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未聞佛法的凡夫,不知生命是無常、苦、無我,因此就執著色受想行識是我、我所,所以長久以來被憂愁、悲傷、煩惱痛苦所困,於是一生又一生的面對同樣的問題而循環,雖然人人都想要解決憂悲惱苦之事,但都疏忽於問題來自於「無明為因,渴愛為緣」,才會遭受憂愁、悲傷、煩惱痛苦,所以即使努力奮鬥,但憂愁、悲傷、煩惱痛苦,還是如影隨形,不斷的逼迫。

真真正正要離苦的人,若只是停留在一般的信仰,或是一般世間的哲學做研究和祭祀等,永遠都脫不了苦,為什麼呢?因為研究一般世俗的哲學和離苦沒有關係,只停留在一般的信仰和離苦沒有關係。苦有苦的原因,若是沒有了解苦的原因,當然我們就沒有能力離苦,要離苦一定要了解苦的原因,這是自然的現象。

要滅苦,自然而然他一定要去研究,苦是什麼原因生起的,了解苦是什麼原因生起的,我們才有辦法去滅除苦的原因,只要任何一個人,將苦的原因滅除,苦自然就滅除;可是要滅除苦的原因,也一定要知道怎麼滅苦,這樣才是如實的面對苦的問題,才能解脫苦。

世間上很多人也想離苦,可是出發點、研究的對象和動機,有時是不適當也不適合,也就是和滅苦無關、和苦集無關,所以才會非常努力,但結果沒有辦法獲得滅苦的效果,這都是因為他沒有親近善知識的緣故,佛陀這位善知識他自己已經從煩惱痛苦中解脫出來,既然如此我們按照佛陀教我們的方法做,人人必定都會斷離煩惱痛苦。

為什麼我們沒有這麼做呢,還要自己去忙,研究一輩子,自己還要停留在信仰中,所以這都是因為無明的緣故。假使是一位明的人,他就會如實按照佛陀所說,佛陀這麼說,我就這麼做,這樣我們就不會時常憂愁、悲傷、煩惱痛苦如影隨形。

所以這人人一定要具備,知道佛陀是從煩惱中解脫的人,只要我們親近他,我們必定會和佛陀一樣,只有這麼簡單的道理,自己千萬不要盲修瞎練土法煉鋼。』

阿含菩提道 02


摘要

==一分的努力就有一分的成果==

◎佛教中雖然有信仰但沒有怪力亂神,信仰並不代表就是學佛。學佛只有自依,就是依靠自己、法依、依靠正法律,如實依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不放逸的學習修行,一分的努力就有一分的成果。

◎我們將漢譯雜阿含經六五二經,和相應部根相應兩部來比對,就可了解只要依五根修行,修行到何種程度就成就到何種程度,佛陀已經說得這麼清楚了,任何在如來所發菩提心的人,只要依五根如實觀察,就會不起諸煩惱心得離欲解脫。

◎先了解如何修行五根這是需要的,否則佛陀就不會說一切皆以慧根為首、一切皆為慧根所攝受,也就是說要修行有修行的動機和目的,一個人想要修行一定有修行的動機和目的,否則就不可能會想修行,以下就來說明如何依次第修五根完成五根。

 

==為什麼要修行呢?==

◎首先要了解,為什麼要修行呢?就是我們的人生中充滿,有限性,不完美性,逼迫性危險性和變易性等種種的束縛,為了超越這種種的束縛,解脫一切諸苦,苦就是煩惱,過著無煩惱,清淨的生活,因此才需要修行。

 

==為何要選擇佛法修行呢?==

◎各個宗教有各個宗教修行的方法、修行的動機和修行的目的…修行的種類那麼多,為何我們要選擇佛法修行呢?我們都知道世間雖然有種種的善知識,但真正能教導解脫的善知識,只有佛陀和佛陀的聲聞弟子四雙八士僧伽,因此想要獲得當今解脫煩惱,未來免遭受生死輪迴,那只有選擇佛法才是最可靠的。

◎任何人未開法眼、證聖果之前都是凡夫,而佛陀也是一位由凡人透過修行而完成聖人的,不是佛陀出生後就是佛陀,既然佛陀能從凡人成為聖者,那任何一位凡人只要按照佛陀走過的道跡而行,當然也可從凡人成為和佛陀一樣的聖人,也因為如此,所以任何想解脫諸苦者,選擇佛法是最正確的。

◎如果佛陀本來就是佛陀,而我們是一位凡人,當然要完成和佛陀一樣的解脫,那就不可能做得到;但由於佛陀是由一位平凡人透過修行而成為佛陀,所以我們只要依止佛陀的教法修行,當然就會和佛陀的解脫相同,佛陀不是由宗教家所編造出來的神,而是二千五百多年前…

◎佛陀四十五年弘法設教的本懷,不為個人之利益,不以神靈自居,他自己承認他只是一位單純的人類,他沒有受到什麼神靈的指引,只有自依和法依,最後成為佛陀,所以佛陀並非會飛天、入地獄或海底,也沒有什麼他心通之類的測心術,更不可能有什麼分身的本事。

 

==佛陀設教的主要目的==

◎佛陀設教的主要目的,第一:解決現實人生當今的憂愁、悲傷、煩惱痛苦的問題,希望藉此超越未來生死輪迴的苦海,佛陀不談對現實人生滅苦毫無幫助的問題,例如十四無記之類,也就是說佛陀設教的本懷就是苦的止息,因此佛陀不談論任何與滅苦無關的話題,也不教導教派哲學或是信仰的體系,佛陀自稱他所教導的就是法,也就是自然法則,佛陀對於與解決苦無關的教條或空談玄妙沒興趣。

◎第二:破除迷信、偶像崇拜,提倡中道的生活。佛陀在菩提樹下所悟證的就是自然法則,所以這叫做緣起緣滅法則,在《雜阿含經三六九》這麼的記載…這樣的緣生法則修行者應勤禪思,有如太陽處天空普照於諸世間,能破除所有魔軍,覺知證得解脫諸結之智慧。

◎第三:佛陀提出中道緣起觀,導正六師外道等的邪見。《雜阿含經二九七經》,有一次,佛陀住在拘留搜的調牛聚落,那時,世尊對諸位比丘說…這叫做大空法經,由以上的經文中所說,一般人都會認為,命即是身,身即是命,如果是命即是身,身即是命,那麼身死命終之時,命也隨之滅除了,如果是這樣,那就一死百了,未來就沒有所謂輪迴果報的事情了,即然如此那就不需要修諸梵行了,有這種見解者就是屬於斷滅的邪見者。

◎如果誤認為命異身,生命異於身體,身體異於生命,也就等於承認身體之外,還有一個所謂的本靈、自性、本心等存在,如果是這樣,那就有一個不變的我存在了,既然如此那就不需要修梵行了,而有這種見解者,就是屬於有我靈魂論的邪見。

◎建立在「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十二緣起生滅法則上,則是中道之正見。

◎眾生的生命都是由父精母卵結合而來的,而組合此生命的要素,就是色,受,想,行,識。此色,受,想,行,識都是因緣所生、因緣所滅之法。因為有四大組合的色身生起的緣故,所以就有覺(就是神經反應),有覺,觸,有覺觸的緣故就有想,有想的緣故就有行,有行的緣故就有識,這一切都是因緣生滅法。

 

==只要有煩惱存在…都必定會遭受生死輪迴=

◎任何出生在此世間的人,如果沒有透過正法的修行,都充滿貪、瞋、掉悔、昏沉、疑,只要有貪、瞋、掉悔、昏沉、疑任何一種生起,就會蓋住智慧的生起,因此就開啟不了明的智慧,所以不管相信或不相信善惡之業報,只要有五蓋任何一蓋存在,此身死命終就會遭受未來果報,也就是說沒有透過正法修諸梵行者,人人都會有五蓋存在,因此不可能一死百了的。

◎只要有煩惱存在,不管相信或不相信未來有果報輪迴,都必定會遭受生死輪迴,因為這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自然法則

◎也就是,說出生為人,在人類的生活中所學習的一切,都不離我和我所,因此未證三果或四果聖者,貪、瞋、癡都是存在的,所以當生中,善惡輪迴從不間斷,即使此身死命終或未來,也必定遭受生死輪迴,除非在今世已證得三果成為三果的聖者…

◎我們來看《雜阿含經十三經》如何說,有一次,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那時,世尊對諸位比丘說,假若眾生對於色陰不味著,就不會染著於色陰,但因為眾生對於色陰味著之故,所以才會產生貪著,像如是的道理一樣…

◎由以上經文說明可知,如果對於色受想行識五陰不如實知,因而無明貪著、愛染,愛染就會產生煩惱之禍患,如果能出離對於色受想行識的愛染貪著,就能獲得解脫一切束縛。

◎也就是說,色受想行識本身是沒有煩惱等的禍患,只因為對於色受想行識無明,不能如實知真相,所以不是排斥就是愛樂、貪著,以致產生煩惱禍患的束縛,如果能夠對於色受想行識如實知真理,因而出離對於色受想行識的排斥或愛染、貪著,就能獲得解脫一切煩惱的束縛。

◎既然如此,請問一般沒有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內正思惟,然後按照法次法向修行的人,能如實知色,受,想,行,識的真相嗎?能夠不愛樂、貪著嗎?

 

☆☆☆受與觸的差別☆☆☆

◎「色、受、想、行、識」,在此中說的受,就是說覺或是說觸都可以,因為受是有落入我和我所有才有受,所以佛陀說色受想行識,這是對一般凡夫所說,若是一位完成聖者,他只有色、”觸”、想、行、識的生活就足夠,所以他就沒有受。有受就有煩惱,沒有受就沒有煩惱,這問題我在此順便釐清一下。

 

==非滿足欲貪==

◎佛陀不是教導人們如何得心應手的滿足欲貪,而是教導如何滅欲貪、斷煩惱,這是想要學習佛法的人,首先必須明白的一件重大課程,否則就會掛著佛教修行的招牌,而行一些與佛法無關之事,自誤誤人,渾然不知。

◎而一位不是為了滅苦而修行的人,他的出發點本來就有錯誤,所以就會不斷的增長我見和我慢,既然如此那能獲得佛法的利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