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文詞名相或能以文詞名相解說,都不是對真理的親身體驗,因此依文解義容易產生偏差』

『不管修行與否,老病死都是自然現象,差別就是有修行的人,老病死時他不會憂愁,悲傷,煩惱,痛苦;沒有修行的人就會憂愁,悲傷,煩惱,痛苦』

阿含菩提道第13集

 

摘要

★★隨著正確的地圖走,才能到達正確的目的地★★

前集介紹到對滅苦之道的方法假使錯誤,當然就滅不了苦,例如我們要去台北,結果地圖畫的是往高雄,當然你會往高雄不會往台北,所以道路若知道得詳細清楚,我們跟著道路走就會到達目的地;但若是不了解的人,他所畫出來的圖就是不對的,我們隨著不對的圖走,當然就不能到達我們的目的地。所以要滅諸惱苦一定要有正確的滅諸惱苦的方法,否則雖然你很認真,但也是滅不了苦,佛陀未成佛之前的修行過程中,他參訪過很多宗教家,但發現他們的見解不是常見就是斷見,其實現在所有自稱佛教徒,所說的法義若不是常見就是斷見,這就等於當初佛陀未完成正等正覺之前所參學的外道宗教家一樣,我們想就知道。

★生命的現象本質的自然法則★

佛陀發現他所參學的,若不是常見就是斷見,因此放下一切推測而如實正觀身心,正觀身心當然就是,為什麼會有老死乃至無明,發現到生命的現象本質只有「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自然法則。

例如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要素組成的,有生命就會有感覺(感覺就是觸,因為說觸,大多數人較不了解,我都盡量用白話讓人家聽懂為主),所以感覺就是觸,感覺是由知覺(知覺就是識而生起的,如佛陀說觸之集是識之集),如果沒有識的知覺,那就不可能有觸(感覺)。也就是說,沒有識就沒有觸,套用「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來說觸,就是因為有識,所以才會有觸,因為識的生起所以才會有觸的生起;若沒有識就沒有觸,識滅了,所以觸也滅了,有識才會有觸,這是自然法則。

這些自然法則人人在生活中,不管你是否有修行都是可現見的,現見就是會親自經驗到的,甚至修受念住的行者,就能很清晰的覺察到觸之集就是識之集的過程

★★想是腦的一部份功能作用★★

在生命中只有觸是不夠的,還要有想來協助才能分別一切是或非,沒有想的分別怎麼知道這是或非呢、究竟法或非究竟法、危險或沒有危險等等,所以這都是來自於想。想是腦的一部份功能作用,因此想是物質界之一,當然想有想的因緣而不是無因自生,一般沒有培養內觀的人,因為觀察不到想之集,所以就誤以為想是無因自生的,佛陀說想之集是觸之集,由此可知,想是有想的因緣而不是無因無緣自生想。

★心念住★

其實要真正掌握一切想,必須學習心念住,否則是無法完全如實知、如實見想及想的本質及過程,若是沒有學習過心念住的人,都會誤解他的起心動念都已經很清楚,其實學習心念住未滿足的人,所發現到的起心動念都是很粗糙的,要觀察到微細的起心動念,只有學習心念住滿足者才能做到。

所以一般未聽聞正法的凡夫,或是對於受念住、心念住未學習的人,都會自己自誇誤認為他每個起心動念都清楚,其實他發現的起心動念是非常粗糙的,因為他的觀察力不夠,就誤認為他已經每個起心動念都觀察清楚,假使他學過受念住和心念住,就會發現在受念住的觀察起心動念,和心念住的觀察起心動念就有差別,何況沒有學受念住和心念住的人,為什麼他有辦法將每個起心動念覺察清楚呢。

也就是說,沒有培養心念住的人,和有學習心念住的人相比,學習心念住的人他起心動念所觀察的,會比沒有學習心念住的人發現的起心動念更詳細,所以未完全心念住滿足的人,他所謂的起心動念都清楚,這是因為他覺察不到較微細的起心動念的緣故,並不是他有辦法將每個起心動念都觀察清楚。

==想、行==

套用「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來說,因為有觸,所以才會有想,因為觸生起了,所以才會有想生起,若沒有觸就沒有想,觸滅除了,所以想也滅了,有觸才會有想,這是自然法則,這是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的,所以佛陀才會說意思食滋養眾生。

行蘊就是身行、口行和意行,不管是身行、口行或意行都是有因有緣而生,不是無因無緣自己會生出行為,身行就是有身體的行為,口行就是口的行為,意行就是決策和意願等的行為,其實意念就是已經意行生起了,所以身行、口行都是物質界,大家都很了解。

★★★意行是身體中的物質界作用之一★★★

但意行有些人就會誤解不是物質界,而是身體中另有一股生命在主導行為,例如靈魂的主導或是種種的本性、自性、自我,其實這種觀念是因為對五蘊不了解的緣故才會誤解,其實意行的意念,意念是腦的一部份功能作用,而不是另有主導者,既然意行是腦一部份的功能作用,那意行就是身體中的物質界作用之一。

將行套用「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來說,因為有想就有行,想生起了,意行就生起,沒有想就沒有行想滅了,行也就滅了,雖然有身體存在但要有觸才會有想,有想才會有行,但觸必須要有觸之集,那麼觸之集就是識之集。

★身識★

既然如此,若沒有識,那觸,想,行也就沒有了,不只是觸,想,行沒有連生命也結束了,為何會這麼說呢,因為若沒有身識(就是知覺,剛才有說過識就是知覺),那等於生命已經不存在了,識,知覺雖然不是存在於身體中,但是身識的功能如果壞了,那麼身識的作用也就沒有了,既然身體沒有知覺作用,那等於身體已經壞死了,身體中具備有知覺的功能這就是身識,但要有身根碰到、撞到外境,身識才會生起,所以身體中並沒有躲個身識,也就是說身識的生起,是要身體碰到、撞到也就是對外境時,才產生身識的作用,而不是身體中本來就有識住在身體中,一般沒有內觀四念住者,往往都會誤解身體中有識住在其中,因此才會誤認為身死識不死,由識輪迴於未來世。如果能了解根,塵,識的道理,那就不會對識產生誤解了。

但要真正正觀識的本質,對識之集如實知如實見,必須不離內觀受念住才能做到,身識是身根碰到外境而生身識,所以身識是因緣和合法,而不是無因無緣自生識,身識有身識生起的因緣,將身識用最簡要來說,就是身體碰到外境那剎那的知覺就稱之為身識。

★★★眼根對色境,所產生出來的功能就是眼識★★★

正見就是於事有實,邪見就是於事不實,正見必須具備有因有緣而有集、有因有緣而滅的條件,否則都不是正見,以正常人的身體就是生命來說,有身體就具備有眼耳鼻舌身意六種器官功能,如果沒有身體的生命,那麼眼,耳,鼻,舌,身,意的器官功能就不存在了,雖然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六種器官功能,但如果眼,耳,鼻,舌,身,意的六種器官,沒有色境,聲境,香境,味境,觸境,法境做助緣,眼,耳,鼻,舌,身,意六種器官的功能,也無法開展出來的。

眼根對色境,耳根對聲境,鼻根對香境,舌根對味境,身根對外境,意根對法境時,所產生出來的功能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有眼識就是有眼睛的知覺,才會有由眼識所生起的觸就是感覺,有觸才會有想,有想才會有身行,口行,意行,這是生命的本質及其互動所生的結果,但一般未聞正法的凡人,對於生命本質及其互動關係不了解,沒有如實知、如實見,就是現觀,就會誤解肉體是我肉體是我所有,我在肉體中,肉體中有我,觸,想,行,識也是如是。

既然誤認色,觸,想,行是我,是我所有,就會對色,觸,想,行,識愛樂,執取,欲令如是,不欲令如是,所以在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氣,舌嚐味,身碰外境,意覺念之時,就會生起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在根,塵,識三事和合中就會生起觸,在觸中因為有自我的情緒反應,所以就會有苦受、樂受或不苦不樂受,有受的緣故,如果是苦受,瞋恨心就生起,隨之而排斥,如果是樂受或不苦不樂受就愛樂,有愛樂就會執取,有執取就會佔有,愛,取,有生起,老病死就會憂愁悲傷煩惱痛苦。

★★★對老病死不生起憂愁悲傷煩惱痛苦★★★

其實只要愛,取,有生起,不必等到老病死才會有憂愁悲傷煩惱痛苦,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愛,取,有生起,就會時時遭受到憂愁悲傷煩惱痛苦了。只是老病死的憂愁悲傷煩惱痛苦,是未正觀五陰者人人的共同點,所以才會以老病死來代表,但並不是正觀五陰者、開法眼證聖果的人就沒有老病死,只是他對老病死,不會生起憂愁悲傷煩惱痛苦而已。

所以不管是修行人與否,老病死都是自然現象,差別就是有修行的人,老病死時他不會憂愁,悲傷,煩惱,痛苦;沒有修行的人就會憂愁,悲傷,煩惱,痛苦,差別在哪裡呢?就是他有愛,取,有。若是愛取有生,老病死就會憂愁悲傷煩惱痛苦。

也就是說,憂愁悲傷煩惱痛苦,對一位未正觀五陰者來說,是時時都會產生的,不必等到老病死時才會有憂愁,悲傷,煩惱,痛苦,也因為如此,佛陀才會對憍陳如等五比丘說,此是苦、逼迫性你們要知道,我已知道,只要知道世間處處充滿憂愁悲傷煩惱痛苦,當然就會想要解脫苦,佛陀未出現之前,也就是世間還沒有出現佛陀之前,印度的六師外道等等,也一心想要滅苦,我看這不是印度的六師外道而已,全世界的任何一個人,都一心想要滅除憂愁悲傷煩惱痛苦,因此各自提出自宗的主張,但它們都不離身與命不異的常見論,或是身死命終就一死百了的斷滅論。

★★★緣起法則、四聖諦★★★

只有喬達摩悉達多,發現「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自然緣起緣滅法則,之後將它歸納整理出一條「苦,集,滅,道」四聖諦的道理教導於他人,因此他被稱為佛陀佛陀所發現的滅苦之道,主要是要經由正觀五陰的本質是無常,無常故苦,非我,非我所,因為只有如此,才會從過去色受想行識是我的邪見中解脫出來,過著無憂愁悲傷煩惱痛苦自在的生活。

《雜阿含經第一經》說,有一次,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那時,世尊對諸比丘說,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學習四念住才能正觀五陰★★★

由以上經文中已經說明,正觀五陰無常苦,空,非我的重要性了,要觀察五陰之前,先親近善知識了解五陰是需要的,了解五陰並非是如實正觀五陰,要正觀五陰當然必須學習四念住,只有學習四念住才能正觀五陰,獲得五陰無常,苦,空非我,非我所的如實知如實見,如果沒有學習四念住,所了解的五陰只是受限於文詞名相的了解,既然如此,那並非是如實正觀,如果了解文詞名相就等於了解五陰,那佛陀就沒有必要開示苦滅道跡聖諦了。

★★★了解文詞名相或者能以文詞名相解說,都不是對真理的親身體驗,因此依文解義容易產生偏差,何況文字若有錯誤,那依文解義當然就會產生錯誤,如果依錯誤的用詞來作錯誤的解說,那請問能獲得解脫嗎?★★★

當然文字名相對於不知正法的凡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除了口說之外如果沒有藉由文字或名相,那就沒有更好的表達意思方式。

也就是人與人之間溝通最好的有兩項,一項就是用嘴說一項就是用文字表達,除了這兩項之外其他並沒有較理想的,如此一來那就不可能獲得對佛法的初步了解,有了初步的了解,才能進一步的思惟、吸收、消化,然後依法的次第,就是法次法向完成四雙八士,這才是理性的修行佛法者。

佛陀教導弟子,沒有強求弟子要相信佛陀所說的每一句話,反而強調每個人應當自依法依,不以任何外在為歸依處。也就是說,滅諸惱苦唯一真正的歸依處,就是依靠真理(就是正法),依靠自己親證真理,此外就沒有其他可依靠的。善知識只是教導和鼓勵而已,不可能代替任何人修行或滅苦。

 

★★★正法的特色是「現見法,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覺」★★★

佛陀在世之時注重身教及言教,為避免依文解義產生誤解等,所以沒有使用任何文字,甚至佛陀在葛拉瑪經中也明確的說,不要經典記載就信以為真,應當思惟分析它是否合理實際,對開法眼、證聖果、滅諸惱苦是否有益,當然也不能僅藉由推理檢視的方式就完全接受信以為真,應當要親自從真理中體驗,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知道它是真理或非真理。

因為正法的特色是「現見法,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覺」,這在《雜阿含二一五經》中有記載得很清楚,不是只有一經而已,「現見法,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覺」,在阿含經中將近有幾十經。

★★★放下對一切文字的臆測、推理、暗示,如實實踐內觀四念住,培養正念、正知★★★

但要真正了解經典所記載的文字是對或錯,只有放下對一切文字的臆測、推理、暗示,如實實踐內觀四念住,培養正念、正知,完成正念正知就可如實知、如實見,生命的本質和非生命的本質,等到如實知、如實見,生命本質的現象和非生命本質的現象,自然就能分辨出經典中,文字記載的是對或錯,到了這個程度就不會依文解義,偏離正法而自己不知道

其實未親自體驗真理之前,對於經典記載或是他人傳說等,應當都要持保留的態度,等到經由親自體驗,知道何者是正法或非正法,是了義法或不了義法之後,那自然就不會有懷疑存在,否則存疑是正常的。

例如五陰本質是色,受,想,行,識,或色,觸,想,行,識等,後期佛教為何會偏離正法呢?因為沒有修四念住的緣故,所以才會誤解識等,因而演變成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其實只要是實修受念住的行者,那絕對不會誤解識,而誤認識為萬法唯識、識是人生前死後的主人翁,這都是對識不了解的緣故。佛陀一再的強調,識有識的集起原因,既然如此,集起識的因緣若消滅了,那識當然就消滅了,既然這樣哪有識是永遠不滅的道理呢。如果主張識是不滅,那就如外道所說身命與生命不異,因此身體死了那識的生命沒有死,這樣的主張者不是外道的常見論嗎。

 

<<☆☆想學習四念處嗎?慈蓮寺禪修報名資訊☆☆>>

 

 

 

★六根身,六識身,六觸身,六想身,六思身★

但若將識套用「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來說,有根及塵所以才會生識,因為根對塵所以識才生起,沒有根及塵就沒有識;根對塵滅了,識就滅了。

六根對六塵所生的識和五陰中的識是否相同呢?識的本質都是相同,因為我有說過識就是知覺或是覺知,可是不同的感官所生的識就不同,雖然根對塵產生種種不同的識,但識的生起不離色身,如果沒有色身識就不可能生起的。

色身涵蓋整個身體內及外,例如六根及受,想,行,識等,也都屬於色身的一部份,如果沒有色身,哪來六根呢;沒有六根,如何對六塵呢;沒有六根對六塵,哪來六識。所以佛陀說六根身,六識身,甚至六觸身,六想身,六思身。

雖然有色身存在,但沒有六根對六塵是沒有辦法生六識,因此識是六種器官所產生的功能作用,其實六種器官的功能作用,就已經涵蓋一切器官的功能作用了,例如如果沒有識,就沒有觸,若沒有觸就沒有想,若沒有想就沒有行,這些都是涵蓋在六識中,也是生命的本質相互作用的自然現象。

★非生命本質:就是由無明覆蓋、愛結束縛所引起★

離此生命本質,那就是由無明覆蓋、愛結束縛而生起的,例如受,愛,取,有,憂愁悲傷煩惱痛苦,這都不是生命的本質,這都是非生命的本質。什麼是非生命本質呢,就是由無明覆蓋、愛結束縛所引起,生命的本質是沒有受,愛,取,有,生憂愁悲傷煩惱痛苦,而之所以有受,愛,取,有,生憂愁悲傷煩惱痛苦,都是由於無明,誤認識與名色是我、我所有引起的。

受,愛,取,有,憂悲惱苦生並非生命本質,而是由於無明為因、渴愛為緣而引生起的,但要引生渴愛,當然不離由執著識所引生的,連生命本質的色觸想行,和識也都是不離識而起作用。以上兩者的差別,一個是生命的本質,一個是由無明覆蓋、愛結束縛的非生命的本質。

生命的本質或非生命的本質,都離不開識的作用,例如雖然有身體,但若沒有身體的知覺就是身識,哪來引生觸,想,行呢,所以佛陀才會說四識住,四識住的意思就是,識依色、受、想、行而住,其實在這裡受應該是觸,甚至於對於色觸想行四種的執著,都是由無明緣行,行緣識而起,如果有色,觸,想,行,但是沒有識,這是不可能的,如果他堅持說可能,那進一步追問他就說不清楚或越說越疑惑了。

若沒有色法的身體,那就沒有六根,沒有六根就對不了六塵,沒有六根對六塵那就產生不了六識,沒有六識就沒有觸想行。所以識,名色都是相依相緣的,如果想將名色與識分開那是不可能的,那名色與識是誰先誰後呢,名色與識就像三枝蘆草,互相協助而站立,缺一不可,既然如此,那三枝蘆草誰先誰後呢,我們來看《雜阿含經二八八經》,有一次,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那時,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訶拘絺羅都在耆闍崛山,…尊者摩訶拘絺羅回答,我用譬喻來說,如果有智慧的人,都會由譬喻而得以了解的,譬如三株蘆草將它們立於空地,要彼此不斷的相依持才能保持豎立,如果將三株蘆草中拿掉一株,那二株蘆草就不能豎立,如果拿去其中二株,剩下的一株也一樣不可能單獨的豎立在空地上,三株蘆草彼此一定要相依持才能保持豎立,同樣的道理,由於識因緣而有名色等事,也是一樣的彼此相依才能夠生長。…老死之厭患,離欲,滅盡,這就叫做法師;說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之厭患,離欲,滅盡,這就叫做法師,乃至於對識厭患,離欲,向於滅盡而行道的人,這就叫做法師;如果比丘對於老死能夠厭患,離欲,滅盡,不生起一切煩惱,心善解脫,這就叫做法師,乃至於對識能夠厭患,離欲,滅盡,不生起一切煩惱,心善解脫,這就叫做法師。時間到了,有因緣再見,感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