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並不是自然科學的世界觀,也不是形而上學的宇宙觀,而是最具體的日常生活現見法如實觀,因為只有如此,才能從無明的觀念中解脫出來,直到破除無明而生明。

破除無明而生明,是佛教徒終極的目的,因為破除無明就能得心解脫、慧解脫,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當然要破除無明而生明,除了學習八正道、修四念住,如實正觀五陰、六入處緣起法則和四聖諦等,才能真正的破除無明,否則就破除不了無明了。

但要破除無明之前先對十二緣起法則了解,然後培養內觀,如實觀察而達到如實知、如實見,只有如此,才能做到對無明所引生的欲貪生起厭患之心,因此破除無明而生明。』

 

阿含菩提道第15集

介紹「阿含」菩提道就不離「阿含經」,所以我們要介紹阿含菩提道時,第幾經我都還有選章,包括經文我都還有說出來,假使各位有懷疑我們自己能再去查證,這樣才不會偏離阿含菩提道。

摘要:

★★★五陰與五受陰的差別★★★

我們前集介紹到受的問題,其實這個受就是經由自我情緒反應,只要你有經由自我情緒反應,自然就會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生起,因為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就會愛,取,有,而且愛取有若生起,當今老死就會憂愁悲傷煩惱痛苦,未來也必定遭受到生死輪迴,因為憂愁悲傷煩惱痛苦,是來自於我見、我慢所引生的貪瞋痴,也就是說有貪瞋痴才有憂愁、悲傷、煩惱、痛苦。

如果是一位未聞正法,正觀五陰無常,苦,空,非我者,因為他的生活都不離我及我所有,所以就會不離五受陰的生活。

有受就有苦,所以佛陀才會說,諸受是苦諸受是重擔,應離諸受。如果任何人在生活中已經離諸受了,那麼那個人就是解脫的聖人了,由此可知斷諸受的重要性。

五陰與五受陰的差別,就是一種活在諸受中;一種是活在斷除諸受中,也就是沒有活在受的生活中,斷諸受者他的生活中只有色想行識就足夠了,這就是單純的沒有加入我見的五陰生活,所以就不會有貪瞋痴。

貪瞋癡是來自於我見我慢,一位未聞正法,正觀五陰無常,苦,空,非我的凡夫,他的生活都不離諸受,因為有我見我慢的緣故,因此而引生貪瞋痴,有貪瞋痴就會有憂愁、悲傷、煩惱、痛苦,引起今生不斷的生活在憂愁、悲傷、煩惱、痛苦中輪迴,身死命終未來也要遭受五道急速輪迴。

其實生命本質自然現象的生活,只要有色想行識就足夠了,不需要有受。色想行識的生活和色想行識的生活,有何不同呢?色想行識的生活是生命本質的自然現象,它沒有加入個人自我主觀;色想行識的生活是非生命本質的自然現象,因為它有加入個人的自我主觀在內,所以色想行識和色想行識是不同的。

如果我們再深入的說明,就是觸的想及行和受的想及行,有很大的差別哦,差別在那裡呢,就是觸的想及行的想沒有落入個人自我主觀;受的想以及受的行是有落入個人自我主觀,因此二種有很大的差別,對於這個問題只要修受念處圓滿的行者,就可親自如實知如實見此現象了,否則當然就不能如實知如實見生命本質以及非生命本質。

二項的差別在何處,也就是說五陰所指的就是色觸想行識,五受陰所指的就是色受想行識,單純五陰的生活是修行者要完成的終極目的,五受陰是一般未聞正法的凡人生活,一般未聞正法的凡人他的生活都不離自我,因此都充滿著欲愛,色愛,無色愛,所以就不離五受陰的生活了。

那麼完成四雙八士的聖者,當然他的生活只有色觸想行識,他不需要受,因此超越了欲界,色界,無色界的束縛

★★★因緣法和緣生法★★★

由以上的說明,大家靜慮思惟就可清楚知道,老死,生,有,取愛,受,觸,六入,名色,都是不離「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因緣法和緣生法,既然如此,老死,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那有可能是自生,他生,自他生或無因緣而生呢?

★才是符合事實,所以稱之為「正見」

如果說老死,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是自生,他生,自他生或無因而生,那麼當然就是邪見之論了,為什麼呢?因為於事不實的緣故,只有「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才是符合事實,所以稱之為「正見」。難怪佛陀會設立「正見」的名目,是不離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也就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的十二支因緣生因緣滅的法則。

緣起法則的支數,在雜因誦裡大約分為四種不同的說法,例如五支緣起,八支緣起,十支緣起,十二支緣起,也就是說佛陀對弟子契理契機的教說緣起法則,有時因緣的關係所以說十二支緣起,有時說十支緣起,有時說八支緣起,有時說五支緣起。

十二支緣起就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憂悲惱苦,這在《雜阿含經二八七,二九一等經》,就記載得很清楚。

十支緣起就是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憂愁悲傷煩惱痛苦,這記載在《雜阿含經二八八經》等。

八支緣起就是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憂愁悲傷煩惱痛苦,這記載在《雜阿含經三五二經》。

五支緣起就是愛,取,有生,老死憂愁悲傷煩惱痛苦,這記載在《雜阿含經二八五,二八六,二九一等經》。

在這五支緣起,八支緣起十支緣起,十二支緣起法則中,以五支緣起及十二支緣起佛陀所說的次數較普遍,也就是說佛陀所說的緣起支數,最多說到十二支最少說到五支。

十二支緣起中會引生諸惱苦的是在於無明,所以十二緣起,要斷諸苦就必須斷除無明而後才會生起明,任何人只要斷除無明而生起明,明就是智慧,就能獲得解脫諸惱苦。

★★佛陀對於斷無明特別著重於「如實正觀」★★

那麼如何斷無明呢?佛陀對於斷無明特別著重於如實正觀。如《雜阿含經第一經》等,為何斷無明著重於如實正觀呢,因為若沒有如實正觀就沒有如實知、如實見,假使沒有如實知、如實見就不可能淨信不疑,也就是說只有透過如實正觀,才能獲得正觀五陰,六入處等是無常,苦,空,非我的智慧,因而破除無明而生明。

任何人只要對於五陰六入處的緣起法則如實觀察,就會生起厭患由無明所生欲貪的禍患,因此而出離欲貪,斷除欲貪,如果不知道欲貪的禍患,哪有可能會發起出離欲貪之心呢,如果沒有發起出離欲貪之心,哪來斷除欲貪呢,所以味患離在阿含經中是時常出現的,由此可知味患離的重要性。

味就是欲貪,患就是知道欲貪會生起禍患,離就是斷除欲貪,所以在整個佛教的修行上,味患離這是一個重要的修行次第

★★如實正觀當然要有方法:四念住★★

想要如實正觀當然要有方法,這個方法就是苦滅道跡聖諦中的正念,離此就沒有其他方法可獲得正觀了。為什麼呢,因為苦滅道跡聖諦就是八正道,八正道中的正念就是四念住,如果離四念住的修行,那麼就不可能獲得正觀五陰無常,苦,空,非我,既然如此,哪來對五受陰生厭,離欲,放捨呢。

又如果沒有學習四念住正觀五陰者,即使可能也會對色身產生厭患,離欲,捨棄之心,但對於識就做不到,為什麼呢,因為色身容易發生老病死等變易現象,所以就容易對色身生起厭患,離棄,放捨之心,但對於識不容易發現它的增滅取捨現象,所以就不會對它產生厭患,離欲,捨棄之心,這又為什麼呢,那麼就是他長久以來愛惜這個識,執著這個識,只要有所得或有所取時,就說這識是我,這識是我所有我在識中,或識在我之中,所以未聞正法的凡夫,無法對識生起厭患,離欲,捨棄之心,也就是說他對識的認識不夠,所以誤認為識是我和我所有,自然而然他對於識就不會厭患,離欲,捨棄。

對於一位未聞正法的凡夫,寧願讓他認為色身是我,色身是我的,千萬也不可讓他執著識是我,識是我的,為什麼呢,因為色身在人世間,雖然有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於百年等,如果善於照顧,調理有時會更久;但是識日夜瞬間不斷變化,忽生忽滅就像獼猴在樹林間遊玩一樣,到處攀捉林木,片刻之間捉這枝,放掉那枝,又放掉這枝,捉另外那枝樹枝,識也就像這樣不斷地變易生滅。

多聞聖弟子對於一切緣起的事象,應善加思惟觀察,所謂依快樂觸的因緣就會生起快樂的感受,當快樂的感受生起時,就要如實的觀察到當下快樂的感受;當快樂的觸消失時,那麼由觸所生的快樂感受,也會息滅,靜止清涼,寂滅,不生,就像這樣,多聞的聖弟子對於愛染色就會生起厭離,對於受想行識也會生起厭離,由於厭離色受想行識的緣故,所以就不會對色受想行識愛樂,不愛樂所以就會獲得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有關這部份請你看《雜阿含經二八九經》,內容有記載得很清楚。

由以上經文所說就很清楚的知道,要斷無明而生明,必須如實正觀五陰,六入處的緣起法則,如經文中佛陀說,多聞聖弟子於諸緣起善思惟觀察,所謂樂觸緣生樂受,樂受覺時如實知樂受覺,彼樂觸滅,樂觸因緣生受亦滅,自然就會厭離對五陰,六入處等的愛樂,因為斷除對五陰,六入處等愛樂的緣故,因此就會獲得解脫,解脫知見,我再生煩惱的因緣已滅盡就是「我生已盡」;究竟清淨梵行已經建立也就是經文中所說的「梵行已立」;應知,應斷,應證,應修都已經完成,就是經文中所說的「所作已作」;自己知道今生斷諸惱苦,未來不需要遭受生死輪迴,這就是經中所說的「自知不受後有」。

在《雜阿含經二八九經》中有談到,應對五陰,六入處的緣起如實正觀之事,有一個值得大家注意的就是,佛陀慎重地提醒,對於未聞正法的凡夫,寧願讓他們認為色身是我,色身是我的,千萬也不可讓他們執著識是我,識是我的,為什麼呢?

因為色身在世間或有幾十年或幾百年,如果善於照顧調理甚至會更久,而人人總是都會體驗到這種身體老病死變易所生的痛苦,因此自然就會想要厭離此色身,因而離欲,滅盡對色身的執著。

如果誤認為識是我,識是我的,那麼要讓他厭離識就困難了,為什麼呢?因為識於日夜時時刻刻剎那不停的轉變,不斷的變易生滅,就像獼猴在森林中捉樹枝遊戲,玩耍就對了,片刻之間,從這枝樹枝到另外別枝樹枝,不停的攀著樹枝跑來跑去而沒有停止,假使沒有聽聞正法實踐四念住的行者,是無法發現識的現象,因此對一位未聞正法的凡夫,若讓他誤認識是我,是我所有,那麼就永遠不能對識生厭,離欲,滅盡;如果不能對識生厭,離欲,滅盡,那麼就不可能止息惱苦

有人擁有人緣,因為他過去世所結的善緣,以及當今的種種的因緣吧,所以他的人緣就很好,但他不願意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實踐四念住,因此由自我主觀的自我解讀識,誤認識,並將此錯誤觀念教導於他人,不但害了自己也不知害了多少人斷了慧命,實在可憐又可惜,難免佛陀說不要經典記載就信以為真,應當要去細察,所說的是否善,是否對開法眼證聖果斷惱苦有幫助,是不是真的在生活當中會斷諸惱苦,否則我們就不要經典所寫的就信以為真了,葛拉瑪經說得很清楚

如果有人學習四念住,那麼當然就能對五陰,六入處如實正觀,因而斷除無明。也就是說,如果要斷除無明,若沒有如實正觀五陰,六入處的緣起真相,那麼是斷不了無明的,既然斷不了無明,那麼就永遠斷不了苦,為什麼呢,因為一切苦都是由於無明覆蓋而生起的,如果斷除無明而生明,那麼當然就會生活在正見中,因此不可能會造作諸苦,所以十二支緣起法則的修行主要就是斷無明,其實佛教的修行主要是斷無明而生明,因為若不斷無明,一切愛取有憂悲惱苦就無法斷除了,假使無明斷除一切愛取有憂悲惱苦就斷除了。

既然如此,為何佛陀會說十支緣起八支緣起,五支緣起呢,因為契理契機之故,也就是說,有時弟子所問的問題只有需要說十支緣起,那麼那個因緣佛陀就說十支緣起,其他說八支緣起,五支緣起也是同樣的道理,可以這樣說,十支緣起,八支緣起,五支緣起就是十二支緣起的簡說,為何我會這樣說呢,因為如果無明斷,那麼其他苦集的因緣就全部斷除了,既然苦集的因緣全部斷除了,那麼就能徹底的息滅貪瞋痴,獲得涅槃。

★★★破除無明而生明,是佛教徒終極的目的★★★

由此可知,佛教的修行斷無明是主要的目標,但要斷除無明,當然先要了解十二緣起法則,然後對五陰,六入處,四聖諦等的緣起法則如實觀察,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的了解斷無明的重要性,因而以正念正智斷無明

在佛陀的教法中並沒有純粹的無因無緣自生法,而是都要有因有緣而集;有因有緣而滅之法。因此佛教並不是自然科學的世界觀,也不是形而上學的宇宙觀,而是最具體的日常生活現見法如實觀,因為只有如此,才能從無明的觀念中解脫出來,直到破除無明而生明。

破除無明而生明,是佛教徒終極的目的哦,因為破除無明就能得心解脫、慧解脫,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當然要破除無明而生明,除了學習八正道、修四念住,如實正觀五陰、六入處緣起法則和四聖諦等,才能真正的破除無明,否則就破除不了無明了。

但要破除無明之前先對十二緣起法則了解,然後培養內觀,如實觀察而達到如實知、如實見,只有如此,才能做到對無明所引生的欲貪生起厭患之心,因此破除無明而生明。

事實上,十二支緣起法則是佛教學說的總根源,因此不如實知十二因緣法則,那麼就不可能正觀五陰、六入處等的,集,滅,滅道跡;味,患,離了。也就是說,若要如實正觀五陰、六入處、十八界等事,若偏離十二支緣起那麼就不是正觀了,所以十二因緣法則就是佛教學說的總根源。

★★★緣起法則是很單純的,因為它和生活有關★★★

十二因緣法則主要是說明人生惱苦的原因,以及如何解脫惱苦的原理,所以說若偏離十二因緣法則的觀念,那麼就斷不了苦了。

十二因緣本來是說明人生苦的原因,以及滅苦的原理,既然如此,那麼十二因緣法則就離不開生活中的緣起了。十二緣起法則對一般沒有聽聞正法的人來說,是一種難解難知的學說之一,為什麼呢?因為十二緣起法則和一般因果論等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一般人所接收的資訊都是因果論的思想,所以要了解緣起法則就會感覺很困難其實緣起法則是很單純的,因為它和生活有關,所以要了解緣起法則並不困難。

★罩上複雜又神秘的面紗★

但是有些人就偏離了生活中的十二緣起,而專門研究一些玄學化或庸俗化的因果論,錯認這就是佛陀所說的十二緣起法則,也因為如此,將單純的十二因緣法則罩上複雜又神秘的面紗了,甚至各宗各派也各自提出一套因果理論的分析法,以為這就是佛陀所說的緣起法則。例如龍樹的性空緣起;唯識宗的唯識緣起,也就是說阿賴耶識就對了;華嚴宗的無盡緣起;法華宗的真如緣起;甚至還有業感緣起,三世緣起,新興教派的庸俗緣起乃至法界緣起說等等。

其實一般的因果理論並非是佛陀所說的緣起法則,因為佛陀所說的緣起法則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也就是所謂的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在《雜阿含經二九六經》中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因緣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緣起法,就是此有故彼有;緣生法就是無明緣行乃至老死憂愁悲傷煩惱苦集。

★不會偏離正見而說緣起法則★

這因緣法與緣生法,不管如來出世或未出世,皆住於法界,但如來成正等正覺之後,此法才經由佛陀開示顯發於世,多聞聖弟子於因緣法與緣生法應當如實知,完善的觀察,如果對於因緣法與緣生法如實正知,完善的觀察,就不會想要求得知道前生前世就對了,說我過去世是有還是無呢,我過去世是哪一類的眾生呢,我過去世是如何呢,也不想要去追求了解知道未來生,說我於未來世是還有存在與否呢,或是不存在了呢,未來世如果還有存在是屬於哪一類的眾生呢,我又會怎樣呢,因為這些都是對於因緣法則或緣生法則不如實知的緣故,所以才會生起凡夫的見解,既然有凡夫的見解就會被它所繫縛,也就是被自我的觀念所繫縛,被眾生見解所繫縛,被壽命見解所繫縛,被禁忌及吉慶見解所繫縛,如果將種種不真實的見解全部斷除,將一切根本的錯誤觀念都斷除,就如砍斷樹根的道理一樣,在未來成就不生之法,例如一棵樹木將樹根砍斷,那麼它就不會發芽了,道理相同,這就叫做多聞聖弟子對於因緣法,緣生法上,有如實的正知,對於因緣法則及緣生法則,善於理解,善於觀察善於修行學習,善入。

以上經文已經明確的說明因緣法和緣生法,因緣法就是此有故彼有,緣生法就是無明緣行,乃至緣老死憂愁悲傷煩惱痛苦就聚集,如果對於因緣法以及緣生法能如實知者,那麼他就不會偏離正見而說緣起法則了,為何會偏離正見而說緣起法則呢,因為對因緣法與緣生法不如實正知的緣故,所以才會偏離正見而說緣起法,前面已經有介紹過,佛陀設立正見的名目,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也就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十二因緣法則是佛教學說的總根源,因此在佛陀的教法中,都不離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原則,這才是符合正見的說法,為何這樣呢,因為於事有實的緣故,如果所說的一切法偏離了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原則,那麼當然就不是正見了,為何會這樣呢,因為於事不實的緣故,佛陀對於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緣起緣滅法則,為何只有談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呢,難道世間其他一切種種現象不是都不離緣起緣滅法則嗎,因為了解世間一切種種現象都不離緣起緣滅法則。

★★★★★佛陀不談論與滅苦無關的★★★★★

所以佛陀對於世間一切種種現象的緣起緣滅,只要與究竟滅苦無關,他就不要談論,因為佛陀最主要是他修行的目的就是滅苦,所以離開了無明,行,識,乃至老死憂悲惱苦之外的一切緣起法則,都和滅苦無關,所以佛陀就不談任何與苦,苦集,苦滅,苦滅道跡無關的話題了。佛陀自稱自己一向所教導的,就是知苦的本質和苦的息滅,既然佛陀所教導之法就是知苦的本質和苦的息滅,那麼當然所說的法,就和認識世間一切種種現象就無關係了

想要獲得苦的本質和苦的息滅,當然就要不離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的十二支緣起緣滅法則,離此就沒有別法可言了。

也就是說,世間上種種現象雖然不離緣起緣滅法則,但因為對了解苦的本質,和苦滅,苦集,苦滅道跡聖諦無幫助,所以佛陀就不需要去議論與苦集滅道無關的俗諦了

十二緣起法則為何和苦的本質,苦集與苦滅的本質有關係呢,因為苦的本質是來自於無明,由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愁悲傷煩惱痛苦就聚集起來了。所以了解十二緣起就了解苦的本質;如果無明滅,因此由無明所引生的行為也就滅,乃至愛,取,有,生,老死憂愁悲傷煩惱痛苦聚集就滅除了,這就是苦滅的真理。

一般的說法都將十二緣起稱為流轉門,十二緣滅稱為還滅門,也可以這樣說,十二緣起法則就是未聞正法凡人的生活本質,因此屬於俗諦,世俗真理;十二緣滅法則就是佛陀聲聞弟子智慧的生活,因此屬於聖諦。

★緣起法不難,最難就是以自我主觀依文解義

因緣法則與緣生法則的了解,其實並不是很困難,最難就是以自我主觀依文解義,加上他沒有親近了解十二緣起的善知識,因此他要真正了解緣起法則就很困難了

此有故彼有就是因緣法;此生故彼生就是緣生法。也就是說有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都是依此有故彼有的因緣法則;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就是此生故彼生的緣生法則。

如果用十二支緣起法則來說,因緣法和緣生法就是,因為有無明所以才有無明的行為,因為有無明的行為所以才會對識無明,因為對識無明,所以才會對名色無明,因為對名色無明,所以才會對六入處無明,因為對六入處無明,所以才會有由無明引生的觸,因為有無明引生的觸所以才會有由無明引生的受,因為有無明的受所以才會生愛,因為有愛,所以才會有取,因為有取所以才會有欲有,色有,無色有,因為是欲有,色有,無色有生,所以老死就會憂愁悲傷煩惱痛苦聚集起來了。也就是說有無明為因,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為緣,所以這個純粹的大苦就聚集起來了,這就叫做因緣法。

什麼是緣生法呢,緣生法也是不離十二支緣起法則,這種緣生的法則就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種法則,這種法則不論是佛陀出現於世間,或者沒有佛陀出現於世間,這個法則都是存在於法界中,只是佛陀無師自覺察到這個法則,然後為人講說而開示顯發此義,如果緣生法則以此生故彼生來說,就是因為有這個生起才會有那個生起,也就是無明生起了所以無明的行為也就生起了,乃至老死憂愁悲傷煩惱痛苦就這麼聚集起來了。

緣起法涵蓋因緣法和緣生法,因為因緣法是緣起法的法則,緣生法是著重在待緣而生的特性。時間到了,今天說到這裡,有因緣下集再見,感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