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佛陀實際經驗到苦的發生,可分為「外緣」和「內因」兩種,所謂外緣是指老、病、死、怨憎會、恩愛別、所求不得、無常等人生必然的遭遇,這就是屬於「外緣」遭遇的苦。

「內因的苦」,是長期潛留在心裏的不正確觀念,希求不老、不病、不死、怨憎不相會、恩愛不分離、所求可得和常恆不變等等的「慾望」。

一般人本來就有一種享樂的慾望,但由於我們的生活過程是無法掌握的、有變異性的,因此無法滿足不老、不死、怨憎不相會、恩愛不分離等等慾望,所以欲求不得和無常等現象一直不斷的衝擊我們。…』

 

參、佛教的三大綱領

二、法

(四)佛教的發展歷史

從印度佛教哲學的歷史發展來看,佛法在印度的演變至少可分為「原始佛教時代」、「部派佛教時代」、「大乘佛教時代」三個時期。在這三個時期的佛法中有些教理是一致的,但也有些教理不一致的現象。正信佛教要介紹的是專指佛陀的教法,也就是「原始佛教」的佛法。在原始佛教哲學的範圍裏,需要研究的項目有釋迦傳、佛入滅年代論、原始佛教資料論(原始佛教經典論)和教理論等等。而在教理論裡面,必須要研究的項目是三法印、五蘊、十二因緣論和四聖諦、八正道諸論,這些都是佛陀所說的「一手掌」的法。

我們可以從這「一手掌」的佛法中,發現佛陀的世界觀(緣起論)、人生觀(緣起論)、理想觀(涅槃)和實踐觀(修道論)。從這世界觀、人生觀、理想觀和實踐觀中,可發現佛陀的教義涵蓋有「苦觀的哲學」、「無常的哲學」、「無我的哲學」、「愛欲的哲學」、「中道的哲學」和「解脫的哲學」。這些哲學在經典上的具體教義,乃是三法印、五蘊、十二因緣、四聖諦、八正道和涅槃等項。

 

(五)佛陀的根本思想

佛陀的根本思想可分為兩部分,第一、佛陀學說的基本重點。第二、佛陀思想的根本立場。

 

   1佛陀學說的基本重點

那麼佛陀學說的基本重點是什麼?答案很簡單,就是指佛陀出家、修行、成道的事蹟,以及佛陀的思想與印度當時一般思想的關係,這是佛陀學說的基本重點。

佛陀看到人生的種種煩惱痛苦(例如:生老病死等八苦),為追求無苦、安樂的涅槃,因而脫離了皇宮的生活,這是佛陀出家的動機和目的。他以現實的生存是處處充滿「苦」為出發點,想追求獲得涅槃(滅苦),所以佛陀的生活,是從現實與理想的對立意識中出發的,因此,現實的「苦觀」,是促使他出家的動機,同時也是他對現實世界的正確看法。

以現實為「苦」,是印度當時一般思想界的共識,佛陀也不例外,認為現實的生活是「苦」的。但佛陀對於「苦」的解釋,和苦源的認識,卻與一般思想界不同。不過以現實為「苦」,是確實的看法,從兩千多年前至今,還是被肯定為不變的真理。

前面曾經提過,悉達多初出家之後,是先參訪修「定」主義的「阿羅羅」和「鬱陀羅」,但對他們的修「定」主義見解感覺不滿意,然後再依照印度傳統修行方法修苦行,經過苦行之後,又發現苦行主義對於解脫煩惱痛苦全無效果,最後在菩提樹下,自己從正觀的方法中獲得無上正等正覺,達成出家的目的(涅槃的境界)。這個事蹟是任何人都承認的事實,整個佛陀的學說,也是建立在這事蹟上,無論是苦觀、無常觀、無我觀、中道觀、緣起觀和解脫觀(涅槃),都是從這事蹟中發展出來的,尤其是他的成佛內容,就是佛陀學說的根本所在。

 

   2佛陀思想的根本立場

佛陀思想的根本立場,分為苦觀的立場、現象界的立場、中道的立場、解脫的立場。

    (1)苦觀的立場

佛陀的苦觀立場與當時印度思想界的苦觀,內容完全是不同的。當時的印度思想界,可歸納為兩大思想潮流,一個是形而上學理論的修定主義,另一個是基於積極說的苦行主義。

苦行主義者認為:宇宙唯一實在的是純淨、純樂的精神,而物質或肉體是束縛精神的主因,是蓋住本性的不淨根源。污濁到現實生活的根本是在「肉體」,所以肉體和物質是苦的原因。苦是罪惡、不幸、痛苦的總稱,因為有肉體和物質,所以就有苦的感受,這是從「物心二元論」而來的結論。他們認為:不管精神是否有感覺,苦是客觀的事實存在,而此客觀的存在,當然以我們的肉體為主,所以從宗教的要求來看,滅此肉體的苦是修行的目標,因此為了減少肉體的力量,就修苦行來虐待肉體,以便發揮精神的力量和減輕肉體對精神的束縛力量。

但此苦行的方法,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並無法達成滅苦的最終目的,苦行的結果只是促使身體衰弱,也使精神沒有力量可以正觀或思惟真理,而苦行主義的終極理想是要等到死後(沒有身體之後)才能夠達到的。因此苦行主義對於我們現實的修行和生活,並無任何的貢獻,反而對生活或修行有害無益。

佛陀放棄苦行主義的原因有四:第一、否認以肉體為苦源的見解。第二、否認「苦」之客觀存在,第三、發現苦行之弊害,第四、發現苦行不能達成開啟解脫智慧,完成究竟解脫煩惱痛苦。

其次,有關修定主義也是站在「二元論」的思想,鎮靜精神,限制意念自由自在的活動,而以禁制物欲為宗旨。這是希望物質離開精神,使精神超越物質的方法。修定主義者因為有這種觀念,因此認為要修禪定或瑜伽之行,希望透過修禪定而能夠超然於物欲,進入一種特別的心理狀態。這種對禪定的見解,亦與苦行主義者相同,以物質及肉體為苦源,尤其是精神方面特別的注重,認為由禪定而進入一種特別的心理狀態時,身上雖然有苦,但卻由於禪定精神集中或恍惚的心理狀態,而不感覺有苦。

不過在實際上,這種特別的禪定心理狀態,是無法長時間繼續不斷下去的,還是會回到平常的生活狀態,這即是一般人所說的入定和出定。因此他們認為精神與肉體還沒有完全離開時,也就是未死亡之前,我們還是難免會繼續「生活在苦中」。他們認為要獲得真正的理想境界,必須等到死後。其實死後的事,只是一種幻想的理想境界而已,是無法求證的。

佛陀的見解當然是不同的,佛陀對於上述所說禪定主義和苦行主義的實踐方法,都經過自己親身實踐體驗過,也都發現無法獲得解脫煩惱痛苦,因此佛陀也就不得不放棄這兩種主義的修行方法了。佛陀不只是捨離禪定主義、苦行主義,另外對於當時的快樂主義,他是採取怎樣的態度呢?依據經典來看,佛陀在鹿野苑最初說法時,對五位比丘說:沉溺於五欲之樂的快樂主義,以及苦行主義,都是屬於極端的方法,所以佛陀才捨離苦、樂兩種極端的修行方法,而採取中道的實踐法,此方法乃是八正道,八正道即是中道。

印度當時的快樂主義,是一種唯物論或感覺論的學派,所謂順世派外道就是代表快樂主義的學派。所謂快樂主義,大約有兩種:第一、是對現實的生存毫無反省,以儘量享受五欲之樂為宗旨。第二、是現在剎那的快樂主義。由此立場來看,獲得物質、肉體的享受才是快樂,而失去物質或肉體的享受才是「苦」。人生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快樂,而快樂的對象是物質和肉體,而這和苦行主義形成了相反的見解。

理性的佛陀,對這種眼前唯物的快樂主義,不但毫無興趣,而且認為這是不值得談論的愚見,因為佛陀未出家之前,就不滿意宮中的娛樂生活了。佛陀放棄苦行主義,又不採納快樂主義,這是表示什麼意思呢?佛陀一直不採用五欲快樂主義的立場,始終站在苦觀的立場,可見佛陀對「苦」的看法,是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他不以為無快樂即為苦,也不以肉體或物質為苦因,他認為「苦」的原因,是來自於我們精神的自我主觀,而不是在客觀的事物上。佛陀又認為「苦」的生起是由於某某因緣條件而來的現象,並不是本來就有的,苦也不是實在不變的東西,所謂條件,即是我們主觀上的一種期待或要求的心理狀態,生起苦的條件本身是自我主觀的欲貪愛染,不能夠滿足自我欲的期待或要求,這叫做「苦」。

依佛陀實際經驗到苦的發生,可分為「外緣」和「內因」兩種,所謂外緣是指老、病、死、怨憎會、恩愛別、所求不得、無常等人生必然的遭遇,這就是屬於「外緣」遭遇的苦。「內因的苦」,是長期潛留在心裏的不正確觀念,希求不老、不病、不死、怨憎不相會、恩愛不分離、所求可得和常恆不變等等的「慾望」。一般人本來就有一種享樂的慾望,但由於我們的生活過程是無法掌握的、有變異性的,因此無法滿足不老、不死、怨憎不相會、恩愛不分離等等慾望,所以欲求不得和無常等現象一直不斷的衝擊我們。如果以享樂主義的立場來說,這種不能滿足慾望的衝擊,就叫做「苦」。簡單說,苦並非是客觀的實在,而是主觀上的觀念。觀念上的這種期待或要求的心理慾望,叫做渴愛。這種渴愛是不可能滿足的,因為渴愛會隨著慾望的增加而不斷的生起。有欲求的愛帶著「喜」和「貪」,總是處處欲求滿足,即使有時獲得滿足,但由於慾望無窮,因此還是會再生起別的貪欲要求,所以貪欲就連續不斷。

因為人們有著無盡的慾望,一旦不能滿足此無盡的欲求時,就會生起苦。所以佛陀說:渴愛是苦的根本。那麼渴愛的來源是什麼呢?就是無明。佛陀放棄修苦行以及縱樂二種不正確的主義,認為苦的根源是渴愛,不是在「心理」,也不是在「肉體或物質」上,這是離苦、樂兩邊,以中道說法的根本立場。

如果再深入地從佛陀自證的另一層面來看,苦的根源是在「無明」。無明是人對於現實的苦、集、滅、道,缺乏正確的認識,簡單說,即是無知的意思。而無知的主要因素,乃是一種盲目的意志。那麼既然苦的根源是在於「渴愛」和「無明」,可是「渴愛」的期待和欲求,它的最後目標又是在什麼地方呢?答案很簡單,就是希求「常住的滿足」。也就是說,依著自己的慾望,想要永久支配一切、獲得一切,這就是愛欲的本性。愛欲的背後推手就是預期有一個「不變的實體」或「能永恆主宰的我」,如果沒有此一觀念,即無「渴愛」的發生。

但在宇宙中究竟是否有此不變的實體或常住的「我」呢?依據佛陀觀察現實世界的結果,發現一切都是無常的現象,所以並無固定的「我」可求。現象既然是無常,那就是和「愛欲」的期待相反,所以說,無常故苦。無常是不分貴賤、地位、種族的,無常性是最平等的,這是事實。而苦是因為希求常住不變而產生的,然而事實上一切皆是無常的,所以說,一切皆苦。那麼應該要如何才能脫離這個苦呢?根據佛陀親口所說,應該行八正道(中道),就能解脫一切苦。可是要行八正道之前,要先瞭解八正道等法以及力行八正道的方法。也就是說,要知道八正道以前,必須先要如實的瞭解「法」的世界不可。想要知道「法」,則應該先要如實觀察現象界和人生。現象界是緣起的、無常的,所以佛陀才會說:見緣起者,即見法;見法者,即見佛;見佛,即能離苦。

 

    2)現象界的立場

以上的介紹就是佛陀對於苦的看法,以及當時印度思想界對苦的看法。現在來介紹佛陀對於現象界所採取的根本立場。佛陀對於現實世界的看法,大約可分為四個重要的觀點,即是無常、無我、緣起和認識論的法則。這四種法則,就是佛陀特有的現象論。

 

    甲、無常的法則

先介紹無常的法則,依據佛陀的體驗,宇宙的一切可以說是千變萬化,流轉不息的現象。大至宇宙,小至原子,均是無窮無盡地變化不停,無所止住的流動現象。人生的現象,以及名、利、情也是如此,都是剎那生滅不停的。佛陀說,一切無常,一切法也無常,因為是無常,所以就有變異,就有破壞性、逼迫性、危險性、不完美性、有限性、不穩定性,所以才叫做世間。無論是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人生百般事象,都是無常,因此都只是一種過程的現象,而無任何固定不變的存在。簡單說,萬象都是不斷生滅的過程而已。在這無常變化當中,想要獲得一個不變的東西或「我」,這是一般人的錯誤觀念。實際上(現實上),卻無法達到此種要求,例如不老、不病、不死、怨憎不相會、恩愛不分離的慾望,在現實的因緣生滅世界中,哪裡能夠達成呢?

我們要客觀如實地觀察身心流動的過程,按照流動本身的現象,客觀的來如實觀察,才能如實知、如實見身心的本質,是五陰相依相緣而成的,沒有我和我所,這才是正確的修法。也就是說,我們應該透過培養正觀,保持正念,來體會流動變化的身心本質,觀察生滅法則的實相,如此才能自證體驗到真實生命的實相是因緣生滅無常法,因此才能把握當下的生活。正觀培養正念,應該要以自然客觀的心理,來觀察身心動態的現象,如此才能如實的觀察到身心的本來面目是無常生滅法。例如吟詩或音樂的欣賞,都是要以動態的音律來品嚐吟味,才能如實的知道音律的價值所在。假如過程中有微細的不如實面對音律,例如加入批判或中斷,那就遠離品嚐音律的實質了。

正觀培養正念也是一樣,如果想要以自我的態度或厭世的觀念,來觀察身心,那就已經遠離了如實的現象,必須從如實的正念中,才能體驗到無常的法則。無常法則這種動態生命,是人生生命以及萬象的本來真相。萬象的運行和存在,稱之為「行」。行是一切的現象,而一切現象是時時刻刻都在變化的,所以稱之為「諸行無常」。佛陀觀察現象,首先體驗到的,就是這個無常的事實。個人的生老病死,社會國家的興亡,乃至日月星宿與地球的成、住、壞、空,都是無常的。這種無常的現象界事實,應該是人人可以瞭解的。

無常的意義,唯指現象界的生滅變化,並不是厭世的名詞。悉達多.喬達摩就是體會到緣起生滅無常法則的真理,因而被稱為佛陀。佛陀也自稱為如來,也就是無所愛染的解脫者。要先瞭解無常的真理,才能具備正確的觀念來善待無常的生命。雖然生命是無常的,但並非是指一死百了的斷滅論,佛陀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人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只要有我見就必受後有。佛陀所自證的緣起真理是如實的、實際的、合理的,以上是佛陀對現象界是無常法則的看法。

~待續

(歡迎分享本文連結。請勿全文轉載,引用請註明出處、連結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