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時時充滿著緊張和壓力,也充滿著排斥,那他內心絕對得不到平靜』

★『我們尊重別人,不代表就是認同別人的做法,可是我們尊重別人。
因為有一個生命,就有一個思想、一個觀念、一個行為。
別人有什麼觀念、別人有什麼行為、別人有什麼思想,我們只有尊重。

你尊重別人也等於尊重自己。

所以我過年時的法語有這麼說,未完成聖者之前,任何人都有優點和弱點,但是有智慧的人,我們應該去欣賞別人的優點、讚嘆別人的優點;別人的弱點,我們只有保留,有機會你有到那個能力,當然你要教導他,但是若沒有的話,我們尊重別人。 因為自己的行為自己負責,沒有一個人能夠代替我們負責。』

★『那麼嫉惡如仇,這種並不是中道的生活。應該有一個包容的心,有一個包容的心,我們才有辦法與別人和合,有辦法與別人和合,我們才有機會建言,就是加以勸言;若是時時刻刻自己都走在極端上,人家看到我們已經有討厭了,若這樣要如何互相溝通?無法溝通要如何能自利利人呢?』

 

慈蓮寺現場法義分享 第50集

歡迎分享推廣本網站連結。為維護著作權及法義的完整性,請勿拷貝、下載、剪輯…等
(無法觀看時,請點下方影片)

 

 

摘要:

提問:「一個在修行上非常精勤的修行者,那他對自己的行為要求是相當完美的,對其他的人的要求也是一樣…(造成)在生活中不太能夠融入生活,就是比較不能認同別人、別人也不太能認同他的想法和作法。那請教師父,這樣的生活應該如何才可以改善?謝謝」

不過一個修行者

我們要認清楚究竟這個修行者 他是修什麼行

其他教派的修行者我們不說

光在佛教裡面的修行 有分成三個層次

一個層次就是 皈依三寶者應該行持的

行持的條件 再進道上昇 學習世間八正道

又一項就是由世間八正道 而超越達到出世間八正道

所以這個修行者 我們應該將他釐清楚說

究竟他是在學哪一種行

 

若是在修行 那麼在他皈依三寶以後

他所修行奉行的就是 現世安樂 未來安樂

要得到現世安樂 未來安樂

他必須具備 現世安樂 未來安樂的條件

例如一個皈依三寶的人

佛陀所說 一定要堅持淨戒

堅持就是說內心堅持 對佛法僧淨信不疑之外

一定要堅持淨戒

所以學習不故殺 不偷盜 不邪淫 不妄語 不飲酒亂性

因為這就是皈依三寶以後 應該去學習的

然後定期親近善知識

親近善知識開示 和奉事 禮敬 供養和布施

那麼這就是修福和慧

那麼你在這個當中的時候

你具備了自己對世間 純世俗修行的功德

超越到世間的功德而進道上昇 到皈依三寶福慧的修行

那然後又再進一步 在生活當中保持正念正知

正念正知當然還有分世間的正念正知

和出世間的正念正知

 

在這個世間中 什麼應該做 什麼不應該做

都來自於自己要有清淨的正念

若沒有清淨的正念

配合我們自己 對正見的觀念做依據的話

那麼就容易打亂 自己身口意的行為

所以倘若這樣的話

我們保持自己走入 純粹皈依三寶信仰者

進一步走入修世間的正念者

他就能夠時時清楚自己 念茲在茲

自己身口意行為該做不該做

第三就是 因為他以他的正念當中

去體驗五蘊 六入處等

因此對世間 一切的煩惱就會厭離

有厭離之心 他就精進於斷五受陰

這就是一個修行者 應該走的層次

那麼若這樣 將它歸類回來而言

 

★★★

真正的一個修行者 應該處處都與人和合才對

因為我們一個修行人

你世間的修養條件若沒有具備

那麼說要走入修行就比較離譜

所以我才時常說

佛陀在人間說法的時候 他分成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就是 純世俗功德的方法

一項就是由純世俗的功德 進一步皈依三寶的功德

由進一步皈依三寶的功德 進一步隨法行

完成隨法行的功德

那麼倘若這樣來說呢

一個修行者 我們應該能夠如何呢

和任何一個不同教派 不同觀念的人能夠生活

因為這就是 世間一般的修養要做得到

那麼我們尊重別人 不代表就是認同別人的做法

可是我們尊重別人

因為有一個生命就有 一個思想 一個觀念 一個行為

別人有什麼觀念 別人 有什麼行為 別人有什麼思想

我們只有尊重

你尊重別人也等於尊重自己

所以我過年時的法語有這麼說

未完成聖者之前 任何人都有優點和弱點

但是有智慧的人 我們應該去欣賞別人的優點

讚嘆別人的優點 別人的弱點 我們只有保留

有機會你有到那個能力 當然你要教導他

但是若沒有的話 我們尊重別人

因為自己的行為自己負責

沒有一個人能夠代替我們負責

既然這樣 以一個修行者來說

不管是不是修 純粹皈依三寶的修法

或是進一步 修世間八正道的修法

或是進一步 超越世間八正道的修行者

在修養的部份應該做得到

要不然就會將 學來的理論放在嘴上

那麼自己不自在不安樂 別人也不自在不安樂

一個人不自在不安樂的話

他就無法更加深入的 去瞭解與觀察

我們所瞭解的佛法

來經由自己現觀 也就是經由自己自證

所以一個修行的次第 你看七覺支裡面有這麼說

念覺支 擇法覺支 精進覺支 喜覺支 然後才有定覺支

才有捨覺支

所以這又是一個層次

一個人時時充滿著緊張和壓力 也充滿著排斥

那他內心絕對得不到平靜

他時時刻刻無法平靜

內心無法平靜的時候

他哪有那個能力 去思惟和觀察呢

所以有時候 一個實際走入修行的人

他應該自己有觀察到

何況我們尊重別人 不代表就是認同他的看法

但是我們尊重別人 有生命就有行為

可是他的身口意行為 你若認為他有違背正見

他落入邪見

如果有能力 我們也只能給他建言而已

不然我們還能怎樣

我們只能掌握自己的身口意 我們無法掌握別人

所以這才是 佛教說的內觀的特色

別人有別人的思想觀念

我們要要求別人和我們一樣 這是不可能的

一個未完成聖者的人

他要要求他的觀念符合他 就不可能了

何況是要求別人呢

所以有時若有 這種的修行者來說

應該要比較中道一點

像你剛才所說的修行者 應該是比較走向極端

極端啦 比較走向極端

那麼嫉惡如仇 這種並不是中道的生活

應該怎樣 有一個包容的心

那有一個包容的心 我們才有辦法與別人和合

有辦法與別人和合 我們才有機會建言

就是加以勸言

那若是時時刻刻 自己都走在極端上

人家看到我們已經有討厭了

若這樣要如何互相溝通

無法溝通要如何能 將我們自己的自利利人

達到我們自己的 自利利人的目的呢

所以這是我的看法

還有什麼問題 大家有問題再提出來

 

提問:『師父吉祥,我想請問師父一下,像通常我們在打掃室外的時候,為了要把那個地掃得很乾淨,就會看到螞蟻,那就會想說我到底要不要掃這個地?那我不掃的話,地是髒的;那我掃又會掃到螞蟻…到底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謝謝師父』

 

<其他提問與內容,請觀看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