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了解道理是無法斷諸惱苦的哦!只要用心去思惟,一般大眾都能了解緣起緣滅的道理。若是要現觀緣起緣滅的道理,斷諸無明而生明,斷諸惱苦,那麼就還要進一步學習八正道,實踐四念處,否則受限於道理的了解,是斷不了苦的。

也就是說佛陀所說的「先知法住、後證涅槃」,先了解道理之後要去實踐八正道,實踐八正道當然就沒有離開學習四念住。四念住就是八正道中的正念,所以修四念住必須要七覺支配合,因此修四念住就是修八正道,也是修七覺支,只有如此才能如實知、如實見,斷諸惱苦。』

『對真正真理的憑據,是來自於親自的體驗,假使有親自修四念住體驗的人,當然他就會發現,這個名詞用語是妥當或是不妥當…』

阿含菩提道 05

摘要:

==佛陀善巧契機契理解釋甚深難見的緣起法則==

我們前集介紹到佛陀在初成立教團之時,要讓人有信心實在說起來不容易,不過佛陀提倡人權平等主義,破除當時四種姓階級的制度,對前來求法的人都同樣慈悲喜捨的開示,而且所開示的內容用語簡要清楚,不像現在說的大多數都是文言文,或是很多佛教的專有名詞,這對一般來說是無法人人都能聽懂和接受的,因此對佛教弘法當然就有所障礙。

所以佛陀的用語非常的清楚,說給人聽懂,說的聽不懂我們就不需要說了,例如我有時要將一些佛教的專有名詞,用現在一般人都聽懂的言詞來說,實在要費很多腦筋哪,要說給人聽懂又清楚的。

緣起法則的道理雖然是甚深難了解,但經由佛陀的說明之後,一般人都能聽懂佛陀說什麼,因此就有辦法接受,加上佛陀不作不需要的分析,也不涉及形而上的玄學,形而上就是抽象,是抽象的玄談啦,凡是與開法眼證聖果,斷煩惱無關的話題,佛陀都視為戲論,戲論就是無記,而不要說這些無記事。也因為如此而受到信眾的接受,信眾來自於各階層,其中有貴族、富豪、知名外道,也包括士農工商奴僕及妓女等,可以說在社會任何高低階層的人,都有人接受佛法。

佛陀是一個正觀緣起法則而完成正等正覺的人,既然如此,緣起法則是完成佛道的條件,不管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以及佛陀的四雙八士弟子,也都需要經由這條緣起法則的道理而開啟法眼。開啟法眼就是見到緣起法則的道理,然後才有辦法證聖果斷除煩惱。

可以這樣說,緣起法則是一切事物生起與生存的法則,這些緣起緣滅的自然法則,不管佛陀發現或是沒有發現,此種緣起緣滅法則都是常住於法界中,如果不是佛陀發現將它顯現出來說給我們聽,是難以了解的,因此它是甚深難見。其實佛陀弘法四十五年中所說的,都是開示緣起法則的道理,因為佛陀善巧、契機契理的解釋,所以只要用心去思惟,一般大眾都能了解緣起緣滅的道理。

==只有了解道理是無法斷諸惱苦的哦==

但若是要現觀緣起緣滅的道理,斷諸無明而生明,斷諸惱苦,那麼就還要進一步學習八正道,實踐四念處,否則受限於道理的了解是斷不了苦的。也就是說佛陀所說的,先知法住、後證涅槃,先了解道理之後要去實踐八正道,實踐八正道當然就沒有離開學習四念住,四念住就是八正道中的正念,所以修四念住必須要七覺支配合,因此修四念住就是修八正道,也是修七覺支,只有如此才能如實知、如實見,斷諸惱苦,只有了解道理是無法斷諸惱苦的哦。

其實對緣起緣滅道理了解的人,應當都會進一步去學習八正道,實踐四念住,完成七覺支滿足,七覺支滿足,四念住滿足生明,斷諸惱苦。

例如說有,一位身體患病的人,他得知有一位醫生能治好他的病,不可能這位病人不去給那位醫生治療的,除非那位病人對那位醫生還存有懷疑,否則一定會去找那位醫生治療的。道理是一樣的,如果一位了解緣起緣滅的人,他一定會學習八正道,實踐四念住,因為只有如此才會從無明而生明,由明而斷諸惱苦,除非他不是真正的了解緣起緣滅的法則,他才不會想要去學習八正道,實踐四念住。

==有具體的滅苦集之道可行,而不是停留在理論上==

十二緣起緣滅的自然法則中,有具體的滅苦集之道可行,而不是停留在理論上,這是佛教偉大的智慧和其他哲學、宗教家不同之處,有關四聖諦與十二緣起緣滅是相通的,在阿含經中是有依據的,並不是我大願說的而已。

如《雜阿含經三五五經》,有一次,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那時世尊對諸比丘說,應當要覺知老死、覺知老死集,老死滅道跡,像如是,乃至應當要覺知行…

《雜阿含經三五五經》主要說明…(詳細請觀看講述)…佛陀將十二緣起緣滅和苦集滅道四聖諦結合說明,這是一套解行並重的完整法要,是從來沒有人發現到的智慧,只要人人實踐與四聖諦相關的八正道,必定能完成解脫諸苦的智慧,由智慧斷除諸煩惱。

大家要知道,若沒有智慧是斷不了苦啊,所以要斷苦,唯一的就是智慧,沒有智慧是斷不了苦的,只有十二緣起緣滅加四聖諦結合的智慧,才是究竟斷諸惱苦的智慧。

==四十四種智慧和七十七種智慧==

有種種數不完的智慧,但要獲得斷諸惱苦的智慧,那麼就不離佛陀所說的,四十四種智慧和七十七種智慧了,那麼什麼是四十四種智慧?我們來看《雜阿含經三五六經》…

在《雜阿含經三五七經》中又記載七十七種智慧…

其實佛陀所說的智慧都沒有離開十二緣起,剛才說十二緣起是通苦集滅道四聖諦,所以在《雜阿含經三五六經、三五七經》中所說的智慧,都不離十二緣起緣滅和四聖諦。

==進一步的正觀生命==

佛陀進一步的正觀生命,發現生命是由「色、覺、想、行、識」五種要素所組成的,但是一般凡夫的生活就是色”受”想行識。

生命是因緣生滅法,生命中沒有一個我以及我所有,既然生命沒有我及我所有,那麼就沒有煩惱這回事。但因為無明故,所以引起苦,為何無明會生起苦呢?因為「欲令如是、不欲令如是」的想要主宰一切,滿足自我欲望,但一切現象都是因緣和合法是無常變易性,不可能滿足欲望,因此就引生苦。

所以苦並非來自於生命本身,也並非是來自以於內外或偶然論的無因生,而是出自於無明所引生的。

佛陀詳細的說明,生命的本質是由「色覺想行識」組成的,因此「色覺想行識」被稱為五蘊或五陰,對色觸想行識的愛樂、讚歎、染著、堅住,就是五取蘊或五受陰。

五受陰是劉宋時期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的譯語,到了唐朝,玄奘譯師則譯為五取蘊。五受陰與五取蘊雖然名相不同,但是所代表的含義是指「領納」,也就是「納入」的意思;而取是執著的意思;陰和蘊是積聚的狀態。也就是說色觸想行識都是有因有緣積聚而生成的,所以色觸想行識是組成生命主要的因素,但生命的本質中沒有苦,只有神經反應的痛,不知者由痛引生苦,這叫做身受…(詳細請觀看講述)

☆☆有關為什麼經中都說五陰是色受想行識,我怎麼會說色觸想行識呢?有關這部份後面會解釋得很清楚。因為讓各位知道什麼是正觀五蘊,五陰及五受陰是不同的。

我們來看《雜阿含經五五經》,有一次佛陀住於波羅捺國的仙人住處鹿野苑,那時世尊對諸位比丘說,我現在要說明陰以及受陰之義,什麼叫做陰呢?若所有的諸色,不管是過去、未來、現在,不論是內或者是外…

由以上《雜阿含經五五經》中指出…(請觀看講述)

☆☆☆與滅除煩惱有關☆☆☆

既然這個蘊和陰是積聚為義,世間一切都是有因有緣所生、有因有緣所滅,為何佛陀會只有指這個五受陰呢?因為這才和我們煩惱、滅諸煩惱有關係,離開自己本身的生命本質的色覺想行識,或是由生命本質產生五受陰的色受想行識之外,與我們開法眼證聖果並沒有關係,所以佛陀才會只有指五受陰。

沒有聽聞正法的凡夫對五陰生起貪瞋癡,因此單純的五陰就變成五受陰,由五受陰接連不斷的陰陰相續;也就是說生命的本質是由色覺想行識五種要素組合的,但本身是沒有煩惱,煩惱是來自於色覺想行識五陰無明,因此對五陰生起貪瞋癡,所以單純的五陰才會成為煩惱的五受陰(色受想行識)。

五陰和五受陰的認識對於修行斷苦是很重要的,因為不知道五陰與五受陰的差別者,就會誤以為現世中不能斷苦,要等到死後或來世才能斷苦,因此才有人想要閉生死關,或是逃避到其他的世界去修行,將一切都寄託於未來世,因此而疏忽於當今修行的重要性,所以錯失修行的好機會。

大家要知道,五陰本身是沒有煩惱的,也就是說這個生命本質上是沒有煩惱的,煩惱是來自於錯誤觀念,所以這個錯誤觀念就是無明,因此才會產生根塵識三事和合生觸,由觸生受,由受生愛,由愛生取,由取生有,由有緣生,由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

雖然五陰與五受陰不同,但五陰與五受陰是不一不異,我們來看《雜阿含經五八經》,五八經這麼記載,我今請問世尊,世尊,陰即是受嗎,或者五陰乃異於受呢,佛陀回答比丘,不是五陰即是受也不是五陰異於受,對五陰有欲貪就是五受陰。

由《雜阿含經五八經》中所說,雖然五陰與五受陰不同,但五陰與五受陰是有密切相連的,因為若沒有五陰就不會有五受陰,當然有五陰但是不對五陰有欲貪,那麼也不會生起五受陰,若沒有五受陰就不會生起我見我慢等了。

我們來看《雜阿含經四五經》,有一次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那時世尊對諸比丘這麼說,有五受陰,哪五受陰呢,所謂色受陰,受受陰(這裡應該是覺受陰才對,不然哪有受受陰,所以這裡是覺,五陰是色覺…原因就是如此),想受陰,行受陰,識受陰,如果沙門,婆羅門見有我者,一切皆於此五受陰見我…

我們來看相當於《雜阿含經四五經》的《相應部經典》如何說,《相應部經典第三,第一,蘊相應》,爾時,世尊在舍衛城,乃至諸比丘一類之沙門,婆羅門,觀種種有我之觀見,彼等皆觀五取蘊,或觀其隨一,以何為五耶…

我們將漢譯《雜阿含經四五經》和《相應部經典三,第一,蘊相應》來對照,可發現兩種差別…

所以我們由以上二經的記載,不同是難免的,因為翻譯誤差或是校對不小心遺漏,就會如此,因此我建議各位法友,不要只有依文解義,若有疑惑的文詞,應該另外找別經來對照,以免依文解義而生誤差。

☆☆☆對真正真理的憑據,是來自於親自的體驗☆☆☆

但是最好是了解修行的方法和次第,然後拋開一切文字名相,實踐內觀四念住,只要你有內觀四念住培養正念正知,對色受想行識觀察清楚,一切就會又發現經中的記載到底是校對誤差沒有,或是文字的用詞有所不妥當呢,就一清二楚了。

所以可以這麼說,對真正真理的憑據,是來自於親自的體驗,假使有親自修四念住體驗的人,當然他就會發現,這個名詞用語是妥當或是不妥當,所以用的名詞若不妥當,有時一個字就差很多,像生命本質是色觸想行識,可是經典上所寫的是色受想行識,假使這個色受想行識,若是針對一般無聽聞正法凡夫來說,當然可以,不過一位佛陀和佛陀的四雙八士的聖弟子,不可能在生命的本質上有一個受在裡面,佛陀時常說諸受是苦、諸受是重擔,要遠離諸受。所以文字的問題我們應該要小心。

以上所談的,如果在觸中生起無明觸的緣故,所生起的應該是受而不是覺,因為覺的本身根本是無漏,就是說沒有煩惱就對了。

既然是無明的觸就會引生受,而不是單純的覺而已,單純的覺是來自於生命本質現象,落入受是來自於落入無明。這二項我們要釐清楚,實際上這在修受念處就一清二楚了,就沒有其他的爭議了。時間到了,說到這裡,有因緣下集再見,感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