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陀和佛教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希望未具備正見觀念者,研究佛法一定要建立在這個「正見」的原則上去研究,否則的話,浪費一輩子可是都研究印度教,到最後自己沒得到滅苦的利益,反而我見我慢越來越強、憂悲惱苦越來越多,實在可惜和可憐。』

《信任的原則》第03集

各位法友,安樂行否。

正見是修行的眼目,因此我們先要具備有正見的觀念,然後按照正見的觀念而修行,才能夠完成正見的生活,具備正見生活的人,也就是解脫的人。

以下就來繼續介紹《信任的原則》,前集我們介紹到這個正見的名詞,是佛陀施設的,因為很多佛教的名相(名詞)大多數都是印度教,以及印度其他教派的名相,佛陀施設的名相並不多。

但是這個「正見」,是佛陀施設的名相,既然如此,我們應該了解佛陀說的「正見」是什麼,因為佛陀施設正見,要解釋正見內容,這些內容從來沒有人發現,所以佛陀才會施設「正見」這個名目。

我們來看《雜阿含經》三○一經。有一次,佛陀住在那梨聚落深林中的接待賓舍。

那時,尊者散陀迦旃延來到佛陀的住處,頂禮佛陀之後,退在一邊。他就問佛陀說:世尊!如世尊所說的正見,什麼叫做正見呢?為什麼世尊會施設正見這個名目呢?佛陀回答散陀迦延說:世間上的人是依於二種見解,一種見解是執有,一種見解是執無。這是因為他們執著所接觸的外境:因為取著外境,就有了執有與執無的立場。假若沒有這種取著,心境維持在不取、不住(不執著)、不計我(不執著我),苦生起就是苦生起,苦滅了就是苦滅了。對於生起、消滅的現象不生疑,也不迷惑,不必由他人的指導而自知,這叫做正見,這也是如來(佛陀自稱)所施設的正見。

為什麼要有這種正見呢?因為對世間(苦)之集如實正知見,已證實世間(苦)是有因、有緣而生的,所以本來對於世間(苦)執著不存在的人,就不會再執著它不存在(斷見)。對世間(苦)之滅如實正知見,已證實世間(苦)是有因、有緣而滅的,所以本來對於世間(苦)執著存在的人,就不會再執著它存在(常見)。這叫做離於常見或斷見二邊而說中道。也就是說此有故彼有(有這個,所以有那個),此起故彼起(這個生起了,所以才有那個生起),也就是說因為緣於無明而有行,乃至純大苦聚集。反之無明滅之故,而行滅,乃至純大苦聚就滅。

以上經文記載很清楚什麼叫做正見,以及佛陀為何要施設正見這個名目。

★★

世間上有數不盡的宗教及哲學等等,但都沒有人發現中道之法。悉達多.憍達摩太子出家,經過六年的參學及自修,終於透過正見發現到中道的真理。憍達摩.悉達多比丘發現中道真理之後,為了讓世人能分別邪、正,施設正見這個名詞,以正見中道(真理)對世人講說,使世人分清楚正法與邪法,因此他被人稱為佛陀等。佛陀施設正見這個名詞,主要是針對邪見而施設。為什麼呢?因為不是正見就是邪見。

所以我才會這麼說『修行離開了正見的觀念,就盲修瞎練了。』

★★

邪見的定義是什麼呢?邪見的定義簡要來說就是:於事不實。也就是依於有,或者是依於無。依於有或無,就是常見或斷見。既然是常見或斷見,那就於事不實,因此就是邪見,這就是邪見的定義。正見的定義就是不依於有,也不依於無,依於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中道知見,這就是正見的定義。

若將正見簡要來說就是:於事有實。例如佛陀說:八關齋戒、十齋戒,世間上有善行、有惡行,也有善惡行的果報,有此世也有他世,有父母才有眾生的生起,有阿羅漢之善處與善向,有在此世或他世圓滿地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見《雜阿含經》七八四經)。這些都是於事有實。甚至於有生就有老、病、死,有苦就有苦之集、滅、滅道跡等等,這都是於事有實之故,所以稱之為正見。

★★為何會依於有或無呢?一般未聞正法,具備正見觀念的人,因為不知道因緣生滅法則的緣故,所以就存有我靈魂或無我靈魂的觀念。有我靈魂或無我靈魂觀念,都不是正確的觀念,所以是邪見。佛陀弘法四十五年左右,提倡中道的學說,破除有我論,以及印度傳統的無我論這二種邪見。佛陀發現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因緣法則的中道思想,這是佛教獨創的特色。

★★佛教的特色自佛陀入滅後,由佛陀直接傳授的聲聞聖弟子們維持大約百年,後來漸漸的被印度吠陀等哲學所同化了。一般對於葛拉瑪經信任的十種原則沒有建立,以及對於吠陀哲學與佛教真理之間不同不清礎的人,很容易將印度古代哲學-吠陀誤認是佛教。佛教和吠陀、梵書、奧義書有直接、間接的關係,但佛教思想不同於吠陀、梵書、奧義書的思想。吠陀是印度最古的聖典,也是印度的哲學和宗教的根源。吠陀的意思就是:智識。

★★★★吠陀的由來,是承受神的啟示所誦出的典籍。而佛陀發現要由真理達到解脫,都是依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靠神的啟示而來的。

吠陀分為四種,即:梨俱吠陀、夜柔吠陀、沙磨吠陀和阿闥波吠陀。從形式上看,古代印度有四種主要祭祀官,即:招請神的祭祀官叫做「勸請者」,讚頌神德的祭祀官叫做「詠歌者」,司掌供養物品的祭祀官叫做「祭供者」,而司掌祈念的祭祀官叫做「祈禱者」。吠陀是神啟示出來的,所以對於祭祀有一定形式上的儀式。原始民族對於宇宙萬象,認為是由一種殊勝的力量所造成的,這種力量的來源就是「神」,這即是神話的起源。

對於吠陀神話的研究,是了解印度哲學和宗教的必須要件。

也就是說吠陀神話是後來的印度哲學和宗教的直接基礎,因此,不知吠陀的神話,則不能完全了解印度的思想。吠陀諸神都是由天然現象神格化而成的,尤其是梨俱吠陀的主神,更是如此。例如司法神的婆樓那,雷霆神的因陀羅,火神的阿耆尼等等,都是種種天然現象的神格化。不過,當然也有其他幽鬼、惡魔、庶物等「低級神」或「哲學的抽象神」,乃至「人文神」(歷史事變、英雄、詩等)或「語言神」等,這些都是天然現象以外的神格化。這些神化支配著民間的一般信仰和印度的思想界。

在後期的佛教中,可看到種種的神格化,這都和吠陀思想脫不了關係,如釋提桓因等等。釋提桓因連漢譯的雜阿含經也有釋提桓因的這個名字喔。

其實佛教中大部份的名詞也都來自於四吠陀,甚至於「法則」這個名詞,也不是佛陀施設的,而是古印度神化中的一種:隨順神的法則者存,違逆神的法則者滅而來的名詞,只是佛陀對於同樣的名詞,內容解釋不同而已。也就是說在佛教的名詞中,只有少數是佛陀施設的,如正見、四聖諦、十二緣起、四食等。法則又稱為法(達磨),在吠陀的思想中就是儀式的規律,道德的規律等,但在佛教的法則是指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一切苦集以及無明滅、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也就是說同樣的名詞-「法則」,但法則的內容,吠陀和佛教有很大的不同。

★『吠陀和佛教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希望未具備正見觀念者,研究佛法一定要建立在這個「正見」的原則上去研究,否則的話,浪費一輩子可是都研究印度教,到最後自己沒得到滅苦的利益,反而我見我慢越來越強、憂悲惱苦越來越多,實在可惜和可憐。』★

吠陀時代的神和人,大體上演變成為父子關係了,不過,當然也有親戚、朋友、或如君臣關係,甚至也有半神半人的神人關係,進而演變成為人是具有神性的存在,由此思想發展到後期佛教,成為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的說法。

所以我常常聽人說,一切眾生皆悉有佛性的說法,這不是佛陀說的,佛陀沒有在說這些東西,可能以後的人斷章取義,也就是說一切眾生具備有完成佛道的條件吧,所以以後才會誤解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在吠陀的思想中,神人的地位關係,是屬先天性的,可是在人為上,結合神人的關鍵是祭禮(祭祀儀式)。吠陀諸神的威力雖然勝過人,但是他的性情是和人差不多,所以古代印度人認為要獲得神的歡喜起見,要以祈禱或供物的祭祀來和神交流(巴結就對了,交流比較好聽,巴結比較不好聽而已)。

所以現在雖然有的人號稱是佛教徒,是佛教、是佛教的法師,但是還有祭祀儀式和祭禮種種,所以這都源自印度祭祀萬能的思想而發展的。我現在不是說不可以有祭祀儀式、不可以有祭禮。若是身為一個佛教徒,為了方便信眾所需,我們要解釋清楚,這種祭祀儀式、這種祭禮祭拜等等並不是佛教,我們要將它釐清楚,這樣才不會不是真的說是真的,讓人誤解佛教還有在祭拜。

如果讓人誤解佛教有在祭拜,這樣等於神萬能了,當然就不是以聖者做我們的歸依處了,這樣是差別很多喔,所以不可不謹慎。你要做什麼事情,為了方便眾生所需,我們要釐清楚跟人解釋清楚,才不會謗佛、謗法、謗僧。

多元化的世間有可能用多元化的方法去接引他人,從信走入學習,不過一定要有建立在引導,引導趣向正見,這樣才是合理。若沒有,引導人走入迷信,那是引導人走入痴。

★所以我常常在說,佛教是學習智慧,不是學習愚民和移民,所以各位要冷靜思考,我身為佛陀他的弟子,我不想當祖師,我是佛陀的使者,所以佛陀怎麼說,我就怎麼說,我只是這樣表達而已,我對任何人都沒有去特別攻擊的心理,因為佛教修學是要滅除貪瞋痴,若我對任何人有攻擊的心理,不是建立貪瞋痴嗎?不過應該要說實話,我們就說實話,這個原始佛教才有辦法利益人民、才有辦法將正法不間斷的延續流傳於人間。要不然人家都在說了,我又何必說、做什麼。

★★祭祀儀式種類很多,其中有一種念誦神秘咒文,這些念誦咒文的祭式,演變成密教真言咒語的淵源。

所以我才會說《信任的原則》,也就是要讓各位知道到底後期佛教的演變是怎樣來的,我只有這麼單純而已。因為我尊重其他的宗教師、我尊重任何宗教師,所以我就沒有針對任何人去做攻擊了。

但是批評是需要,我也說要接受你們的批評,批評就是他實際有這樣說,但是不對。人家批評我們這是好處啊,這對我們有幫助,我們還要跟他謝謝,他是提醒你的善知識,這樣不是很好嗎;但是若毀謗就不是了,不是真的說是真的就是毀謗,這就不可以。所以有人批評我們才有進步的機會,怕人批評就是貪瞋痴。

祭祀儀式原始出自於梨俱吠陀,而成就於夜柔吠陀,但咒法乃以阿闥婆吠陀為中心,而遍及於夜柔吠陀。咒法的基礎分為二種見解,一、認為咒文本身具有神秘的力量,二、認為象徵是能代表實物的。咒法的目的認為能消災、利己、害他、祈禱,例如長壽、合家平安、成就一切事。以上是有關於活在世間的人神關係。

對於死後的問題,在伏陀時代卻很難找到解答,因為當時的阿利亞民族是現世主義、樂天主義,因此對於未來的問題不太重視的,不過他們對於靈魂的觀念是有的。

★★★★依據吠陀的信仰看法,現世和來世的路程遙遠,要到天國須要有領路者。

亡靈到天國的途中,是細身的狀態,但到天國之時,就會藉由前世生命之業變成有情。天國中有微妙的音樂,有菩提樹下的大宴會等等,隨欲能滿足一切慾,這些吠陀思想就是後期佛教接引極樂世界的思想淵源。雖然在吠陀時代,對於死後的問題沒有詳細的解說。但在梵書的時代,已經有輪迴和業的思想了。不過梵書並不是有組織的教學,所以對於輪迴境界的種類、業的賞罰、靈魂來回的情形、解脫方法等,難免會有不明確的地方。

有關這些問題,到了奧義書時代,就有較詳細的說明。也就是說輪迴的思想,在梵書時代就已經有大體上的基礎了,到了奧義書時代即形成其骨骼,而到了學派時代才被完成。本來在古代的思想中,已經有轉生的信仰了,但為什麼獨有印度才形成了一套輪迴說的組織呢?這個原因就是,因為它和梵書晚期梵的思想結合的緣故。人類有生命,動物也有生命,那未來死後生命本質的我(靈魂),一定會向別的肉體求其依託,因此就有移生說或業說的思想,也就是所謂的應其業而宿其體,展轉移生,這就是輪迴流轉說發生的原因。

佛教也有輪迴思想,可是輪迴的主體和梵書所說的不同。梵書輪迴的主體是一種有我論的固定靈魂,也就是有一個我的靈魂,這個我的靈魂就是輪迴主體。但是佛教的輪迴主體是在於渴愛所生的業,而這個業是沒有固定實體行為,因為一切的現象都和緣起相關,因此是沒有一個不變自性在輪迴,也就是說佛教的輪迴主體是由渴愛求生、求存、求再生的業力,因此是沒有一個不變我的靈魂在輪迴… <完整內容,請觀看講述>

 

 下方是影音講述,點選即能觀看↓↓

歡迎分享推廣本網站連結。為維護著作權及法義的完整性,請勿拷貝、下載、剪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