作用了。

譬如說,火柴和火柴盒並沒有先躲一個火在裡面,但當火藥經過磨擦,火就生起來。經過一段時間,燃料燒完了,火就自然熄滅,可知火並不是沒有條件而能永存的。佛陀在《中阿含經》〈嗏帝經〉中為嗏帝比丘解釋「識」時說:「火因從所燒的燃料而得名。因木柴而燃燒的火叫做柴火,因稻草而燃燒的火叫稻草火。所以識也因它生起的因緣而得名(六根觸六塵生起的六識)」。而嗏帝比丘就是誤認:「識是一種能夠表現、能夠感覺、能夠承受一切善惡業報的東西。」嗏帝比丘誤認為「識」是一種如同有實體的承受器,認為這個識體可以去輪迴,但遭到佛陀的斥責和否認。

佛陀在《雜阿含經》裡詳細的告訴比丘們說:「色(身體及身體上的六根)不是我,假如說色是我的話,那麼我就可以完全主導它、控制它,身體就不應該會生病讓痛苦生起,也不可能役使色這樣做,役使色不那樣做。正確的說,因為色不是我的主體,我們不能完全主導、控制它,所以身體才會得病,有痛苦的生起,也才能使我們以旁者的身份役使色這樣做,役使色不那樣做。和色一樣,受、想、行、識也是一樣。」這是一段佛陀否認「五陰是我」的說詞。

佛陀也不承認在五陰之外另有一個我,也不承認五陰在我裡面,簡單說,「我」根本是不存在的。但一般人為什麼認為「有我」呢?那是一種無知的誤認。當五陰組合運轉,如同一台機器時,沒有正觀的智慧如實知五陰之人,就會誤以為有一個「我」在運轉。其實這只是一種對五陰的錯覺而已,如果經過培養四念處使正觀的智慧生起,就可以改變這種誤會。沒有「我」的觀念還是可以做事的,甚至工作效果會比有我來得如實且效率高,心境又平靜自在。並不是沒有我就不會有種種的行為,例如一台機器,它沒有我的觀念,工作能力卻強過人力好幾百倍。電腦也沒有我,但它的運算能力不是也已經超越常人很多了嗎?地球、太陽系的運轉,沒有我還是照樣運行。佛陀說五陰非我、非我所,並不是斷滅的思想,因為佛陀不否認輪迴。

那麼為什麼會輪迴呢?輪迴的動力何在?既然沒有我或某種主體在輪迴,那麼根本正信佛教如何去解釋輪迴呢?簡單說就是「貪、瞋、癡」的習氣,也就是由貪瞋癡的意志行為驅使你在輪迴。佛陀說我慢未斷必受輪迴,我慢是出自於對五陰的欲貪。也可以這樣說,一切欲貪都是從五受陰而來,五受陰是從我見來的。輪迴是出自於有我意志的行為,而不是在於識。無論是五陰或十二處,都是現實因緣生滅法則的世界,沒有「我」、「經驗的我」及「純粹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