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有外在來操縱我們的輪迴,那麼這樣修行有用嗎?因為誤解輪迴是來自於外在,所以才會用祈求、拜拜等等,但是殊不知輪迴是來自於,自己無明為因、渴愛為緣所引生的輪迴,也因為這樣我們自己才有辦法主宰自己的輪迴,有辦法主宰自己的輪迴,修行才有效果。若是無法主宰輪迴,我們自己修行就沒有用了。』

『佛陀所發現的輪迴是生活中的輪迴,再由生活中的輪迴引生未來的輪迴,既然如此,輪迴並非真的無法驗證…例如以前所做的善或惡的行為,若遇到適當的助緣就會生起苦受或樂受,這都是屬於生活中的輪迴,也就是說現在之前所做的善,又想到以前所做的善,內心就生起快樂,這就是善的輪迴;現在之前所做過的惡,又想到就是助緣,那麼在此中就會再生起苦受,所以這都是屬於生活中的輪迴。佛陀說的輪迴是當下生活中的輪迴,這些生活中的輪迴,都不是信者則有、不信者則沒有的自由心證,而是人人都可在生活中經驗的現見輪迴。

阿含菩提道第11集  輪迴

『各位法友,安樂行否!未正念正知正觀五蘊者令生,已生者令增長廣大!』

(本集詳細說明輪迴,建議撥出50分鐘時間,靜下心來,聽聞解脫煩惱、生死輪迴之法義)

 

(本集詳細說明輪迴,值得撥出50分鐘空檔,靜下心來觀看講述,聽聞解脫煩惱、生死輪迴之法義)

 

 

摘要:

我們前集介紹到佛陀所說的一切之法,沒有離開我們的身心生命活動的現象,但是都要經由自己親自經驗,才知道佛陀所說的是否事實。

一般而言,對於輪迴的說法不離外在的主宰,或是這裡有未來就有的宿命論,但是佛陀所說的輪迴卻是都不離無明自作;如果說輪迴不是由自己無明所作,而由外在主宰等,那麼自己就無法主宰輪迴了。也就是說,一切輪迴都是由自己無明為因,渴愛為緣而生起的,並不是外在有任何主宰者操縱我們的輪迴,既然如此,那麼修行何用呢?也就是說,既然是有外在來操縱我們的輪迴,那麼這樣修行有用嗎?因為誤解輪迴是來自於外在,所以才會用祈求、拜拜等等,但是殊不知輪迴是來自於,自己無明為因、渴愛為緣所引生的輪迴,也因為這樣我們自己才有辦法主宰自己的輪迴,我們有辦法主宰我們自己的輪迴,修行才有效果,若是我們無法主宰輪迴我們自己修行就沒有用了,也因為輪迴是來自於無明,因此經過修行破除無明而生明之後,就自然斷除由無明所引生的生死輪迴了,也就是說佛法所說的輪迴是在此生命中可親自發現到的,而不是死後才有輪迴。

==偶然論、宿命論、唯心論==

換句話說,當生中若沒有輪迴,那麼死後才有輪迴,這種說法不就是無因無緣就有果的偶然論說嗎;如果當今有造作因,但不需要緣起就一定有果,那麼這種說法不是宿命論的說法嗎;又如果誤認為靈魂等的唯心論說,這不就是常論嗎。既然是偶然論,宿命論或靈魂的唯心論,那麼就都由不得自己來決定了,既然如此,那麼何必行善或修行呢。

佛陀所發現到的輪迴是有因有緣才有果,這就是緣起法則,如果有因,但沒有助緣,那麼也是成不了果的,只有如此,才能斷緣免遭受過去無明行為的果,也因為如此,才需要透過修八正道斷除無明而生明,既然斷無明而生明,那麼就不會造作苦因了,也會斷除過去無明所造之緣,因此就不必要再遭受輪迴,何況如果現今生活中沒有輪迴,死後才有輪迴,那不就變成偶然論了嗎。

其實未來輪迴都是由當今的輪迴所引生的,所以只要當今斷除輪迴,死後就沒有輪迴可言了,如佛陀說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也就是無明滅緣無明行為就滅,乃至愛取有滅,老病死所引生的輪迴也就滅了。

★★★佛陀說的輪迴,是現實生活中就能驗證的★★★

這種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輪迴,並不是一般宗教等神話的輪迴,而是生活中時時可自經驗到的,也就是說,佛陀所發現的輪迴是生活中的輪迴,再由生活中的輪迴引生未來的輪迴,既然如此,輪迴並非真的無法驗證。

當然不合真理的輪迴說法,是沒有可靠的依據,所以就由各人自由心證了,因此信者則有,不信者則無;但佛陀所說的輪迴,那麼就不會有信者則有,不信者則無的問題,為什麼呢?因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輪迴,是人人在生活中可經驗到的,所以沒有信則有,不信則沒有的問題。

例如以前所做的善或惡的行為,若遇到適當的助緣就會生起苦受或樂受,這都是屬於生活中的輪迴,也就是說現在之前所做的善,又想到以前所做的善,內心就生起快樂,這就是善的輪迴;現在之前所做過的惡,又想到就是助緣,那麼在此中就會再生起苦受,所以這都是屬於生活中的輪迴。佛陀說的輪迴是當下生活中的輪迴,這些生活中的輪迴,都不是信者則有、不信者則沒有的自由心證,而是人人都可在生活中經驗的現見輪迴。

也就是說,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愁悲傷煩惱苦聚集,這是一套完整的因緣法則,一般未聞正法的凡夫,他的生活中都不離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而憂愁悲傷煩惱痛苦的生活,只有多聞聖弟子,才能生活在斷無明而生明的生活中,這就是無明滅,行就滅,行滅,緣識就滅,識滅,緣名色就滅,名色滅,緣六入就滅,六入滅,緣觸就滅,觸滅,緣受就滅,受滅,緣愛就滅,愛滅,緣取就滅,取滅,緣有就滅,有滅,緣生就滅,生滅,緣老病死憂愁悲傷煩惱痛苦就滅了。

佛陀所發現的這些因緣法則與緣生法是如此如實,當然不是信者則有、不信者則沒有,而是不管你相信輪迴或是不相信輪迴,只要無明為因,渴愛為緣成熟了,那麼今生及未來必定都會遭受輪迴的。

因為誤解,才有種種的祈求、拜拜

輪迴事實上是自己的行為所做,而不是在自己的行為之外又有人在操控輪迴;但是這個自己的行為,並不是在我們的身心中有一個我在自己輪迴,而是因為不聽聞正法,所以由無明引生輪迴,既然由無明所作而引生輪迴,若這樣還有人能夠操縱我們的輪迴嗎?所以輪迴事實上是自己的行為所做,不是自己的行為之外有人會操縱我們的行為,這個問題一定要知道,因為誤解離開自己之外有人在操縱我們的輪迴,所以才有種種的祈求、拜拜,希望以後他操縱我們的輪迴,會操縱往較好的善道,其實這和實際並不相符,既然如此,我們就要知道,只有自己的行為輪迴,這樣自己在行為上自己能做主,要惡的輪迴或是善的輪迴,或是未來不要遭受輪迴,這都是由我們自己操縱,所以離開自己的行為之外,外在沒有一個可以操控我們的輪迴。既然如此,只要透過修行改掉自己的無明,自己的輪迴就止息了。

如果說輪迴是由外在主宰,那麼就不公平公正了,除此之外,物質界的輪迴也由不得人來主宰;只有觀念上的輪迴才能由自己主宰,善知識只是教導方法而已。

==物質界的輪迴;觀念上的輪迴==

什麼是物質界的輪迴呢?例如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動物或植物要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具備這些條件它才能生存。地界,水界,火界,風界不斷的變化,依賴地界,水界,風界,火界生存的動物或植物,也就不斷的變化輪迴,例如有種子從種子發芽成為大樹,由大樹開花結果成為種子,再由種子發芽成為大樹,這不就是物質界不斷的輪迴的現象嗎;例如我們人有生就有老死,可以主控我們有生不要老死嗎,不可能,因為這都是物質界的輪迴現象,我們就無法主宰。如果成熟的種子像剛才說的,如果成熟的種子得不到地水火風的助緣,那麼種子是成不了大樹的,所以植物也是有因有緣而生,有因有緣而滅,何況是動物呢,人也是屬於動物類之一,因為我們人的身小而腦大,以我們的身體和我們的腦來比例,我們人的身體小而腦大,和一般的動物來比,當然人的智商是比一般的動物還高,所以也只有人類才能從憂悲惱苦的生死輪迴中解脫出來,因為動物的身體很大不過牠的腦才一點點而已,所以牠沒有我們人的智商那麼好。

何況在我們的世間中有,沒有老師教、自發現緣起法則自證涅槃的佛陀,他是人,所以他所說的法義都是人能夠聽懂的,聽懂就能夠思考,能夠思考就可以加以觀察,進一步能斷除我們的無明。

人除了物質的輪迴還有觀念的輪迴,而觀念上的輪迴是來自於無明為因渴愛為緣而輪迴。其實人或其他的動物都有二種的輪迴,一種是屬於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四大所組成物質界的輪迴,一種是由無明為因渴愛為緣所造成的輪迴。物質界有物質界的輪迴因緣;而由錯誤觀念所引生的輪迴,是來自於無明為因渴愛為緣。

植物只有物質界的輪迴,但動物或人就有物質界和無明為因渴愛為緣的輪迴,只要是動物都具備色受想行識五蘊,這是指沒有聽聞正法的凡夫他的生活本質。

色是屬於物質界,受想行識是屬於物質界所展現的功能,這種由物質界所展現的功能稱為心法,物質界稱為色法,色法是單純由地水火風所組成的物質界,名法就是受想行識,這些受想行識是名法也被稱為心法。所以這些心法其實也是由物質所組成的,色法和名法二項的差別,色法只是單純的物質界,名法雖然也是屬物質界組成的,但具有和物質界不同的功能,例如受想行識等,也就是說色法和名法的差別就是,色法只是單純由地界,水界風界,火界所組成的物質界,但名法是感受、想、行為、知覺等的功能,由色受想行識五種的運作,這才能使生命維持運作,這是一般未聞正法凡夫的五受陰的生活。

當然要使生命不斷的存續,僅有五陰生活是不可能存在的,因為無論是物質或是受想行識的名法,都必須依靠食物才能不斷的長養,才能維持它的生存與運作,所以佛陀才會說摶食、觸食、思食、識食,色陰就要靠摶食維持生命,受想行識四陰依靠觸食、思食和識食來長養。

色陰有色陰和合的因緣,這些因緣不離地水火風四大要素,如果地水火風四大要素不調和,身體就會生病,嚴重者就會病死,但病死後並非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就滅除,而是地界歸地界,水界歸水界,火界歸火界,風界歸風界,只要因緣具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又會再形成另外一個生命,這就是物質界就是色法的輪迴。

在這物質界所組成的色法中,本來就自然有老病死的現象,只因為一般未聞正法的凡夫誤認色陰是我,是我的,如此無明無知渴愛色陰,因此愛取有生,以致老病死時就生起憂悲惱苦,有憂悲惱苦就會遭受未來生死輪迴,這都是建立在「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自然法則中,如果將無明滅除而生起明,明就是生起智慧,那麼就會斷除愛,取,有,既然若沒有愛,取,有,未來的生死輪迴就止息了,這都是建立在「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自然法則中。

有生命存在,當然需要觸食來滋養,如果沒有以觸食來滋養,那麼生命就活得沒有意義了,形同植物人一樣,所以佛陀才會說觸食可長養生命,有觸還要有思、想,否則雖然有生命存在,還是形同行屍走肉了,所以佛陀才會說生命需要思食來長養。一切觸,思,想都是來自於識,如果沒有識那來觸和思,想呢,所以佛陀才會說生活中需要識食來長養。

其實生命在色,觸,思,識的展轉中都是相依相緣的,只要欠缺其中一種,那麼在生命的運作中就出現困難,如果色,觸,思,識具備,生命就會保持正常運作,直到組成色法的四大出現問題,促使此期的生命結束為止,當此期生命結束之後,地界歸於地界,水界歸於水界火界歸於火界,風界歸於風界,這是一種自然法則的回歸現象,也就是所謂的「法爾如是」啊。但是一般未聞正法的凡夫,因為無明覆蓋,愛結所縛,所以還要遭受未來五道的急速輪迴,而未來五道的輪迴是來自於錯誤觀念所致,這種輪迴被稱之為心的輪迴,其實這種心的輪迴也就是無明為因渴愛為緣所引起,所以無論是身的輪迴,或者是由錯誤觀念所引起的輪迴,錯誤觀念引起的輪迴稱之為心的輪迴,都是在當今生命中就有輪迴了,不需要等到死後才輪迴;死後的輪迴也都由於有今生的輪迴,所留下來的習性(就是業),所以才有死後的輪迴,而不是今生沒有輪迴而會有死後的輪迴的道理。

當然由錯誤觀念所引生的輪迴,只要你斷除錯誤的觀念,斷除錯誤觀念就是斷除無明,而生起明(就是生起了正見),那麼由錯誤觀念所生起的輪迴就會止息了。所以如果說在世之時不斷除輪迴,想要等待死後才來斷除輪迴,那麼是不可能的啊。

輪迴是查無實據的宗教神話?

一般人誤以為輪迴是查無實據的宗教神話,然而實際上輪迴並非無法驗證,而是人人在生活中都可親自驗證的,因為佛陀所發現的輪迴是現見法,例如做了一件快樂的善事,後來又想到那件快樂的善事,內心又會生起快樂,這就是善的輪迴,這種善的輪迴是當生中人人都可親自經驗到的輪迴,這種善的輪迴哪來是查無實據呢,當今有此深刻善的輪迴的習性,此身死命終之後,因為有善業的緣故,只要遇到善緣就會輪迴於善天中,然後再由善天輪迴到人間,這種輪迴都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自然法則,惡的輪迴道理和善的輪迴道理是一樣的,差別就是惡的輪迴所得到的就是地獄,餓鬼,畜生之惡報,也就是說現今做一件不如法之事,只要想到那件不如法之事,內心就會生起煩惱不安,這就是當今的惡報輪迴,有了惡報的輪迴,此身死命終之後,因為惡業的緣故,只要惡緣成熟,就會輪迴於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中。

可以這樣說,只要出生為人,不管相信輪迴或不相信輪迴,除非經過修行成為三果聖者或斷除無明而生明,成為四果聖者才停止人,天地獄,餓鬼,畜生的五道輪迴,否則不管你相信輪迴或不相信輪迴,人人都必定遭受到五道的急速輪迴,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人人的生命都是來自於父精母卵的結合,經過出生到人間之後所學習的都不離我見及我慢,也就是所說的五受陰,因此就會對色受想行識五陰愛樂,欲貪,執著,希望這樣,不希望那樣,但一切現象都是因緣生滅法,所以就會引生今生憂悲惱苦的輪迴,有今生憂悲惱苦的輪迴緣故,未來也就因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緣故,因此身壞命終就會生於彼處,也就是說生到人間,如果不如實知苦集滅道者,今生必定遭受憂悲惱苦的輪迴,身死命終未來還會遭受五道的生死輪迴。

★當今的可以體驗到,那死後的輪迴呢?★

當今的輪迴人人都有體驗到,所以應當不要有懷疑,其實當今若體驗到,自己自然就不會懷疑了。但對於死後的輪迴,只有依據「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自然法則來推理,有些人當然就會產生懷疑,這是不是佛陀所說的呢?談論死後之事是否是無記呢?佛陀為何知道有關他人死後之去處,並且授記此人死後如何如何呢?有關這個問題,佛陀在世之時就已經有人有懷疑而問佛陀了,以下我們就來了解《雜阿含經一○五經》之後,這些懷疑自然就會消除。(詳細經文內容,附於文後註)

 ==世尊的授記(預言),是有依據的==

我們由以上《一○五經》的經文中所說,我們就不會再對佛陀,為死後的弟子授記之事而懷疑了,授記用較清楚來說就是預言,但是佛陀對弟子的授記,當然有他的依據,由以上的《一○五經》就說得很清楚,所以我們應該聽完《一○五經》的經文,就不會再有懷疑了,為什麼,因為佛陀已經清楚的說明,他對死後弟子授記的因緣是依據我慢未斷所說,而不是一般的怪力亂神無依無據胡言亂語,也就是說佛陀的授記都是依於「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因緣法則而說法,因此只要了解緣起法則者,自然就清楚死後如何了,而沒有了解緣起法則的人,那麼就不可能如實知死後如何了。

一般人都會誤解以為這裡有做過什麼行為,死後就會接受那種行為的果報;這裡若沒有做過那種行為,死後就不會有接受那種行為的果報,這種是宿命論。事實上並非如此,而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如果將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因緣生滅法則,誤以為這裡若有,死後就有這裡若無,死後就無,那麼就會如《雜阿含經一○五經》所說的第一種師了,然而一位了解緣起法則的人,當然他不會相信,這裡若有,死後就有這裡若無,死後就無的宿命論,因為他了解一切必須要有因有緣才有果的緣起法則,所以一般不了解的人都相信宿命論,但是會相信宿命論最主要他就是不了解緣起法則。

★非宿命論。有因、無緣,就不會生果

佛教不是說因果的宿命論,佛教所指的是有因、有緣才會生果,甚至有因、無緣就不會生果,這是佛教的特色,也因為佛教有這個特色,所以我們過去有造作種種的惡因,當今我們只要有聽聞正法,了解一切都是因緣生滅法之後,在我們的生命的生活中沒有一個我和我所有,因此過去所做的念頭生起來,只要我們不要加上一個我和我所有,所以自然他念頭生就滅了,所以就不需要再遭受未來的洗禮,所以我們只要自己有如此的正見的人,我們就沒有再給它助緣,既然沒有助緣,我們就不再遭受到過去所造之因的苦惱。時間到了,說到這裡,有因緣再見,感恩,謝謝!

 

《雜阿含經一○五經》這麼記載,有一次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那時有一位外道的出家人名叫仙尼,這位仙尼來到佛陀的住處拜訪佛陀,見到佛陀,向佛陀恭敬問訊後,就坐於一邊,然後他就問佛陀說,世尊,前幾天有沙門、婆羅門、遮羅迦(遊行僧)、出家人會集在希有講堂,作這樣的論說,富蘭那迦葉就是六師外道之一,是大眾的領袖,有五百位弟子前後圍繞地跟隨著他,在他的弟子中有極聰明的人也有較鈍根的人,然而遇到他們命終之後,富蘭那迦葉都不能為他的弟子記說,死後往生何處,又有末迦梨瞿舍利子,他就是無因論說之外道也是六師外道之一,是大眾的領袖,也有五百名弟子前後跟隨著他,他的弟子中有極聰明的人也有比較鈍根的人,然而遇到他們命終之後,末迦梨瞿舍利子都無法為他的弟子們記說,死後往生何處,像這樣的,有…他們各自都至少有五百名弟子前後跟隨,他們也都與富蘭那迦葉末迦梨瞿舍利子的情形一樣,不能記說弟子命終後往生何處。

沙門瞿曇(就是說佛陀,瞿曇就是佛陀他的世俗的一種名稱),你也是在他們的談論中,他們大眾都這麼說,沙門瞿曇也是大眾的領袖,他的弟子如果有人身死命終後,就會為往生的弟子記說,某人將往生在哪一個層次,某人將往生在哪個層次,就是說這個死掉往生於那個層次,這個死掉往生於這個層次,我以前生起了這種懷疑,為什麼沙門瞿曇您會得到這種法術呢?

佛陀對仙尼說,你不要感覺到懷疑,由於有迷惑的緣故,所以才會對那件事情起懷疑,仙尼,你應當要知道,有三種導師,是那三種呢,有一種導師他認為現在世的我是真實的,他能將他所知的事為人講說,但是他卻無法知道人死後的事情,也就是說人死後就一切都沒有了,因為他不知道死後之事,這是出於人世間的第一種導師;其次,仙尼又有一種導師,他認為現在世的我是真實的,命終之後也認為有一個真實的我,他能將所知的為人講說;再其次,仙尼,另有一種導師,他不認為現在世的我是真實的,也不認為命終之後的我是真實的。

仙尼,第一種導師認為現在世的我是真實的,就依照他所知為人講說的人,是斷滅的知見者;第二種導師認為今世後世的我都是真實的,就將他所知的為人講說,這是常見者;第三種導師不認為現在世的我是真實的,命終之後也不認為有一個真實的我,這就是如來應供,等正覺的說法,能夠在今生中斷除愛染,出離貪欲,滅盡執著到達涅槃寂靜。

仙尼又對佛陀說,世尊,我聽你所說就更增加疑惑不解了,佛陀就向仙尼說你應該會增長疑惑的,為什麼呢,因為這種是甚深之處,難以觀察到,難以了解,必須要有極深的觀察力才能到達此微妙的境界,也要有聰明及智慧的人才可了解,凡夫眾生之類是沒辦法以言語說明而知道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眾生長期以來處在無明中,所作所為都是不合正法的邪見,不合正法的堅持不合正法的追求,不合正法的貪欲緣故,仙尼對佛陀說,世尊,我從你這裡就是說我來這裡聽你說,已心得淨信了,希望世尊再為我說法,使我在此座位中獲得清淨的慧眼,佛陀就又對仙尼說我現在將為你說安樂之法,佛陀對仙尼說仙尼色是常呢,還是無常呢,仙尼就回答色是無常的,佛陀又問仙尼,仙尼,若是無常的是否是會帶來煩惱呢,仙尼回答說是會帶來煩惱的,佛陀又問仙尼,如果是變化無常會使人惱苦就是變易之法,那麼多聞的聖弟子可在這個當中,觀察到有實質的我,我所有,我在身體中身體中有我的情況嗎,仙尼回答不可能,世尊又接下去說,受想行識也是像這個道理一樣的,佛陀又問仙尼你的意思是如何呢,色是如來嗎,色就是說這個身體,仙尼回答說不是,世尊又問受想行識是如來嗎,仙尼回答說不是,佛陀又問仙尼說仙尼,離於色有如來嗎,離於受想行識有如來嗎,仙尼回答說不是,佛陀又問仙尼說仙尼,色中有如來嗎,受想行識中有如來嗎,仙尼回答說不是,佛陀又問仙尼,如來中有色嗎,如來中有受想行識嗎,仙尼回答說不是,佛陀又問,仙尼,非色非受想行識有如來嗎,仙尼回答說不是。

佛陀就對仙尼說,我那些弟子聽我所說的法,有些是不能完全通達了解真正的法義,因此而生起我慢,因為他們不能完全通達了解的緣故,所以不能斷除我慢,也因為我慢不斷滅的緣故,所以捨棄這五陰的身體之後,也就是此世身死命終之後,又會有繼之而來的五陰身相續而生,也就是說會不斷地一再轉生就對了,因為這樣的緣故仙尼,我就會預記而說,這個弟子身死命終後將會受生在何處,為什麼呢,因為他們都還有餘留我慢的緣故。

仙尼,我的弟子對我的說法能通達了解真正法義的人,由於他們對於諸我慢能如實知如實見,能如實知如實見的緣故,所以能斷除各種我慢,因為能斷除各種我慢的緣故,所以身死命終之後,就不會再相續而流轉於生死中了,仙尼,像這樣的弟子,我就無法預言記說,他們捨棄這五陰身體之後會受生到哪裡呢,為什麼呢,因為已經沒有任何因緣可用來預言記說的緣故,若一定要請我為他們記說,我就會這樣說,他已經斷除了各種的愛樂貪欲,永遠的脫離煩惱束縛,已具備正見的行為獲得究竟解脫,滅除一切生死輪迴的痛苦了。我從以前到現在時常說,我慢的過患,我慢之集起我慢的產生,我慢的生起,如果對於我慢能夠現觀如實知如實見,那麼各種生死輪迴的惱苦也就不會再生起了。

佛陀說此法時,仙尼這位外道的出家人,遠離了煩惱的塵垢獲得清淨法眼,當時這位外道的出家人已經知見正法獲得正法,斷除了各種的疑惑,他已經不需要他人的教示了,他也不必要經由他力的濟助而得度,就能在正法中,心得無所怖畏,這位仙尼的外道,從座位起來合掌稟告佛陀說,世尊我可以在正法中出家修行嗎,佛陀對這位仙尼說,你可以在正法中出家,接受具足戒成為比丘中的成員,那時仙尼在正法中出家後,就獨自在一處僻靜的地方努力修持而不懈怠,他如此正思惟,一位族姓出家的子弟他之所以要剃除髮和鬚,由正信而以俗家為非究竟歸處,而出家學道,修持清淨行是為了要如實知如實見正法,使自己親自體驗,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雜阿含經一○五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