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佛教只停留在合理的邏輯,而不能落實在生活,提升內在生活品質,以及滅除諸惱苦,那佛教就沒有超越邏輯了。』

◎佛教的理論是不離現見(當下可體驗)、不待時(現見法不被時空所影響)、正向(趣向四雙八士)、即此見(唯有遵循正法才能走向涅槃)、緣自覺(正法是由自己親證,不得假手他人)。

◎佛法是如實面對生命本質,和苦、集、滅、道的問題,因此佛法並非是一般哲學。在佛陀的教法中,如果不能自依經驗的都屬於無記,例如地球有邊、無邊等等。無記就是在當下無法自己經驗之事,所以說非自依經驗。自依就是人人都可在日常生活中經驗到的,因為只有如此,才不會有各自不同的哲理,因此引生爭議。

◎四聖諦是生活中能時時體驗到的,它不是常識的推測。常識的推測有些雖然是符合真實,但不一定會究竟斷除煩惱。既然如此,那對滅苦來說,就沒有實質的利益了。也就是說符合常識的推測,不要就信以為真,應該要經過思惟和經驗,如果對斷除煩惱有助益,那就要相信,否則就不要信以為真。

◎人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欲望和興趣,因此就有各種不同的演說者。有些演說者所發表自己的主張和意見,聽聞者認為符合個人的性向值得信任,因此就會不理性的信以為真。

★★★
其實只要是個人主張的意見,這都不是真理。因為真理是不屬於個人的主張和意見,如佛陀
所發現的苦、集、滅、道等法。如果說苦、集、滅、道等法不是佛陀發現的,而是由佛陀個人主張的意見,那就不可能是真理了。

◎佛陀一再的強調,他只教導自己親證的真理。佛陀也鼓勵他人培養自證的智慧,作為自己的皈依處…無論這個人多麼有能力,只有對某人有堅定的信仰,並不足以使信仰者解脫苦。要解脫苦只有依靠自己、依靠正法,除此之外,那就沒有任何其他真正可依靠的。

◎我們崇敬教導真理的人,必須對他奉事、禮敬、尊重、布施,這是為人最基本的修養條件,因為他是人天上上之福田。但是對崇敬者最能表達崇敬的方法,就是自己努力對真理的親身體驗,因為只有如此,才是對崇敬者的導師至高無上的供養。不要因為他是導師、宗教師或出家修行者(沙門),因此對於他們所教導的不加以思惟、觀察,就信以為真。

完整內容,請觀看《信任的原則》第09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