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的人很喜愛珠寶金銀財產,你把珠寶金銀財產和生命兩種來比較,當然大家會選擇生命。沒有那麼笨的人他不要生命而要選擇金銀珠寶財產。既然這樣,我們對色受想行識五陰若能放下,不會執著,當然離開身心以外就沒有什麼值得讓我們執著的,這才是佛教修行內觀五陰的重要性。』

 

三十七道品簡介第十集

摘要(1):

◎各位法友,一位修行者應該具備有「珍惜生命 活在當下 鬆柔明覺 正念正知 開啟智慧 斷除煩惱」,這就是修行上應該人人具備都要去做的。修行必須要有次第,沒有次第則無法進道上昇。

◎前集講受念處,最主要就是要觀察受的緣起,在佛教的修行中緣起是很重要的,佛陀也因為沒有老師教自發現緣起法則,因此被稱之為佛陀。

◎我們是佛陀的聲聞弟子,緣起法則的重要性我們應該要知道,為什麼呢?你沒有見緣起,就沒有辦法如實知見無常的本質,若沒有見緣起,以一般的概念說無常,這不是修行者的本質。

◎如果只體驗到現象界的生滅,並不是見緣起。因為只見生滅的現象,並沒有見集滅,沒有見集滅的現象,就無法和四聖諦相應。

◎佛陀一再說得很清楚:世間禪定和出世間禪定、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它的界線就是在是否有與四聖諦相應。所以你沒有見集滅,就沒有辦法和四聖諦相應。

◎如果說只有見生滅而推斷一切是無常,這和如實知集滅的無常生滅法則是不同的。這種現象很多人不了解,因此特別要注意,不要把相似像法誤以為是佛法。

◎觸是來自於根塵識三事和合,沒有觸就沒有受,觸就是感覺。有感覺合意就是樂受,不合意就是苦受,所以我們受念處第二階,也是要如實觀察根塵識三事和合觸,然後受整個過程都要如實觀察清楚,這才是第二階學習工作完成了。

◎那麼如何學習受滅呢?學習受滅就是學習覺知觸滅則受滅。學習觸滅則受滅的要領,就是從六根中學習…

◎例如以眼根對色塵生眼識來說,將眼睛張開,學習眼根對色塵生眼識的如實觀察。有關如何觀察的細節,在禪修中指導老師會為我們教得很清楚,在這個地方我如果再說下去,時間會花很多在這個地方。(參加慈蓮寺舉辦的『四念處密集禪修』)



摘要(2):

◎為什麼佛陀會說一切就是十二入處呢?有五陰和合的身心,就有六根的器官,可是五陰及眼耳鼻舌身意六種器官,本來都是精神與物質的作用產生的功能,所以它是沒有苦的存在,就是沒有煩惱的存在,苦就是煩惱,它們只是物質,只因為根觸塵,因此產生神經系統的反應。

◎簡單說就是六種器官的功能產生反應作用,這種神經系統的反應只是痛,沒有所謂的苦。苦就是煩惱,因為有肉體當然就有神經系統,肉體和神經系統都是物質界,一項是看得到,一項是看不到的物質界。

◎所以這有一種自然的反應,也就是說神經系統的反應,這是很正常和自然的,但這裡面本來沒煩惱,所以佛陀才說五陰本身沒煩惱,沒有苦就對了。

◎苦是來自於無常故苦,無常故苦要注意,並不是無常本身有苦,是因為無常所引生的苦。

◎五陰六入處本身其實都沒有苦,苦是來自於對五陰六入處之集滅不了解,因為他不了解就不知道無常,因而誤以為五陰六入處為我、為我所有。

◎我們出生於人間,接受世間通俗的教育,有你和我其實這是一種名稱,是在互動上的一種名稱,慢慢的誤解為確實有一個我和我的東西,因此就產生執著,由執著引起煩惱,並不是無常的本身有苦。

◎如果是無常的本身就有苦,這樣佛法就不能在當今就完成解脫了,變成要死後才能解脫苦。這就不符合佛陀所說的現法,現法就是當下可以離熾然(離煩惱痛苦熱惱)、不待時節(不被時間所限制)。

◎受念住之受,涵蓋五陰十二緣起之受,因此對受之集滅不如實知,就會產生苦受或樂受。也就是說苦受樂受是來自於觸,產生合意不合意所引生的,並不是在五陰六入處本身就有苦受和樂受。

◎合意快樂叫做樂受,不合意不快樂叫做苦受,但是佛陀又將一切受歸類為苦,什麼原因呢?因為樂受也是無常。樂受本身,若未學到究竟見緣起的行者,在樂受中生起執著就會引起苦,以後世俗才會說一句樂極生悲,所以才會說一切都是苦。

◎那麼一切都是苦,不是代表來世間一定要無奈的接受這種苦的洗禮…我們如實現觀受念處,你就會知道受的因緣本質…(詳細請觀看講述)

◎味患離不只應用在受而已,還可更廣泛的應用於五陰等。不過在佛陀所說,我們對色受想行識五陰的執著若破除,其實對身心以外的東西,自然就可以破除。

◎例如我時常這樣比喻,世間的人很喜愛珠寶金銀財產,你把珠寶金銀財產和生命兩種來比較,當然大家會選擇生命。沒有那麼笨的人他不要生命,而要選擇金銀珠寶財產。既然這樣,我們對色受想行識五陰若能放下,不會執著,當然離開身心以外就沒有什麼值得讓我們執著的,這才是佛教修行內觀五陰的重要性。

◎在整個雜阿含…裡面,有百分之八十六左右都在說五陰,這就是佛教的特色和重要性,佛教所說的就是身心本質,離開身心本質以外都是概念的不是實際的…就算你理論說得多好,但是沒有從身心本質下手,是斷不了苦的。

◎「味患離」你若是可以更加運用擴展在生活上,你就可以慢慢以正智調欲貪,有調欲貪自然就會欲貪薄弱,達到斷欲貪,過著沒有欲貪的生活,這種才是自然,不是發生煩惱才拿來對治,不是這樣的。

◎佛陀並沒有教我們盲目的厭離五陰,有的人就是不會珍惜生命,所以盲目的厭離五陰,自殺或是懈怠放逸過日,這都是盲目的厭離五陰。是否有依據?有,在《雜阿含一三經》 世尊告諸比丘:若眾生於色不味者則不染於色…

◎意思就是五陰本來是沒有煩惱的,煩惱是來自於我們對五陰的執著,所以我們必須從五陰中下手,去如實知見五陰的因緣所生因緣所滅的現象,五陰是什麼因什麼緣造成我們的煩惱痛苦,只有如此,才可以符合佛陀在《雜阿含第一經》所講的正觀五陰。