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覺無觀就是像一般的禪定,一般的禪定就是要修到忘我,所以就是無覺無觀。

初禪的修行,無論是印度當時其他修一般世俗四禪的教派之初禪,與佛陀所說的修四禪的初禪,其實都一樣,這裡初禪還不會走樣。

★★★
大多數都來到二禪無覺無觀,在文字上的作為,不加以實際的經驗,所以由文字誤為說無覺無觀就是達到忘我…

很多人有誤解八正道的正定,他誤解八正道的正定就是當時印度一般傳統所修行的四禪之禪定,因為正定在阿含經裡面佛陀說四禪,但是佛陀說四禪的名相與一般印度當時的四禪,也就是阿邏羅迦、鬱邏羅仙他們在說的四禪八定的四禪之名相一樣,可是內容的修法是不一樣的。

 

《學佛釋疑第59集》

 

摘要:
~摘要無法表達完整意涵,建議直接觀看完整講述~

 

各位諸山長老、各位護法居士、各位善信,安樂行否。現在回答你們問題的時間又到了,你有問,我就會答覆,不詳細你再問,我再回答。

提問:「如何學離有覺有觀?請師父能再次詳細說明它的方法。」


其實許多人很誤解,誤解說「了解文字就是在修行」。其實有時文字各說各話,不同年代的翻譯與不同人的對象,所表達的文字、名相都不同。因此若沒有經由實修的人,只有在文字上大作文章,對我們修行根本沒有半點幫助。


若是自己本身在修行上有用功過的人,你就知道,到底什麼叫做有覺有觀、什麼叫做離有覺有觀。要了解離有覺有觀之前,你一定要知道什麼叫做有覺有觀。對有覺有觀若沒有實際了解與在修行上有所經驗,那麼哪有可能知道什麼叫做離有覺有觀呢。


有覺有觀在生活上不可或缺,假使離開有覺有觀時,請問你們,變成掉舉不然就是昏沈…你有昏沈、掉舉哪有有覺有觀呢?


在學習有覺有觀時,就是時時刻刻還在提醒自己,當下是否有在我們要作修行的所緣呢、有離開這個所緣嗎、當下所緣有觀察清楚嗎…


我也時常在提醒修行人要有正知與正念。…其實你有覺就是正知,知道現在在做什麼事叫做有覺;有觀就是觀察當下的現象。所以正知與正念,你來用於有覺有觀,這樣不是很簡單嗎。


很多人一定要符合文字的名相,才認為說是對,但是我們要了解,當時二千五百年的印度的梵語、巴利語種種語言,與現在經過翻譯的語言,很多名詞上的問題有所差別。


有覺有觀就是正知正念;離有覺有觀的離呢?不可能說是離開你的正知與正念,不可能。也意思就是說,離有覺想、有觀想,你多一個想就釐清楚了。


現在我有保持在當下嗎?這個叫做有覺,覺察自己、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有正知當下現象嗎?那就是一位初學有覺有觀時,有具足有覺有觀了。現在我有清楚當下、現在我在說什麼話、觀察我在說話的大小聲,有覺有觀說話的內容、過程。


「離有覺有觀」就是說,你已經純熟了,經由有覺有觀的純熟,時時刻刻你的正念正智。你的正知正念有加強了,既然你的正知正念有加強時,你怎麼還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刻意自己問自己說現在有在你的修行所緣上嗎?就不需要了。


所以「離有覺有觀」並不是「無覺無觀」。就是離有覺想與無覺想。

★★★
無覺無觀就是像一般的禪定,一般的禪定就是要修到忘我,所以就是無覺無觀。

★★★★
所以初禪的修行,無論是印度當時其他修一般世俗四禪的教派之初禪,與佛陀所說的修四禪的初禪,其實都一樣,這裡初禪還不會走樣。

★★★★★
大多數都來到二禪無覺無觀,在文字上的作為,不加以實際的經驗,所以由文字誤為說無覺無觀就是達到忘我,無覺無觀就像死人、枯木禪。


無覺想與無觀想,就是不用很粗魯的在那裡想說,現在有覺有觀嗎,不用。你的正知正念加強了,所以在你的生活當中的正知正念愈純熟了,有生起正念愈來愈純熟了,因此就不用刻意的在那裡說,現在我有保持正知嗎、現在我有保持正念嗎,這些初思惟、細分別的想法,都不需要了。

這就是佛陀所教的「離有覺有觀」,但是一般的人誤解「離有覺有觀」就是要達到忘我、忘了我,深定的修行。

★★★★★
很多人有誤解八正道的正定,他誤解八正道的正定就是當時印度一般傳統所修行的四禪之禪定,因為正定在阿含經裡面佛陀說四禪,但是佛陀說四禪的名相與一般印度當時的四禪,也就是阿邏羅迦、鬱邏羅仙他們在說的四禪八定的四禪之名相一樣,可是內容的修法是不一樣的。


佛陀說的…你經由初禪有覺有觀來降伏五蓋、離惡不善法,因此清清楚楚、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在你的禪修的所緣,就是禪相的對象裡面觀察它,叫做有覺有觀,因此將你的過去的貪瞋、掉悔、昏沈、疑,將它降伏之後,身心就得到輕安喜悅,這稱之為初禪。


二禪呢?二禪就是離有覺有觀之意,就是說你因為正知正念,經由初禪來進一步的修受念處,因此你的正知正念愈來愈純熟、有進步了,所以你不必時時刻刻用初思惟、細分別,我現在有在我固定的所緣嗎、我有在觀察我固定的所緣嗎…觀察還是一樣清清楚楚現在的正知與正念。


假若你不知道現在在做什麼事…這是一個了解重要性的關鍵,很多人修到這裡說我都忘了我,忘我,這樣叫做無覺無觀。

==專注的禪定==

其實在當初我還未學過還未親近過四念處之前,我對於專注的禪定不敢說很厲害,有研究過一些,甚至有用功過一些…都是不斷的精進於專注、行住坐臥培養專注、打坐培養固定所緣的專注,達到真的可以只有保持一個覺知而已,什麼都沒有興趣。


甚至連耳朵也沒有聽到外面的聲音,但是沒有睡著…甚至也感覺到,連心臟跳動都停止,很久才砰一下…慢到感覺心臟真的沒有跳動,很久才跳一下。當然我那時也沒有眼睛張開看時鐘多久跳一下,這樣就不可能達到這個境界了。


但是那時也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種的清楚明白是用世間的物質形容形容不出來的柔軟與清楚明白,用簡單來說,像看到一潭水很清澈,水池清澈見底任何地方都看得清清楚楚…用這樣的形容還無可比喻的,自己親身經驗嘗試就知道。


這種不是玄妙與神秘,就是真正自己打坐修定到那個程度你就知道,可是那時非常的知道只有覺醒。


那時當然沒有在觀察…不是所謂佛陀所說觀察五蘊的觀察,那時只有保持一種寧靜與清靜的心態,並不是佛陀說的正觀、觀察五蘊,沒有那種現象。

 

==所觀察就是五蘊、六入處==

然後走過阿含道四念處才知道說,在那個修行的過程當中,最主要就是透過這種力量,還要培養觀察,所觀察就是五蘊、六入處等。


所以無覺無觀要記一句,無覺「想」與無觀「想」,並不是要忘記了。因為你還有覺想與觀想就是粗糙,所以到二禪無覺無觀就是因為你已經修行到這個程度,正知正念已經有漸漸進展了,不需要像初禪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刻意自己要有有覺有觀,這裡若這麼說應該就較聽得懂。


所以有覺有觀用簡單來說有正知正念嗎;那麼到二禪就是說,你不用時常提醒自己有正知正念嗎,因為你正知正念純熟、進步了,行住坐臥你都知道說,現在有正知正念嗎,不用再粗思惟、細分別了。這麼解釋應該聽得懂,若聽不懂再問。

 

提問:「離有覺有觀,是不是等於能在動態中隨觀?」


其實要在動態中隨觀,看你觀察什麼。


你是「觀察身口意 行住坐臥悉明覺」;還是隨觀到你固定的所緣。但是若隨順觀、隨順覺與找一個固定所緣的觀察,這兩項的距離還差很遠。

 

~更完整內容,請觀看完整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