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釋疑 第61集(下)

提問:「我很想教人家修四念處,應具備何種的條件呢?」


其實要教人四念處
你應該具備有 自己對四念處的教理清楚
然後有對四念處實際操作過
也就是說有經過四念處實際的修行經驗過
若是你對四念處 都沒有實際經驗過
就要來教給別人
這樣有時恐怕 耽誤自己又耽誤別人


沒有錯  教學教學
教人的時候兼備自己學習
不過在教人時要兼備學習 你們要具備對教理清楚
你有教理的清楚
你修行的對不對  你才會自己發現而加以修正過來
何況是要教人四念處的人


那麼你身為要教四念處的人 若沒有經由自己親身下決心

而按照身受心法四種念處 加以精勤精進的體驗
恐怕你教人的時候 會發生教導錯誤
錯在那裡呢 在次第的進道上
是說修行到什麼程度
那麼接下去 他還會進步到什麼程度
你若沒有一位 經由自己實際經驗的老師
他就沒有能力 引導人進道上昇
甚至反而叫他 時常在原地踏步 

學佛釋疑 第61集(下)   影片時間16:15處開始

摘要: 


例如教導身念處 身念處有身念處的次第

由出入呼吸的出入 自己呼吸的長短粗細
然後呼吸會遍滿全身 呼吸與身體的關係
如實的覺察 甚至身心的平靜
在這身心的平靜的過程當中
未來要怎樣進步到 感受的受念處
那麼你自己 若沒有一一下定決心
自己精進四念處的經驗者
無論在身受心法的教導當中 有可能都只是理論的研究


由理論研究出來所說的概念

這種概念跟實際修行 是有差別的
一個沒有辦法真真正正有經驗過修四念處
教人四念處有很多地方
變成外行人牽內行人走路 不知要怎樣走
例如眼晴瞎了帶明眼的人走
那麼這樣是不是很危險呢


所以我鼓勵你 對大念處經一定要了解

對雜阿含佛陀所說的 十六種修行的次第都要清楚
不只是教義的清楚
然後自己放下一切的因緣
專精找一個可以 培養內觀正知正念的地方
精進用功於正知正念 來完成正智
如實的體會苦集滅道四聖諦
那麼若這樣 你就有資格能教人家
若這樣教人 必定是一個很好的老師


雖然你說我有想要教人家

可是你還沒達到 對四念處的實際經驗
至少你要說 我要教人家身念處
我對身念處 一定有實際的用功過
才有資格能教人身念處


然後你再繼續精進受念處

才又教人 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
若如此  才不會錯誤了

★★★
像現在很多人都在教四念處

其實他藉四念處的名 藉四念處的名相
實際上他在教的 並不是四念處
真正要有符合四念處
要符合念住經、大念住經
和佛陀在雜阿含所教的 修行的十六種次第方法
這樣較有保證 比較不會教錯
叫人走錯路
叫人走錯會斷人的慧命呢


其實很多人都想說四念處

四念處好像也是 我多懂一個四念處的名相
四念處是實踐的方法
四念處是與我們的生活 相依相緣的實踐方法
並不只是 一般的道理研究而已
所以希望你有這種心 我讚嘆你很好


但是為什麼 你要教人四念處呢

是不是你已經有體驗到 四念處的好處
你若已經有體驗到 四念處的好處
這樣才會想要教人家
若自己沒親身 去體驗四念處的好處
要教人的動機是什麼呢

★★★
你不可以用教四念處的名義 來為了自己的名利心

那這樣你就沒正確的動機了
因為在佛法上 最主要就是要發現
佛陀所教導的真理是能 真正利益他人、利益自己
這種的利益 是可以斷除煩惱痛苦的
所以既然有這種認同的人
因為你應該有修持過 才有這種認同
那這樣要教人家 當然就沒有困難了

★★★
如果只有興趣 但是自己有興趣歸興趣

沒有腳踏實地去實修
那麼要教人家 這樣有時就比較沒有理想

★★★
何況要教人禪修

要具備教義的清楚 戒律的清淨
內心有生出 一種柔軟的慈悲心與耐性
至少要具備這四種條件
若沒有具備這四種條件
那麼你要教人是有時 愈教自己煩惱愈多
跟著你學的人也不能學出 什麼理想的目的出來
所以你趣向四念處 專心精進用功
發現四念處的好處之後
你自然而然 就用無我的精神來教導別人
這種是真真正正 你有符合教導四念處的老師
也必須要柔軟心
因為你教人四念處時 所面對的學生什麼個性都有
因此要有柔軟心和耐心
有的人甚至你告訴他 他聽不懂他會一再的問
所以你一定要有耐心 來對他講清楚
自己本身對戒律若沒有清淨
若這樣時  你怎麼教人呢
甚至在教人的過程當中 在這種團體的生活裏面
是不是會引起 種種的煩惱痛苦呢
何況教義不清楚
你怎麼引導人走向於 修四念處最終的目的
就是趣向於滅除貪瞋癡呢


所以我這樣向你鼓勵

也讚嘆你有這種認同四念處 想要教人家四念處的動機
希望你可以再接再厲 總有一天能夠達到你的目的

 

提問:「內觀禪是否可以開法眼、證聖果呢?」


當然修四念處就是內觀禪

有關這個禪是很多的名相
很多不同的名相

★★★『禪:思惟和觀察』★★★
其實禪的意思是思惟和觀察

透過思惟觀察身心 來了解身心的本質
簡單說回來就是正知正念
由正知正念所完成的正智 也可以說是止觀
所以真正禪修的目的 就是要趣向於
對身心六入處的本質體驗
然後滅除苦集 究竟的斷除貪瞋癡
這是我們修禪最終的目的
所以你若是修內觀四念處 絕對會獲得心解脫、慧解脫
這都是 由你自己在修行的過程當中
就可以去體驗到的

★★★『正法:不待時節、不限時間,能離熾然』★★★
正法就是不待時節 不限時間的

你修行到那裏 你就能體驗到那裏
能離熾然
能自己知道說我修到那裏 就能體會到那裏的東西
所以真正的正法是 你修到那裏
就能馬上自己感覺 煩惱已經慢慢的漸除到那裏
這自己當今修行馬上能夠體證的
所以說 只要你自己有經驗嘗試到
你就知道內觀禪真的能夠 斷除憂愁悲傷煩惱痛苦
當然你就能夠開法眼 不開法眼你就不能證聖果


所謂的開法眼 就是對四聖諦了解

證聖果就是
按照佛陀所教的 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而滅除束縛我們的結頭


例如證果有分初果 初果先斷身見、疑、戒禁取

所謂的斷身見 你一定要觀察身念處
甚至受念處、心念處
如實了解五蘊的本質 是因緣和合的
過去身心是我的這個觀念
修行者第一關必須要破除 來破除這個錯誤的觀念
也就是說末修行時 我們都說這個身心是我的
因為是我的 所以為了佔有自己
為了對色受想行識 五蘊的欲貪佔有
才會引生種種的 憂愁悲傷、煩惱痛苦
所以這就是 讓我們的身見束縛了


所以修行內觀四念處 第一一定要先觀察身心本質

要觀察身心本質 也有分作過去認為身心是我
進一步的了解 我是身心兩種和合而已…

【空三昧】
佛陀一再向弟子說 修行分作三個次第

第一達到空三昧
這個空三昧是如實修四念處
從過去誤解這個身心是我
透過修四念處 如實了解這個我的本質
就是色受想行識 五種要素的因緣和合體而已
因緣所生 必定是因緣所滅的東西
所以稱之為空 三昧是正定

【無相三昧】
第二才是無相三昧 就是觀察六根對六塵
了解六根對六塵都是根塵識
由根塵識來觸受 而生起種種的愛取有
那麼這都是因緣和合的 所以說無相三昧
然後知道空三昧、無相三昧 進一步的滅除貪瞋癡
超越貪瞋癡 達到沒有貪瞋癡
那這樣叫做什麼 【無所有三昧】
三昧是正定也就是智慧
所以說你若是這樣來走 就可以親身證得佛陀所說的
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但是第一點一定要身見先破

身見破了就不會再懷疑說
佛陀說的身心生命 是因緣和合
是真的還是假的呢
你未修四念處以前 這種懷疑是對的
等到你修四念處以後 發現身心本質是因緣和合
那這樣請問 是否還有可能來懷疑說
佛陀說身心本質是因緣和合 是對或不對呢
是不可能了
懷疑是自己未清楚之前 懷疑是正常的
要達到什麼時候才沒懷疑呢
本身如實的體驗到
親身的自證 身心本質無我的智慧生起
才不會懷疑


假使說自己本身 都還未體驗到無我

當然懷疑是正常的現象
但是有懷疑 你要向著突破懷疑的意志
去實際按照佛陀教的次第 來精進修行用功
你才有機會來破疑
斷疑生信 你若沒斷疑  怎能達到淨信
未斷疑的信是一般的信 當然沒有信就沒有力


所以五根裏面就是信根

你沒信根 那麼你怎麼有力修信根
可是這種的信還存著懷疑
我不相信 這個身心是因緣和合的
明明在講話這個是我 在走路這個是我
眼晴在看的這個是我 是我的耳朵聽到
為什麼說無我呢  我很懷疑 這是正常的現象
假使一個人對你說
這身心無我  你就馬上相信
那這樣我不相信 你是有理性的人
你一定會存疑
然後加以 去求真、求實、求證
發現確實是真的 過去誤解有一個我
這是色受想行識的 因緣和合物
那麼這樣你就斷疑了
過去被疑所束縛 這個結就解開了
過去錯解身心為我 束縛起來的
讓我們不自由的解開以後
這個疑束縛
讓我們不能得到 真正自由自在的結縛也解開了


戒禁取見就是 非因計因、非果計果

明明這種的因與果 是沒有關係的
所以誤解這種因 所得的是這種果
因此在修行上
這種是不能斷除煩惱的 誤解是會斷除煩惱的
錯誤的修行
好像印度的外道 他們就是犯戒禁取見
修種種的苦行 想要來滅除種種的煩惱痛苦
如果你修種種苦行的目的
也是要來修 四念處內觀身心本質
有可能斷除煩惱痛苦
若是認為只折磨這個身體 就能夠消業斷除煩惱痛苦
這種的觀念就不正確了
這樣叫做犯戒禁取見


認為說只有吃素食 就能斷除煩惱

就可開智慧 這都是犯戒禁取見
誤解只單一的修念一個佛號
就可以斷除煩惱 達到究竟解脫
這都是犯戒禁取見
在佛陀的修行上有次第 佛陀所說的法是法則
每一個修行都有次第
按照次第精進 才能完成真真正正破除懷疑
破除懷疑當然你就有力量
能親身如實觀察到 身心本質是因緣和合的
若這樣的話
你哪還有懷疑 身心的本質是我、我所呢


所以說 證果是要一步一步的體驗

實際由內觀完成正念正智
然後在生活上將我們過去 錯誤的觀念行為慢慢改除
改除到那裏 你就證果到那裏
這是可以真正由內觀來獲得

 

提問:「我為何感覺都是作意的在操作呼吸呢?」


起先初學者作意實在講 實在難免的

像當初我開始 在二十八、二十九歲
在開始學出入息念時 你若沒有刻意一下
良心講 念頭一來 散亂心馬上來
若不是想過去就是想未來
一個頭腦都想不停 所以我要刻意一下
刻意把精神放在鼻孔口
從呼吸吸進來 呼出去都感覺呼吸
起先實在很難
若沒有刻意將呼吸 拉粗一點或是拉長一點
要安住這個心境實在很難
所以首先刻意一點  沒關係


不過刻意之後 也有一個後遺症

卻變成養成習慣 平時呼吸很自然
一感覺要注意呼吸而已 呼吸就不自然了
這是來自於刻意
但是慢慢 我們要將刻意調整一下
提醒、暗示自己不要刻意
由刻意慢慢 提醒、暗示自己不要刻意…
自然
所以我時常在向禪修者說 鬆、柔、明覺
這就是在修出入息念的要領
也是生活中的修行要領


放鬆  身心放得很鬆

身心放不鬆 就是有刻意才不會鬆
但是我們起先先暗示一下鬆
然後柔  清楚當下的呼吸
所以刻意慢慢 你要調整讓它變成自然
若沒有自然 其實不能得到輕安喜悅
輕安喜悅是來自於自然 都是鬆柔
沒任何的貪、瞋 掉悔、昏沉、疑的情況下
才會得到輕安喜悅
所以注意呼吸 若要沒有刻意
你就單純以呼吸就可以
鼻孔口注意氣吸、吐 只有單一呼吸就好
不要去那邊說 呼吸從那裏來的
吸進去到那裏  都不必要
也不必在那邊說 呼吸是生滅、無常的
這都不必要
是修行上與實際上的概念兩種釐清
只有單單純純的 注意呼吸就可以
呼進去呼吸鼻孔口的感覺 吐出去呼吸鼻孔口的感覺
輕輕鬆鬆 與過去呼吸都一樣
就是說與我們在 注意呼吸的呼吸一樣
但是加一個 精神集中於你的呼吸
這樣而已 有單純嗎


可是明明這種說來很單純 要做到實在不好做

但不是不好做 你有去訓練就有機會
你若沒有去訓練 就永遠沒有機會
所以你有訓練培養呼吸
以呼吸為主就好  記清楚
起先都單單純純 都以呼吸為主就好
吸進去感覺鼻孔口 一個風在吸進去
放出來感覺有風在放出來 這麼單純就可以
不要去操作呼吸的 長短粗細都不必
慢慢你的呼吸到能夠自然…

 

 

提問:「你第四題說為何不能放鬆呢?」


怎樣放不鬆

與你剛才第三題問的問題 其實是有一些相連
不能放鬆 是來自於自己的主觀
也就是說為什麼不能放鬆 就是來自於自己的觀念
想要去控制呼吸
在阿含經上講 欲令如是不欲令如是
希望要這樣又不希望這樣
但是一切是生滅無常的
任何一個人都沒辦法 你要這樣就這樣
不要這樣就不要這樣
世間種種都是 因緣和合的生滅現象
所以我們不必有這種的期待
期待說我現在坐這一支香 打坐一小時要怎樣怎樣
都不必要 不要有期待的心態
很自然的 按照本來的呼吸如實地觀察
清楚它的出入  這樣就可以
不能放鬆 是來自於自己的我見
自己我有我的見解
想要使呼吸怎樣
希望說我一小時 都沒有妄想妄念
甚至會達到輕安喜悅
事先你就設定 一個立場在那裡
自設立場 那自設立場就變成控制自己
所以你既然 自設立場控制自己
你怎麼得到輕安喜悅呢
變成你就沒有辦法放鬆
沒辦法放鬆 不只是你在打坐的過程中
不能生起輕安、有信心
久而久之會感覺說 這打坐是很累、很艱苦的

★★★
其實打坐是不會累

若方法要領對 會愈輕鬆、愈柔軟、愈興趣
所以希望你 不要欲令如是、不欲令如是
這樣就可以放鬆了
那麼今天回答的時間又到了
很快
未回答的下集再回答你們
祝福各位 真正能得到佛法的利益
有因緣下集再見
感恩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